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村医坚守45年家中电话成“120” 去世前仍惦记乡亲

2015年03月24日 10:49 | 作者:记者 杨东 通讯员 刘金英 | 来源:燕赵晚报
分享到: 

  原标题:村医坚守45年家中电话成“120” 去世前仍惦记乡亲

  提起衡水武强县孙庄乡东唐旺村的老村医李玉田,四周村庄的乡亲没有不认识的。作为村里的赤脚医生,为了乡亲们他一干就是45年。日前,李玉田因病去世,东唐旺村的父老乡亲以及周边村的群众上千人自发为其送行,还给他开了一个隆重的追悼会。时至今日,走在东唐旺村,依然能听到人们对李玉田的怀念。

  好村医走了 上千村民自发送别

  东唐旺村远离县城,是个有1700口人的大村子,村民们看病防疫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大难事。农家出身的李玉田,高小毕业,1970年被推荐到县里参加赤脚医生培训,随后成为了村里的一名乡村医生。从此,他除了细心热情地给人们防疫看病,还挤时间刻苦钻研各种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断治疗。45年来,他的医术不断完善提高,乡亲们一般的疾病不仅做到了不出村,而且几乎没有误过诊。他常说:“乡亲们看得起咱,咱就得百分之百地对乡亲们负责。”

  3月7日早晨,李玉田因病不幸去世,全村人都沉浸在悲痛和怀念中。11日,是李玉田发丧的日子。一大早,东唐旺村父老乡亲以及周边村的群众自发聚集了上千人为他送殡,许多人眼里噙着泪花念叨:“才69岁,李村医真不该走啊!”

  看病几十年 从不开大药方还常免费

  直至昨日,离李玉田离去虽然已经过去了10余天,但在东唐旺村,穿大街,走小巷,入农户,不论男女老少,他们都激动地争相介绍李村医的感人事迹。村党支部书记李保柱说:“这些年来,俺村哪家哪户都离不开他,一年四季乡亲们随叫随到,从来没烦过。”村民李顺兴是村医李玉田的对门邻居,他说:“除了俺村,周边西唐旺、张法台、任庄村的村民也时常来找他看病,有一天,我碰见他骑着自行车出诊五六次。”村民刘铁庄动情地说:“单身汉刘振山,是个五保户,病重得大便不通,我去给他叫玉田,玉田拿起诊包就去了振山家,不怕脏和臭,亲自下手给他一点儿一点儿地向外抠大便,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好医生啊!”

  说到李玉田,乡亲们最佩服的是他的医德医风,从不开大方子、卖贵药,更不可能卖假药。他常说:“当医生,只能是为人民服务,绝不能往钱眼里钻。”李玉田当村医45年来,无论到谁家出诊,从没抽过患者家的一支烟,从没喝过患者家的一杯酒、吃过一顿饭。

  上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以后,他家孩子小,种地负担重,靠他当乡村医生行医的微薄收入来支撑整个家,日子过得十分窘迫。但他给乡亲们看病,一直坚持出诊没有出诊费,打针没有注射费,拿药或输液打针,开方子治病,一律平价收费,而且,算账一直计算到角和分,从不多收取一角一分的“昧心钱”。对一时没有带钱或一时手头紧需要赊欠的病人,看病该怎么看一点儿也不含糊。低保户李全国、李全占,五保户郝年修等弱势群体找他看病,都是白尽义务不收费。他常说:“我能给乡亲们行医看病,这是一辈子的缘分。乡亲们过日子都不容易,能给大家伙多帮些忙心里踏实。”

  去世前嘱咐老伴“外欠的药费别要了”

  行医45年,李玉田家的房子在村里是最老最差的一类,4间20多年前翻盖过的“里生外熟”老式“斗砖房”。屋内的桌子、衣柜等家具,都是几十年前的老古董,一台21英寸的黑白老式电视机,已经看了不知有多少年。两间更加破旧的东屋房,便是李玉田生前的卫生室。室内整洁有序,一些药品还摆在架子上,案子上还存放着他没用完的药方签,一个白色的出诊包里还装着常用药品和听诊器。在北屋和东屋卫生室内,在显眼处都有一部电话机,据村民们说,为方便人们有病打电话,两部电话机相互串联着,这屋没人那屋有人还能听到,这样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接电话看病误不了事儿。日久天长,李玉田家的电话便成为了东唐旺村人们求医看病的“120”。

  尽管如此,李玉田想的最多的还是乡亲们,就在他去世的前几天,还嘱咐老伴刘素琴:“我走后,不能再给人们看病了,外欠的药费就都别再要了。”村里人去世后,该村有立账桌写“乡亲礼”的习惯,他还嘱托老伴自己走后不要麻烦乡亲们。

  受乡亲们尊敬和爱戴的李玉田去世后,东唐旺村及附近村庄的乡亲们自发捐款4000多元为他出殡,还给他开了一个隆重的追悼会。李玉田厚德为民的职业操守,在村民心中树起一座人人敬仰的丰碑。(本报记者 杨东 通讯员 刘金英)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村医 坚守45年 家中电话成“120”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