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凝聚起战胜灾害的“中国力量”

——西藏地震灾区基层党员干部群英谱

2015年05月22日 07:43 | 作者:多吉占堆 罗布次仁 薛文献 黄兴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拉萨5月21日电题:凝聚起战胜灾害的“中国力量”——西藏地震灾区基层党员干部群英谱

  新华社记者多吉占堆、罗布次仁、薛文献、黄兴

 

1

 

5月15日,一名武警战士把一名孩子从车上抱下,送往安置点。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在山崩地裂的瞬间,在残垣断壁的废墟中,他们第一时间解救生命,抚慰受灾群众;

  在不断发生的强余震、泥石流和山体塌方前,他们奋力疏通救灾通道,转移安置群众;

  在高寒缺氧的极地救援中,他们承担起最艰苦的工作,全力以赴确保抗震救灾的顺利推进……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受此严重波及的西藏,遭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一个个身处险境的基层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关心支持下,以勇于担当的气魄,以甘于奉献的精神,以对人民庄严的承诺,凝聚起战胜灾害的“中国力量”。

 

2

 

5月6日,吉隆县副县长普布多吉在安置点为身体不适的老人喂药。新华社记者 张京品 摄

 

  敢于担当,党员干部成为灾区群众的主心骨

  25日14时13分,正在日喀则市出差的吉隆县县长胡红接到地震报警电话。

  “通知各乡镇、村居,迅速展开救援、转移群众、核查灾情。”

  来不及收拾随身行李,胡红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县城。

  一路上,顾不得头顶碎石滚落,车子在坎坷的道路上飞驰。520公里的山路,平时8小时车程,他用了不到6小时。

  灾情发生后,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部署:全力以赴抢救被困群众,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做好道路、电力、通讯的抢通保通工作,严防余震和次生灾害。

  奋战在灾区一线的党员干部坚决听从党的指挥和人民的召唤,冲锋在前。

  地震了!地处喜马拉雅山脉深处的定日县绒辖乡山高谷深,县长王珅紧急通知边防、医疗、公安、民政、通信等部门派人,驱车赶往绒辖乡。行至达仓村,道路被巨石所阻,王珅便带领众人徒步,在滚石频发的山沟里攀爬了十几公里,当晚赶到绒辖乡。

  安排铲车,打通从达仓村到绒辖乡的道路;列出灾区急需的帐篷、被褥、食品等清单,派人连夜赶回县里调运;调运炸药和爆破人员,清除阻断道路的巨石;将县乡干部分成三个组,分赴三个村组织抗灾……安排好工作,踏着夜色,他又来到遇难者和伤员家中探望慰问,带去党和政府的关怀。

  抗灾一线,是检验共产党员勇气与担当的战场。在与尼泊尔仅一河之隔的吉隆县吉隆镇,地震5分钟后,西藏公安边防总队吉隆边检站政委尕麻旦增就带着40名官兵挨家挨户展开搜救,成为吉隆震区首支救援力量。此时的吉隆镇余震不断,电线杆、房屋随时可能倒塌,官兵们手拉手将群众环围在镇中心的帕巴寺广场上。余震过后,他们又组织群众有序疏散到安全地带。

  地震中,聂拉木县樟木镇受灾最重,加之地势复杂,人口密度最高,发生次生灾害的危险最大。为了解救“孤岛”樟木的受灾群众,聂拉木县公安局政委杰布主动请缨,带领16名干警,徒步向樟木挺进。经过友谊涵洞时,上方的石头不断下落,因为专注于路面,用担架抬着伤员的干警无法抬头观察山体上方,此时一块巨石从距离他们仅几米远的地方砸下,庆幸死神与他们擦肩而过。5个小时里,突击队跋山涉水,跨越18个大塌方,最终在当晚抵达樟木,成为最早进入樟木的救援力量之一。

  4月29日凌晨,当通往外界的道路打通后,县委书记王平接到了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的电话:“樟木镇全员转移!”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的王平,即刻组织群众撤离。10个小时后,6000多受灾群众和干部职工安全撤出樟木镇,王平的心终于落了地。

  危难关头,党员干部冲在前,人民群众才能心安。在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就是这些敢于担当、认真负责的基层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出现在群众面前,让大家有了主心骨,树立起抗震救灾的信心和勇气。

 

编辑:玄燕凤

01 02 03

关键词:尼泊尔地震 抗震救灾 中国力量 英雄 西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