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战争硝烟战争硝烟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的对敌政治攻势

2015年06月12日 13:59 | 作者:姚冰阳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原标题:不战而屈人之兵——淮海战役中解放军的对敌政治攻势

C2015-06-11zx1001_P_1_502_461_986_891

  解放军胜利进入徐州。

  1948年12月,淮海战役进入第三阶段,总前委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精神,对被严密包围的杜聿明集团只围不歼。华野从12月16日起,进行20天的战场休整。

  战场休整期间,解放军停止了对国民党军的军事攻击,而游刃有余地采用政治攻势,成功地综合运用了各种资源,通过舆论战、心理战等非武力政治攻势,直接从思想上、组织上、心理上,打击、威慑和瓦解敌方意志和斗志,从而削弱直至彻底摧毁国民党军的战斗力。

  在整个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敌55.5万多人,其中俘虏、起义、投诚38万多人,占歼敌总数的69%,充分显示了人民解放军政治攻势的威力。

  劝降书信“无孔不入”

  从战场休整第2天起,毛泽东给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司令部撰写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通过报纸、电波、广播和阵地口头喊话的方式,迅速在国民党军和前沿阵地上流传开。文中义正辞严指出:“你们现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黄维兵团已经于15日晚全军覆没、李延年兵团已经掉头南逃,你们想和他们靠拢是没有希望了……立即下令全军放下武器,停止抵抗……如果你们还想打一下,那就再打一下,总归你们是要被解决的。”这个特殊的“炮弹”,通过播音员和阵地上喊话的解放军战士铿锵有力的声音,震撼着包围圈中的每一个国民党官兵。

  另外有几封劝降信,也早已在杜聿明的军中沸沸扬扬地传开了。一封由华东和中原两大野战军联名写给杜聿明和他手下全体官兵的信说:“解放军已经把你们包围得像铁桶一样,你们再也逃不脱了。蒋介石叫你们突围逃跑,实际是要你们送死……你们不要再替蒋介石一个人作无谓的牺牲了,立即停止抵抗,放下武器,有秩序地投降。从杜聿明、邱清泉、李弥、孙元良起,不论官兵,将一律保证生命安全。”

  另一封信是1948年12月8日由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代司令员粟裕、副政委谭震林联名写给杜聿明、邱清泉、李弥、孙元良的劝降信。信是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政治部的信封,封面手写:专送杜聿明司令官并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司令官启。

  信中说:“贵军已粮弹两缺,内部混乱,四面受围,身临绝境。希望增援乎?则黄维兵团已被歼大半,即将全军覆没,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已被我们追逐于蚌埠以南,南京方面,正忙于搬家,朝不保夕。希望突围乎?则我军早已布下天罗地网,连日事实证明无望。继续抵抗乎?则不过徒作无益牺牲,必然与黄百韬遭受同一命运。当此千钧一发之际,本军特提出如下忠告:希望你们立即命令部下,停止抵抗,切实保护武器弹药资财,实行有组织的缴械投降。只要能如此做,我军当可保证汝等及全体官兵的生命安全;国民党反动派大势已去,贵军覆没命运亦已铸定,汝等又何必为蒋介石一人效忠,与人民为敌到底。”

  这封劝降信是华野司令员陈毅、代司令员粟裕在1949年元旦联名写的。这封信是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司令部便笺纸手书竖写,共3页。在第1页顶头特注明用重印华野司令部便笺,重新抄写一份。抬头写:杜聿明将军及邱清泉、李弥司令。这是一封恭贺新年的劝降信,信中说:“当兹新岁,本军为挽救十余万生灵之涂炭,特作忠告:希望你们立即命令部下,停止抵抗……汝等为蒋介石一人效忠,使众人而死,徒落千古骂名……”

  上至华野首长,下到各师团领导,纷纷亲自动手写劝降信、劝降书。这些情真意切的书信,被用各种方法送到国民党军阵地。据国民党第九十六师代理团长李振龙在当时日记中这样写道:“对面二纵的政治攻势真是无孔不入,上到杜司令长官,下到每个士兵。给营以下军官都有一封信”,“连他们的姓名,家世都很清楚,这样单刀直入的战法的确令人害怕”。

  成立政治攻势“机构”

  在一线的部队,专门成立负责政治攻势的各种机构。

  “政治攻势指挥所”主要任务研究敌情、具体组织开展政治攻势,掌握第一手情况,及时上报;

  “投诚人员招待所”主要负责收容投诚人员,照顾他们的生活,调查了解敌方情况。争取和训练投诚士兵,使其早日成为能够参加战斗的解放军战士;

  “连队政治攻势小组”是由副指导员负责,选出文化水平较高的战士,其中有很多解放战士,主要负责喊话和其他的攻心活动;

