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滚动新闻 滚动新闻

委员建议加快制定非遗手工艺类项目保护的税收优惠政策

李延声:加大对非遗传承人保护力度 留住工艺“活化石”

2015年03月11日 13:45 | 作者:付裕 | 来源: 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1日讯(记者 付裕)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各族人民世代相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艺委会副主任李延声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两会”期间将持续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

  2011年6月1日国家已颁布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并制定了与之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在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上都取得了新的成果。有些非遗项目能够依靠市场生存,如茅台酒、紫砂壶等,经济效益好。但有的手工技艺类项目经济效益很低,市场上生存难以为继,如海南的黎锦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李延声说:“像黎锦这类非遗项目,在生产性保护上,应实行税收扶持政策,以使其能够传承和发展。黎锦是黎族棉麻纺、染、织、绣技艺的物质形态,浓缩了黎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体现了黎族妇女卓越的艺术创造才能。存续三千年以上的黎锦工艺,被誉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

  但是由于时代变迁,类似黎锦这样纯手工艺和产品正在消失。据了解,经过政府对非遗保护和扶持,有的企业也专门组织人员到黎寨收购黎锦,带动了黎锦的生产性保护。但由于黎锦手工制作费时费工,生产性保护因利润微薄,市场难以做大,许多年轻人觉得从事这个行业赚不到钱而不愿意学习该项技艺,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对于此种现象,李延声委员认为,国家制定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引起了全社会对非遗工作的重视,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确实起了很大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的关键是传承人的保护。

  因此,他表示“在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配套规章时,应特别注重加大对传承人的保护细则”、“对国家级传承人的国家财政补助由1万元增加至3万元”、“开展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等六大具体措施。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些手工技艺类项目经济效益很低、市场上生存难以为继的现状,李延声则在政协提案中提出了“加快制定非遗手工艺类项目保护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两会 李延声 非遗 传承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