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雷锋频道”如何突围

2015年04月10日 09:39 | 作者:常江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原标题:“雷锋频道”如何为困境中的突围提供样本

  辽宁抚顺近日开播“雷锋频道”,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电视业借助文化资源打造品牌特色本是司空见惯之事,但以一位道德模范的名字来命名电视频道,尚属首次。雷锋本是湖南望城人,后至辽宁鞍山参加建设,生前曾被选为抚顺市人大代表,故抚顺以“雷锋第二故乡”自居也算合情合理。据媒体报道,雷锋频道开播后,主要关注社会道德与文明建设现象,抚顺广播电视台台长商泽友也在接受采访时称,该频道在内容和定位上要符合时代的特点和受众需求,“尽可能不要做高大上、完全是概念化、政治化的东西。”

  由于运营时间较短,我们尚不能对频道的准确定位和稳定风格做出确凿界定。但依据现有的信息大致可以作出如下判断:雷锋频道是一个带有明显公益性质的播出平台,频道的创办者期望通过对“雷锋精神”及其文化遗产的重新开掘,针对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信任感缺失问题,生产一系列纪实性节目,促使观众重新拾起对善意和美德的思考。在这一点上,雷锋频道的开播无疑值得鼓励。

  节目需要有受众,如何让更多受众喜欢雷锋频道,是传播者必然要面对的问题。有必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该频道节目的制作方式如何符合电视传播的基本规律?宣传工作容易出现一种过度简单化的工作倾向,即认为只要多宣扬好人好事,观众就一定会受到感染。其实不然。观众会有自己的喜爱和选择,节目呈现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反差越大,观众越会因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撕裂,承受更多的精神压力。而新闻报道千人一面,也会让观众厌倦。从现有信息来看,雷锋频道的人物报道素材来源多为抚顺市各级政府机构推荐的典型人物,这些人也大多拥有各种体制赋予的荣誉,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如何让这些报道各具特色,是吸引观众的关健。一味宣扬脱离了生活语境的好人好事,难免让“高大全”的典型不食人间烟火,这也是雷锋频道需要跳出的误区。

  第二,开设和运营一个地面电视频道,固然规模小、成本低,但在国有国营的广播电视体制下,一切播出平台与资源皆为国民所有,就意味着任何频道的运营都要对人民的实际需求负责。从抚顺电视台现有的频道架构来看,共有新闻、公共和教育三个频道,而“雷锋频道”的正式称号为“抚顺电视台三频道”。换言之,按照最初设定,这应当是一个以“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频道。但从该频道播出节目内容来看,它在相当程度上承担着部分新闻频道和部分公共频道的职能;而除却社会文明与美德教育内容之外(每天一小时的自制节目),其他的教育门类——如更为实际的广播电视教学内容——则未有体现,空出的播出时段几乎由公益广告和外购电视剧填补。如何让节目的内容更加贴近观众,避免公共资源的浪费和传播机构的“叠床架屋”,也是需要考量的问题。

  当然,我们也不应对抚顺广播电视台的这番创意过于苛责。在上世纪80年代初确立的“四级办”的电视行业格局的影响下,我国电视业基本处于频道资源严重过剩的局面。中央台、省级卫视和省级地面频道因财力雄厚和平台优势,无论在节目数量还是在节目品质上,均可充分满足普通观众的观看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市县级地面台难免显得尴尬。商泽友台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小心翼翼地展望了“雷锋频道”将来获取广告盈利的可能。如何在改善运营状况的前提下,实现创新?对于管理者和经营者来说,这也必然是一个既伤脑筋又费思量的过程。

  雷锋频道将要面临的创新和探索,以及其间的纠结与尴尬,并不是抚顺台自身的问题,而是中国电视业在特定历史和社会语境下必然面临的结构性焦虑。希望雷锋频道能够为困境中的突围提供样本。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师)

 

编辑:水灵

关键词:雷锋 节目 雷锋频道 观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