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梁晓声:我有使命不敢懈怠

2015年07月07日 14:12 | 作者:徐忠友 | 来源:中国政协传媒网
分享到: 

14cf92e9688116fc424715

 

  1984年,梁晓声以一部知青题材的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热情讴歌知青垦荒戍边、建设边疆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曾感动无数读者,被视为“知青小说”里程碑式的作品;随后的20年,他创作了《雪城》、《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年轮》、《浮城》等一批优秀文学作品,誉满中国文坛;如今,年近古稀的他仍笔耕不辍,出版了一系列散文、杂文新著,受到读者的好评。

  前不久,梁晓声应邀来到浙江杭州的枫林晚书店,给书迷们讲述了他的知青岁月和对当下中国社会问题的看法,令人警醒,引人深思。

  生活,是本立体的书

  1949年,梁晓声出生在哈尔滨的一个普通建筑工人之家。他的祖籍在山东省荣城市泊于镇温泉寨,爷爷是雇农,家里没有土地。为了生存,他的父亲十四岁就去“闯关东”,梁晓声家住的那条街在当时被叫做“脏街”,他家的房子只有一间小屋,夏天潮湿冬天寒冷,炕上每晚挤着6口人。因此,梁晓声常称自己是“草根家庭”出生的孩子。

  梁晓声的父亲是新中国的第一代建筑工人,一家人就靠他每月寄回的四十元钱生活。梁晓声的母亲出生在一个教书家庭,曾跟梁晓声的外公认识一些字,每天晚上常坐在炕上给孩子们讲动人的民间故事;有时,还会唱京剧、哼地方小曲给孩子们听。

  可以说,母亲编的故事和小曲是孩子们贫苦童年生活中最温馨的记忆,是母亲给予梁晓声最早的文学启蒙。母亲给家里买煤买菜后,如果还剩几分钱便会给他。攒够钱,他就跑到街头的小人书铺,坐在一个角落看上几个小时,3分钱可以看一本厚的,2分钱可以看一本薄的。这家小人书铺,是梁晓声的“三味书屋”。在书铺中,他看到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书,在他五岁时,又翻看了四大名著的连环画,甚至,他还找到了许多外国文学名著的连环画。小小一方天地,让梁晓声大开眼界,并对文学产生了兴趣。

  梁晓声还记得,母亲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一件事。有一天,母亲小心翼翼地刮面口袋上仅存的一点面粉,为家里人做疙瘩汤当晚饭吃,这时候来了位乞讨者,母亲对乞讨者说,“我家里没有什么给你的,你也和我的孩子们一起喝一碗疙瘩汤吧!”母亲把本来属于她的那碗疙瘩汤给了乞讨者喝。这件与人为善的事,就像一部立体的书,铭刻在梁晓声的脑海中。

  北大荒的知青岁月

  1966年夏天,梁晓声从哈尔滨第二十九中学毕业。按他原先的想法是先考上高中学习,再到大学深造。1968年底,毛主席发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由此,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落户成为一种热潮,梁晓声被分配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二团(现北安农垦分局的锦河农场)支边。

  与许多知青不同,梁晓声插队到北大荒经过了深思熟虑,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带有明确的目的去的。当时,我家里生活困难,哥哥有精神分裂症,母亲没有工作,还有两个妹妹,而建设兵团是发工资的。”

  在那个年代,知青们也被称为“兵团战士”。他们肩负建设边疆的重任,每天就像农民一样要下地种庄稼,挖地、播种、施肥、收割。梁晓声所在的生产建设兵团7班(队),共有10多位知青,大家住在一间低矮的土坯宿舍里,炕上非常拥挤,每人睡觉的地方不到80厘米宽,有的连被子都放不下,条件比较艰苦。但梁晓声不怕苦,他做事认真,从不偷赖,干得比较出色。

  “知青岁月,苦中作乐。”梁晓声说,当时文化生活异常贫乏,读书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当兵团的战友们劳累了一天下来后,读过不少中外名著的他就给大家讲故事,为了使故事讲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他在讲之前基本要对书中的原著进行“二度创作”,无形中提高了表达和写作能力。为了发挥自己的专长,梁晓声在文化知识特别是写作上加倍努力。每天吃完晚饭后,他抓紧时间,独自己躲在一边看书、写作……

