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韦建桦:向往崇高

2015年07月07日 11:22 | 作者:郜晓文
分享到: 

C2015-07-07zx401_P_1_428_484_1023_918

 

  在北京商业繁华地西单的一条僻静的胡同,坐落着一处看上去非常普通的院落——西斜街36号。这就是中央编译局的所在地。在这里,聚集着一群优秀的中国学者,他们沉潜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事业,博考群籍,研精覃思,倾注毕生心血。韦建桦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在这里他度过了将近40个春秋。

  历届中央领导同志都非常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语重心长地说,编译经典著作是一项“功德无量”的事业,如果没有翻译工作者的努力,“中国哪晓得什么马列主义?”他要求中国的理论工作者和翻译工作者“学个唐三藏及鲁迅”。

  从青年时代起,韦建桦就树立了治学报国的理想。数十年来,他锲而不舍地从事经典著作编译和研究工作,把探求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融入到学习、工作、生活以及在政协的履职实践中,以真启善,以善致美,他用生命诠释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哲学。

  播下真理的种子

  1946年7月,韦建桦出生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杨家庄镇。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亲追求进步、勤奋治学的一生,深深影响了韦建桦。在父亲九十寿辰时,他这样总结父亲的人生信条:视学习为要务,视事业为生命,视创造为快乐,视奉献为天职,把个人前途和民族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追求人生的大境界。其实,这也是韦建桦追求的人生境界。

  1964年,韦建桦考进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被分配在德语专业。怀着文学梦的韦建桦对学习外文专业没有思想准备,一度感到彷徨。在一次新生座谈会上,系主任冯至先生语重心长地说,近代德国在文学、哲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领域,都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只有精通德语,才能广泛涉猎德国的思想文化,为中德学术交流和祖国文化建设作出贡献。冯至先生还特别提到,德语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母语,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和掌握这门语言,以便将来有一天能阅读和研究这两位思想家的原著,“迈进那个影响整个世界文明进程的理论领域”。

  冯至先生的话坚定了韦建桦学习德语的决心。那次座谈会后,韦建桦陆续研读了冯至先生的《歌德论述》、《杜甫传》以及当时刚问世不久的《诗与遗产》。除了刻苦学习外文,韦建桦还抓紧时间阅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德国哲学家康德说,由道德和智慧带来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在北大的最初两年,韦建桦度过了快乐的读书时光。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爆发,高等教育遭受重创。北京大学各个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止,很多老师遭到批判和斗争。

  这时,韦建桦的父亲也被造反派污蔑为执行“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黑帮分子”。韦建桦从北京回到扬州,看到家中一片狼藉,父亲珍藏的《瞿秋白文集》、《田汉剧作选》、《中国古今戏曲集成》、《杜诗镜诠》等书籍荡然无存,就连自己在中学时代的作文也被抄走。韦建桦探望被关押的父亲,父子俩眼含热泪,相视无言。直到临别时,父亲才说了一句话:“你现在不上课了,但要认真读书,充实自己,学会辨别是非。”韦建桦牢记父亲的嘱咐,他开始意识到独立思考的重要。

  在悲痛、困惑和迷茫中,韦建桦更加认真研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革命导师对人类历史规律的深刻阐述和对未来社会前景的科学预见,像一缕阳光充盈着韦建桦的心灵,使他在一片喧嚣和混沌中,保持了冷静、清醒和坚定。

  1970年,韦建桦大学毕业,先被分配到甘肃武威农场,后来又调到攀枝花钢铁基地。他种过果树、烧过砖瓦,当过政工干部和机关秘书。但不管做什么工作,他都利用一切机会阅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在金沙江畔,韦建桦高声诵读德文版《共产党宣言》,目送滔滔江水,体悟两千多年前孔子发出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浩叹。在川滇交界的吊脚楼里,韦建桦用德文试译鲁迅的《呐喊》,再与德文版《鲁迅小说集》对照。有一段时间无书可读,韦建桦就从图书馆借来《辞海》试编本抄录,甚至背诵过整部《德华大词典》。

  1976年,“文革”结束。此时,中央编译局正在全国招收编译和研究人才,在北大西语系严宝瑜教授的推荐下,编译局领导专门委托副局长顾锦屏同志来到攀枝花,对韦建桦进行考核。不久,韦建桦收到了中央编译局的商调函。

  1978年,韦建桦终于踏进了神往已久的中央编译局。在这里,他找到了守志报国的阵地和安身立命的家园。

  代圣人立言笔重万钧

  马克思、恩格斯一生写了大量的专著、论文、时评、书信、讲稿、笔记和批注,内容之丰富、知识之渊博世界罕见。在这些遗著中,约有65%用德文写成,有30%用英文,另有5%是用法文、意大利文等欧洲语言文字撰写的。要将这些著作译成中文,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学术修养和语言造诣,还需要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

  从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韦建桦就把编译局视为进德修业的学校。几十年来,他一直铭记恩师朱光潜先生的教诲:“利用分分秒秒时间”刻苦学习,争取做到“日异其能,岁增其智”。无论工作多么繁重,每天夜晚他都坚持按计划读书。到了周末和假日,一大早他就带着干粮到编译局看书,离开时已是万家灯火。

