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钟秉林:高校如何应对高考改革的新挑战

2015年07月07日 14:07 | 来源:中国政协传媒网
分享到: 

  自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以促进教育公平和科学选拔人才为目标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已揭开序幕,并开始对我国教育领域产生全面的影响。对于高等学校而言,高考改革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招生部门的任务,而是一项包含教育观念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改革。高等学校必须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主动应对高考改革带来的新挑战,而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应进一步加强指导和推进,以保证高考改革的顺利推进。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当务之急是转变教育观念。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引导高校正确解读改革方案,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围绕立德树人开展各项工作;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选择权,鼓励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探索多样化个性化培养;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观,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不断改善学习效果。

  要明晰人才培养规格和选拔标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之一是科学选拔人才,教育行政部门要引导高校顺势深化改革。首先,根据国家对高级专门人才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需求,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结合学校的办学优势特色,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专业大类或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规格,避免盲目攀比和目标趋同。其次,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结合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特色,面对特定的市场需求,细化人才选拔标准,吸引合适人才报考。此外,自主招生的试点高校也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研究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的具体要求,并将其体现在人才选拔标准之中。

  探索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要求,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引导高校认真开展实践探索。首先,根据本校人才选拔标准和学科专业结构特点,按学科专业大类向试点省份提出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3个(或3个以下)科目要求。其次,研究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价的原则和办法,探索有效的综合评价机制。对高中学校提供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进行分析,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高考总成绩相结合,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此外,还需建立科学的标准和规范的程序,进一步探索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自主录取等多元录取机制。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考改革将使未来的高校生源发生变化,对人才培养工作带来深刻影响。教育行政部门要引导高校抓住机遇,主动应对。首先,研究新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结构的变化情况,根据学校自身定位和社会需求,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结合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平衡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宽口径培养与职业能力养成、对口按需培养与拓宽学科专业基础的关系;处理好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发挥学科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础作用,提高人才培养效果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此外,还需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互联网时代知识传播渠道和方式的新变化,关注以“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程”等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方式对人才培养带来的冲击,尝试探究式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育行政部门要引导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完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研究经济社会和科技文化发展的新特点,跟踪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和重点;加强师德建设,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学科专业、学位、职称和学缘结构,以及专兼职和“双师型”教师结构。其次,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导向。改革教师聘任和考核制度,引导教师教学相长、教研相长;要重视将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资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丰富课程与教材的新内容、开展新的教学实验、提供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此外,还需重视加强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探索内部体制机制创新。高考改革将对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机制提出改革新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引导高校积极应对。首先,探索学习制度创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自身实际,适时开展按大类宽口径培养、学分制、短学期制和书院制,以及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育人等多样化的改革尝试。其次,优化结构,创新机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院系设置和教学组织,创新教学管理和学生事务管理机制。此外,还需完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建立学生学习效果的跟踪和评估机制。(作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编辑:罗韦

关键词:改革 高考 高校 人才培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