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新时期 新使命 新担当

——对新时期中国佛教发展的三点展望

2015年04月23日 10:34 | 作者:学诚 | 来源: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C20150423001-zx4

  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简介 学诚法师,1966年生于福建仙游;1983年于上定下海长老座下剃度,并依止上圆下拙老和尚修学;1991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并获硕士学位;2007年被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授予教育学荣誉博士学位;2010年获孟加拉国阿底峡大师和平金奖。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秘书长,同时兼任中国佛学院副院长、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法音》主编、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陕西扶风法门寺方丈、北京龙泉寺方丈等职务。

 

  展望之一:秉承慈悲济世的精神,因应时代的需要,做出新的发展、新的建树和新的贡献。

 

  为了中国佛教事业,历代高僧大德及无数释子前仆后继,他们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乃至为法捐躯;他们慧炬烛幽、慈航拯溺,唯求利济苍生。生逢盛世的我们更当勇猛精进,在佛教精神的传播和佛教事业的开拓上做出新的发展、新的建树和新的贡献,从而开辟新时期中国佛教的崭新天地!

 

  早在1993年中国佛教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会议上,时任会长的赵朴初居士在《中国佛教协会四十年》庆祝讲话时,就曾高瞻远瞩地指出:“根据当前的形势和我国佛教的实际情况,着眼佛教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未来,各级佛教协会和全国佛教界都必须把注意力和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提高四众素质上来。”直到今天,赵朴初会长的话仍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佛教自身建设是佛教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就是要加强信仰建设、道风建设、人才建设、教制建设、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六个建设”。在这个“六个建设”中,信仰建设是核心,道风建设是根本,人才建设是关键,教制建设是基础,组织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纽带。

 

  在今天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佛教事业要获得长足的发展,除了继续加强佛教自身“六个建设”之外,还必须处理好“五个关系”:

 

  1. 佛教基本教义和现代科技文明的关系。现代社会科技文明占主导地位,科技的影响无孔不入,主导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佛教的基本教义需要对现代科技及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做出正面的、积极的回应,才能更好地体现佛教的价值,同时佛教自身的教理教义在新的时空因缘下才能获得新的发展。

 

  2. 戒律清规与现代管理制度的关系。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商业化、物质化的社会,这与佛教传统的生存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高速运转的社会共业环境中,佛教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为社会传递正能量,而不是被滚滚的信息洪流所淹没;如何持续发挥纯正、清净的精神化导作用,而不是被商业化、物质化所牵制,这些就需要在传统戒律清规的基础上,建立并健全现代寺院管理制度。

 

  3. 出家僧众与在家信众的关系。佛教四众弟子包括出家众和在家众,在佛教事业的发展中,两者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不同,唯有两者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佛教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具体来说,以戒摄僧,以僧导俗,建立相对完善的僧俗二众佛法教育和学修体系,才能不断提升僧俗二众的整体素养。

 

  4. 建设寺院与服务社会的关系。寺院是佛教事业发展的大本营,它不仅仅是为社会大众提供烧香拜佛、祈求平安的场所,也不单单是出家僧众日常生活学修的场所,更肩负着佛法教育、文化传播、慈善公益等各种的社会责任。我们在建设寺院的时候,需要考虑寺院为社会提供方方面面服务的功能,才能将寺院的建设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

 

  5. 国内发展与国际传播的关系。全球化的浪潮在今天势不可挡。全球化给中国佛教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们已不能只是考虑国内信众的需求,还需要以国际性的眼光,为国际社会及世界更多更广的人群提供服务。这不仅仅是佛教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需要。

 

  处理好这五个方面的关系,是加强佛教自身建设落到实处的关键,也是新的历史时期对中国佛教提出的历史性课题,关系到中国佛教的前途和命运。

 

  展望之二:继承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优秀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思想智慧。

 

  当年玄奘大师西游印度十七年,备践神踪,穷探秘府,先贤未睹,咸贯情枢;曩哲所遗,并包心极,誓志弘抚,最终选择了旋归旧邦,福佑中华,堪称中国佛教界爱国爱教的典范。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国家理想、社会理想和人民生活理想的高度统一,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品质、超越追求和全球意识的集中展示,是中国思想、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全新表述,必将造福中华民族、造福全人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价值源头,是中国梦的价值基础,也是中国梦的价值资源。中国佛教文化在长达两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创造了属于中华民族独特而辉煌的精神财富,铸就了中华民族慈悲宽容、乐善好施、热爱和平、注重精神生活等美好品质。

 

  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为全人类作出一个古老民族新的贡献的历史新阶段,中国佛教和四众弟子应该充分认识包括中国佛教在内的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以崭新的姿态传承、弘扬中国佛教优秀文化,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慈悲无我的精神力量。中国佛教与中国梦的价值追求在众多的维度存在着深度的契合。中国佛教要求佛教徒报四重恩即父母恩、众生恩、国家恩、三宝恩,并将在现代社会宪法和法律等制度框架下实现的个人自由与幸福视为世俗谛而予以高度肯定。

 

  为适应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在众多祖师大德悲心愿力的感召下,在佛教四众弟子精进的实践中,“人间佛教”已经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旋律。“人间佛教”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也是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精神最生动的体现。秉承着中国佛教慈悲、圆融、宏博的精神主旨,我们应当继续推进“人间佛教”的实践,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思想智慧。

 

  展望之三:增强文化自觉自信,创造条件让中国佛教走向世界,为化解世界性危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中国佛教的思想智慧。

 

  在世界发展与进步的同时,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尘嚣甚上,生态失衡、能源枯竭、大气污染接踵而至,大规模战争的阴影挥之不去,危险无法完全消除,局部战争持续不断,诸如此类的全球性问题和世界性困局使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

 

  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突破这些困局,有识之士纷纷将目光投向正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古老中国,投向中华文明。中国政府因应时代的召唤,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伟大构想,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将全人类视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谋求全人类的共同发展,体现了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国对全球人类的胸襟、担当与责任。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演讲中强调指出: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佛教四众弟子作为佛教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顺应时代的需求,新时期的中国佛教应该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自信,创造条件让中国佛教文明走向世界,使含珠生色、蕴玉生辉!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展示中国佛教文化的不朽智慧。中国佛教所特别提倡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大乘精神不仅仅是追求个体的幸福与自由,更是把实现全人类的幸福与自由视为实现个体幸福与自由的前提条件,这也正是中国佛教近两千年积淀的最深厚的精神财富。我们坚信中国佛教这一精神的传播,必将泽被世界、福济有情,为世界性危机的化解和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贡献自身独特的思想智慧!

 

  (节选自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闭幕会议上的讲话)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学诚法师 中国佛教 爱国爱教 文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