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须落实5个处方

2015年05月18日 18:16 | 作者:李木元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核心提示: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中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等心血管疾病都属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范畴。

  未来10年发生动粥疾病的危险性水平决定因素包括:动粥疾病史、糖尿病、高血压、年龄(男≥45岁,女≥55岁)、吸烟、肥胖和有血管病家族史等。

 

1

 

 郭晓蕙、张茁、胡大一(从左至右)现场接受记者采访。 摄影/李木元
 

  本网讯(记者  李木元) 5月17日,在“抗动粥就是保生命”第五届“5•18血管健康日”新闻发布会上,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胡大一教授表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中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应落实5个处方:药物处方、心理处方(含睡眠管理)、运动处方、营养处方、戒烟限酒处方。

  第五届“5•18血管健康日”由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项目组、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今年的年度主题为“抗动脉粥样硬化(动粥)就是保生命!”。

  来自心血管、脑血管和糖尿病三大治疗领域的专家向公众呼吁:要主动了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简称:动粥疾病)特有的危险因素,识别自身所面临的动粥疾病危险。尤其是动粥疾病的高危人群,更要及早实施干预,保护血管健康,增添生命活力!

  动粥疾病死亡率超癌症

  “动粥疾病”听似生僻,却是血管中的潜伏杀手,公众熟知的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慢性肾脏疾病和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等都属于动粥疾病范畴。动粥疾病已超过癌症,成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据估算,我国每天心脑血管病死亡9590人,每10秒就有1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全球疾病负担报告2013》显示,在中国,最致命的两种疾病是卒中和冠心病。

  胡大一介绍说,动脉粥样硬化会逐渐阻塞血管,使血流变慢,引发冠心病和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更危险的是,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像“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在短时间内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或卒中,危及生命。

  胡大一强调,抗动粥就是保健康和保生命,预防动粥疾病有利于遏制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持续上升。

  多数患者不知自己是动粥疾病高危人群

  中国卒中协会秘书长、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内科张茁教授指出,不同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也不相同。如有动粥疾病史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患者,是心脑血管疾病极高危人群。例如卒中疾病有很高的复发风险,而每复发一次,危害就会加重一次。卒中患者及家属要加强预防意识,将预防动粥疾病落实到行动!

  不仅如此,糖尿病以及高血压属于高危或中危人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郭晓蕙教授特别指出,动粥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其风险远大于大众所知的糖尿病足和眼底病变。数据显示,约7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冠心病等动粥疾病并发症。

  管控动粥疾病需用药与生活方式干预

  胡大一建议,公众进行定期血管健康检查,根据自身所面临的动粥疾病危险,从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两方面入手,倡导大办健康与慢病管理的“4S店”,落实预防动粥的5个处方,针对动粥病的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已患病人群和老年人群,保护好心、脑、肺、肾4个脏器,不但延长期望寿命,而且努力延长健康期望寿命。

  第一,定期检查血管健康。根据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测。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而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每6个月测量1次血脂。

  第二,高危患者要坚持他汀治疗。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基石,能够减少主要血管事件,例如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其疗效已超越所有其他类调脂药物。“防治动粥疾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坚持他汀治疗。”张茁提醒患者,一旦停药,治疗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此,鼓励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等动粥疾病患者坚持长期、充分他汀类药物治疗。

  第三,即便没有上述疾病,但存在吸烟、超重、男性大于40岁、女性大于55岁,也属动粥疾病危险人群,建议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进行预防。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心血管病 动脉粥样硬化 预防 处方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