  有一年春节前,上级指示兵团干部、战士没有特殊情况一律不能请探亲假。大家听了,情绪有些低落。梁晓声吃完晚饭,正准备离开饭桌,有位知青见他走,便拉住他说:“你别走,请给战友们来首诗吧!”话音刚落,知青们便响应起来:“对,来一首!请站在炉台上朗诵一下!”梁晓声不知从哪儿来了一股劲儿,一个健步就跃到炉台上,激情地朗诵起来:“我站在炉台上/窗外白雪茫茫/屋内几多忧伤几多惆怅/我凝视着桌上的残羹/我听到西北风无情地撕扯着门窗/我的心不禁一阵酸楚/思乡的泪水就要夺眶/思乡心儿似乎跳出胸膛/飞回我可爱的家乡/可我知道那是梦/美丽的梦想……我的心依然在我的躯体里迷惘……迷惘……”朗诵完诗后,战友们为他鼓掌欢呼,他的眼角也湿润了,因他心里想起家,想念爸爸、妈妈和兄弟、妹妹……

  人生有困顿也有机遇。复旦大学负责招生的一位陈姓教授,偶然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战士报》上读到梁晓声的小说习作《向导》,千里迢迢连夜乘火车直奔哈尔滨,又花了一个星期从佳木斯赶到黑河梁晓声所在兵团的农场,找他畅谈文学与人生,并向复旦大学中文系力荐他。不久,梁晓声就收到了复旦大学的《通知书》。1974年,他就这样带着那份《通知书》走入复旦大学的校门,人生的轨迹从此被改写。

  一名作家的“民本意识”

  1979年,梁晓声在天津文学杂志《新港》上发表了短篇小说处女作《美丽姑娘》,从此一发而不可收,陆续创作了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和长篇小说《雪城》等知青作品。

  梁晓声的“知青小说”很快引起了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的关注,在全国产生了“知青文学热”和“梁晓声效应”。1984年,《今夜有暴风雪》荣获全国最佳中篇小说奖;他的另一篇感人肺腑的作品《父亲》同时拔取了全国短篇小说奖的头筹。有评论家甚至“喊出”:1984年是“梁晓声文学年”。

  这些优秀作品的诞生,皆因梁晓声对知青岁月的不断思索。“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中国人人性里最柔软的那部分依然存在。正因如此,回顾过去,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令人唏嘘和肃然起敬的事情。”再观当下中国,梁晓声不断问自己:为什么在那样一个无书可读的时代,恰恰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无怨无悔的一代人?“那是因为,他们曾和最任劳任怨养活中国的农民们同舟共济、抱团取暖过。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知青们固守了自己的人性和人格底线,并不断成熟起来。如今,我们物质上极大富裕,但很多人反而觉得不幸福,被困惑和迷茫笼罩着,这说明,我们要重寻精神世界。”梁晓声说,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述,让“80后”和“90后”了解他们的父辈所经历的那段“青春”岁月,这对构建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近年来,梁晓声“宝刀未老”,又针对中国人生存的状况,写出了《国人辩论的表情》、《郁闷的中国人》、《忐忑的中国人》、《中国人,你缺了什么》等社会时评专著,受到了读者的欢迎。至今,他已出版作品达数十本、2000多万字,还有许多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其作品除了在内地和香港、台湾地区出版外,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因此,他被评论界和读者誉为“常青作家”。

  “我有使命不敢懈怠。”梁晓声说,不论身为作家还是全国政协委员,反映社会问题,为民呼吁,都是他不能推卸的责任。

  自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以来,梁晓声每年都会提交经过认真调研、反复思考、切中时弊的提案。除了农村的留守儿童外,他提案中的“主人公”还包括农民、农民工、城镇退休工人,因为他的关注点和“城镇化发展”紧密相联,这些人,亦是他履职过程中的“重点保护对象”。

  值得一提的是,梁晓声还专门创作出版了一部《政协委员》的长篇小说,他以一颗直面现实的真切心态,和直抒胸臆的白描笔法,通过一名基层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遭遇和经历,反映出在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下,一些不可忽视的矛盾与弊端。他以其鲜明的平民视角,把一个古道热肠、仗义执言的基层政协委员写得让人暖意融融。他温情而又锐利的文字再次体现了他作为一名作家弥足珍贵的民本意识。他说:“《政协委员》里,有我的泪水有我的影子,我写《政协委员》把自己都写哭了。”多年来,他一直在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为国计民生奔走呼号,其间滋味千万种,全都浓缩在了这部小说里。

  梁晓声,不愧为一个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作家。

 

编辑:罗韦

关键词:梁晓声 作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