  “临时政治攻势小分队”主要负责在国民党军工事周围,散发传单、“通行证”、“招待证”等。利用夜晚,给国民党军阵地送装有香烟、馒头等食品的“救命袋”或“新年礼品袋”。

  在这些“机构”的组织下,淮海战场特殊形式的“战斗”正在紧张地进行。

  宣传标语星罗棋布

  战场上到处都竖起用白布或草席制作的劝降巨幅标语、宣传牌、标语口号、旗子。醒目的大字在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得很清楚:“死守突围都是死路,投降才是生路!”“投降,生路一条,顽抗,死路一条,投诚,光明大道!”在双方阵地交叉路口插上路标,指明投诚方向和线路。牌子上写“此地是生路”、“解放军欢迎蒋军兄弟!”

  阵前喊话此起彼伏

  政治喊话是攻心术的方法之一,各部队在前沿普遍使用。

  有条件的部队还在阵地上安装了电力播音机,通过广播电台不断地向国民党军播报解放军的胜利消息,宣传优待俘虏的政策。劝说他们弃暗投明的高音喇叭声音可达数里以外。

  无数个喊话小组活跃在前沿的战壕里,他们发动投诚人员进行现身说法,使更多的国民党官兵相信解放军对俘虏优惠政策。有的喊:“你们负伤了没人管,如果你们死了,你们的父母妻子怎么办?”每到吃饭的时间,战士们有的敲碗,有些大声地对几十米外饥寒交迫的国民党军喊:“吃饭了,过来吧,解放军这里有饭吃!”特别是天黑以后,四处都会响起解放军战士充满激情的喊话声音:“国军兄弟们!你们冷吗?饿吗?你们挨饿受冻为的什么?”战士们把这叫做给国民党军上“夜课”。

  有时解放军喊:“你们听到我们喊的话就朝天打一枪。”果然对方阵地上就朝天打一枪。国民党第5军200师599团7连士兵张寿德听了三个晚上的“夜课”,就带着他的汤姆枪,朝着喊话的方向跑去。廖运周起义后曾深有感触地说过,每当解放军喊道:“你们为谁打仗?你们打伤了怎么办?”这样的话最能打动国民党官兵的心。

  阵前演出生动感人

  寒冬腊月里,呼啸的北风夹着雪花的夜晚,火线文工团演奏起“白毛女”、“孟姜女”等悲情乐曲。这种方法在当时被称为“吹箫散楚”。每当演奏时,国民党军阵地上静寂得鸦雀无声。后来投诚的士兵说:“我们越听越难过,好几回都哭了。”在解放军的政治攻势下,国民党官兵的心理防线也被彻底击垮,越来越多逃跑的、投诚的士兵不断越过阵地跑了过来。时任国民党徐州“剿总”司令的刘峙后来回忆说:解放军的政治攻势“其在作战上之利益,等于无形中增加了10万兵力”。

  淮海战役20天的休整正是年末岁初,徐州地区突然天气骤冷,天寒地冻、风雪交加。在包围圈内的杜聿明军队,随着包围圈日益缩小,整个兵团蜷缩在方圆不足10里的圈子里,弹尽粮绝,无法御寒,伤病的官兵无医无药。南京飞机偶尔空投下粮食,由于太少不能满足需求,士兵们索性抢粮,谁抢到谁吃,有时甚至相互开枪。

  解放军猛烈的政治攻势不断深入人心,国民党军已防不胜防。国民党第二兵团司令官邱清泉在听到解放军的劝降广播后,急忙把与解放军阵地对峙的守军调走,换上了“王牌”第五军和由他的亲信组成的“敢死队”。

  面对这些所谓的“王牌”、“敢死队”解放军战士们不断地喊话,一遍一遍宣传人民解放军的俘虏政策,至真至诚地劝他们弃暗投明,劝他们给自己留条后路,结果有20多名“敢死队”成员冲过封锁线前来投诚。

  徐州“剿总”副总指挥官杜聿明也不得不哀叹我军攻心术的厉害。他后来回忆说:“停止攻势,将国民党军队围困待其自毙的20天内,采取广播、喊话、送信、架电话、送饭吃等方式,对国民党军展开政治宣传攻势,起到了瓦解国民党官兵士气的作用。经常有整营、整连、整排的官兵投降共军,弄得上下猜疑,惶恐不安。”

  饥寒交迫的国民党军队,在强有力的政治攻势下,军心已从根本上动摇了,每天都有少则几百个,多则上千个国民党官兵投降过来。到1949年1月6日,解放军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时就有1.4万余官兵投降。

 

 

编辑:曾珂

关键词:淮海战役 解放军的对敌政治攻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