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聚合专题聚合

综合防治围剿包虫病 保障农牧区群众健康

——全国政协“西部农牧区包虫病防治”双周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

2015年06月08日 10:06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王正荣:建立包虫病流行区省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近年来,包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问题:一是包虫病流行区联防联控机制不健全。包虫病自然流行区主要分布在7个省区,防治工作缺乏整体统筹。二是传染源整体情况不明。流行区野生宿主动物基本情况及带虫情况不甚清晰。三是传染源控制存在实际困难。典型现象为某些省份捕犬行动实施后,同期相邻省份流浪犬突然增多。四是流行区牲畜管理需进一步加强。仍存在病死牲畜的屠宰和跨省运送现象。五是流行因素复杂。群众健康意识薄弱,难以从源头控制和消除。对此,建议:

一、 建立包虫病流行区省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联合制订包虫病流行区防治规划,以整体规划为导向,因地制宜、加强合作、信息共享、科学防控。

二、 跨省区监测野生宿主动物。联合对全国包虫病流行区野生宿主动物(包括犬、狐狸、狼)种群数量、空间分布、流动趋势以及感染、患病等基本情况进行监测,为包虫病整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三、 省际联合强化犬只管理。包虫病流行区同步行动,集中捕捉流浪犬,控制流浪犬繁衍。杜绝包虫病疫情出现省际此消彼长的现象。做好家犬和圈养流浪犬的登记,定期驱虫。同时严厉打击流行区犬只违法交易。

四、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我省藏区的成功经验——“小手拉大手”宣教活动成效显著:在学校,老师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宣传教育;在校外,学生影响家长并自觉开展社会宣传。引导流行区牧民逐步形成良好卫生习惯,逐步提高群众防病意识。

 

  全国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政协副主席洛桑山丹:以增加经费投入、强化能力建设为抓手落实防治工作

  西藏自治区包虫病疫情主要呈现分布领域广泛,流行因素复杂,疾病负担沉重的特点。包虫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有:

  一是环境差且力量薄弱。西藏包虫病流行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宗教习俗、人文环境独特,尤其是农牧民群众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率低与包虫病流行有直接关系;同时,缺乏专门的防治机构和专业防治人员,加之基层卫生人员流动性大、缺乏专业技能,各项防治工作难以落到实处。二是防控手段单一落后。包虫病流行区域缺乏检测试剂,无法早期发现病人;缺乏预防和控制传染源的有效疫苗;缺乏有效的包虫病防治药物,现使用的内科治疗药物治疗周期长且费用高。三是边境地区疫情防控难度大。相邻国家防疫工作不到位,造成疫情交叉传染。对此,建议:

一、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包虫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拓宽筹资渠道,统筹包虫病防治工作。

二、 增加经费投入。设立动物包虫病防控专项资金,加大防控投入;落实家畜监测、免疫、犬驱虫等工作经费,解决犬只和家畜的源头控制问题;加强牧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当前牧区、半牧区急需的流动疫情监测车、免疫围栏和药浴池等项目建设;加大农牧区改水力度,为群众提供安全饮用水。

三、 强化能力建设。根据藏区包虫病流行程度,结合专业防治队伍及其服务半径和人口的实际情况,加强各级专业防治机构包虫病防治工作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各级各类包虫病防治专业人员的培训。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丁洁:大力开展包虫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流行于西部农牧地区的包虫病具有不同于其他传染性疾病的特征,例如患者多为农牧民,其中又多为少数民族群众;传染源寄生于与他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牲畜;西部农牧地区疾病防控以及诊治专业人员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等。

  应在西部农牧地区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科学知识普及工作,应将包虫病的防控意识、知识、技术、手段、措施植根于广大农牧民心中,落实于广大农牧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的行动中。建议:

一、 切实提高对健康教育、科普宣传在防控包虫病工作中重要性的认识,将防控包虫病的意识、知识、措施逐渐深入广大群众,建立健康卫生的生产生活方式,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二、 建议由各级科协、卫计委设立专项基金,开展有效、专门、深入、持久的健康教育和科普研究工作,创造包虫病健康教育和科普产品新工作模式。