  1981年,局里安排韦建桦到德国进修。在海德堡大学进修期间,他主动放弃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根据经典著作编译和研究的需要,自主选择课程,涉猎各个学科知识。同时,他广泛搜集资料,撰写笔记,请教专家,解决在国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回国前夕,他来到马克思的故乡特利尔,在摩泽尔河畔默诵马克思的诗歌,内心充满献身崇高事业的豪情。

  回国以后,韦建桦被任命为中央编译局马恩著作编译室副主任,投身规模浩大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70卷本)编译和校订工作。马克思说过:“我的见解,不管人们对它怎样评论,不管它多么不合乎统治阶级的自私的偏见,却是多年诚实研究的结果。”韦建桦认为,革命导师这种诚实研究的学风,是做好编译工作的前提。他主张在译文校订中发扬中国朴学传统,依据确凿不移的证据,提出修订勘正的方案,做到每一处表述、每一句调整、每一字改动都持之有据、言之成理、信而有征。

  2004年,中央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韦建桦被任命为经典作家重点著作译文审核和修订课题组首席专家,主编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韦建桦和课题组成员全力以赴投入工作,攻克无数难关。大家齐心协力,奋斗了6个春秋,两部《文集》成为学术精品,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的标志性成果。

  就在大家庆祝重大任务圆满完成的时候,韦建桦在同仁医院接受了眼科手术治疗。长期熬夜、负重工作,造成他眼压升高、视力减退。手术后不久,他又投入经典作家传记的编纂工作。“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马克思在17岁时写下的誓言,成为韦建桦恪守不渝的信念。

  马克思主义是智慧明灯

  1997年,韦建桦成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他记得当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郑重承诺:“作为一名新的政协委员,我应当尽快适应新角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履行好职责;同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应当在各方面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在政协这个舞台上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18年过去了,韦建桦始终坚守自己的诺言,认真参加全国政协的各种会议,珍惜每一次讨论和发言的机会。每年他都要参加政协的调研和考察活动,还就国计民生的各种问题递交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内容涉及国企改革、特区发展、新农村建设、环境资源保护、安全生产、精神文明建设等。

  2010年9月,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调研组,到云南进行“百年米轨滇越铁路保护和利用”调研。滇越铁路是在1899年清政府被迫向法国殖民者出让筑路权的背景下修建的,全长854公里,穿越高山深谷,是世界上最长的轨距仅为1米的铁路,堪称工业文明进程的活教材。滇越铁路历经百年沧桑,近年来渐渐淡出运营,自然和人为损坏严重。这条铁路是否应当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利用,人们的认识存在分歧,一些人认为它是“殖民者的遗迹”、“中国人的耻辱”,主张将它拆除。于是,滇越铁路的定位和弃留问题就成了争论的焦点。

  韦建桦认为,在文化遗存的认识问题上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态度。他依据马克思的《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的观点,说明复杂历史现象往往具有两重性,指出法国殖民主义者在中国修筑铁路,其目的自然是攫取殖民利益,但他们同时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滇越铁路凝结着中国劳动者的血汗和智慧,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和振兴,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开发潜力,应当很好地保护和利用,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韦建桦的见解促进了共识的形成,彰显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价值。

  2013年7月,韦建桦随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专题调研组,赴辽宁和湖北调研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情况。在武汉,调研组考察了汉阳钢铁厂遗址,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是由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主持兴建的。韦建桦指出,在介绍这些遗址的时候,不应让后人只记住张之洞和盛宣怀,而忽略千千万万血汗劳工,忘记他们为创建中国民族工业作出的牺牲和贡献。因为历史是在“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汇成的“一个总的合力”推动下向前发展的,而劳动者始终是这个合力的中坚。为此,他发表了《从唯物史观看工业遗产研究》文章,引起广泛关注。

  同样,在参加大运河保护与申遗、丝绸之路保护与申遗、古村落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等全国政协的考察和调研工作中,韦建桦总是在深入了解情况、认真学习政策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调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独到而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列宁曾经借用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的诗句,将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理论比喻为“明亮的智慧之灯”。在韦建桦看来,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都应该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加以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样才是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科学态度。

  踏遍青山人未老

  2010年,韦建桦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无比兴奋地踏上了学术生涯的新起点。五年来,在他的主持下,新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和《列宁选集》,《马克思画传》、《恩格斯画传》、《列宁画传》,以及《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单行本和选编本系列的编译工作相继完成,并陆续问世,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事业。

  韦建桦有一个愿望,他希望为青年朋友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走近经典作家的思想宝库和壮丽人生,让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和智慧滋养青少年的心灵,帮助青少年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

  为此,韦建桦先后撰写了《建一座桥通向经典》、《关于哲学的十个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怎样看待中国》等一系列文章,用通俗的语言介绍马克思主义,讲述经典作家创立科学理论的故事,回答青少年关心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每年春节,韦建桦都要写一副楹联勉励自己。今年他写的联语是:

  春到鬓边添新白;

  雪凝梅蕊依旧红。

  他希望自己像一株遒劲的老梅,年年岁岁生机盎然,向人们传递春的信息。如今,韦建桦已经年近七旬,但他对经典著作编译事业依旧热情不减,对政协工作始终尽心竭力,甘于奉献,无怨无悔。

  马克思说:“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真可以启善,善能够致美,韦建桦以他的人生实践证明,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追求的是真善美的合一。

  韦建桦简介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代表;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译审、教授,中央编译局原局长。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辞海》分科主编,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和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马恩基金会(IMES)《马恩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会长。

编辑:罗韦

关键词:韦建桦 编译 马克思 工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