三、 提高包虫病健康教育和科普内容的水平,依据教育或科普对象的文化水平、语言文字、生活工作特征等制作不同的简明扼要、短小精悍的“作品”,着重传递包虫病相关的“是什么”、“做什么”的信息。

四、 结合当地文化背景、经济水平、生产生活特征,充分发挥和利用能获得不同人群关注的手段和形式(如短信、微信、微电影、公益广告、流行歌曲、地方戏曲等)进行包虫病的健康教育和科普活动;结合包虫病多发生在少数民族聚集区的特点,尤其注意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使相关信息、知识“入脑入心”。

五、 从娃娃抓起,创建适于不同年龄儿童的、知识由浅渐深的包虫病防控系列教材,纳入西部学校健康教育内容。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政协副主席栗震亚:加大农牧区包虫病防治经费投入刻不容缓

  甘肃省是包虫病的主要流行区之一,现就农牧区包虫病防治经费不足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 畜牧部门几乎没有包虫病防治经费。目前包虫病项目实施重点主要在“防、控、治”环节,而对“查”的环节投入严重不足。卫生防疫部门的包虫病项目经费投入对象主要是人和犬,对牛羊的监测普查几乎没有防治经费。牛羊是主要的传染链条,建议下一阶段包虫病防治项目要在“查”上加大投入。

二、 提高病患者手术费用报销标准。一是包虫病项目对于病患者手术补贴8000元的标准过低。建议将包虫病患者手术费纳入全额报销。二是包虫病项目对于病患者规定只有肝包虫手术予以补贴,但对于其他肺包虫等类手术却不予报销。建议包虫病手术治疗都应给予补贴。三是包虫病项目规定只有肝包虫包囊包达到8厘米以上,实施手术才给予补贴的规定有违科学。建议包虫囊包不分大小,只要手术条件成熟就及时治疗。

三、 只有项目经费,没有实施项目的工作经费。目前,卫生防疫部门工作经费实行的是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规定。包虫病是项目经费管理,没有列支工作经费,所产生的工作经费只能从大公共经费里挤占,地方财政往往不能保证。建议在包虫病项目经费中列支至少15%作为项目实施的工作经费。

四、 普查经费标准过低。包虫病项目规定犬驱虫非专业人员补助标准为600元/村,然而牧区地域辽阔,乡镇间距离在百公里以上并不罕见,加上农牧区养犬数量很多,经费过低在牧区难以完成普查。

五、 应大幅提高宣传经费。建议加大投入制作包虫病防治宣传片,并通过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牧民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全国政协常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主任刘迎龙: 加强疫区定点医院建设提高包虫病防治能力

  目前在全国范围,受包虫病威胁人口约5000万,其中发病人群中大约20%(约3万人)属重症晚期包虫病人,这部分病人只能通过手术治疗。建议:

一、 加强疫区定点医院的建设,是手术治疗包虫病患者的保证。如新疆有27家定点医院,宁夏有7家定点医院,截止到2014年底,新疆全区已累计外科手术治疗3810余名患者;宁夏全区也有813例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大多数定点医院死亡率接近0,可见定点医院对包虫病重症病人的治疗是很有效的。

二、 提高定点医院医疗水平、加强医疗队伍建设,是确保包虫病人手术疗效的关键。建议依托上级医院建立覆盖全省的技术指导和培训中心,对定点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提高定点医院的影像学、实验室技术、外科手术技术等各项诊治水平,各学科协调发展,减少漏诊率,方便患者就近接受手术治疗,减轻患者医疗负担,重症患者还可以采用远程会诊或专家指导等方式。

三、 推广新技术应用,全面提高我国包虫病防治水平。调研发现,目前各定点医院水平差距较大,好的定点医院已经采取腹腔镜技术用于包虫病治疗,对减少创伤起到很大作用,建议在全国抓好典型,尽快做好技术上的推广工作,如建立网络系统、远程会诊等。

四、 包虫病定点医院的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领导。建议由各地党政机关一把手亲自抓包虫病防治工作,加强领导,使疾控部门与定点医院间通力合作,让更多包虫病人能够在早期治疗,同时让晚期重症和再次复发的包虫病人能够得到国家的手术补贴,更好地体现国家关怀。

 

编辑:薛鑫

关键词:防治围剿包虫病 农牧区群众健康 全国政协 双周协商座谈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