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藏闻逸事藏闻逸事

清代同学录

2015年07月16日 15:57 | 作者:永鹏 | 来源: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B20150716001-zx12_副本

清代军官学堂师生合影

 

  清朝末期,中国开始设立“高等学堂”。当时只有北京的京师大学堂和设在南京的江南高等学堂为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每年招收的学生数量也比较有限,留传下来的学生名录更是寥寥无几。有幸的是,笔者收藏了一份保存完整的清朝宣统年间江南高等学堂同学录,汇刻者为江南高等学堂学生姜澧兰(号廷荣,江苏武进人)。

 

  这本清代同学录,长27厘米,宽16厘米,用白色宣纸印刷,字体为黑色仿宋体,计正反16页(相当于现在的32页)。第一页上是半隶半楷的“同学录”三个大字,外加黑色长框,反面是由四条龙组成的方框图案,竖排两行字“宣统岁在己酉(即1908年,距今已有103年历史)仲秋九月印刷”。接着是学堂教授潘任的序言,讲明了刻书的情况和原因。第三页开始是同学录,共有学生223人,其中江苏省147人,安徽省24人,其他省52人,每人分姓名、号、籍贯、住址四项。这其中有不少人已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作家,科学家、外交家。

 

B20150716002-zx12_副本

江南高等学堂同学录

 

  这本同学录汇集了众多的学生名单,为我们研究清代学堂史大有裨益,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分布情况,以及有关名人的学籍。同时,它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历史、地理方面的资料,特别是清代末期省的划分、府、州的设置、县的归属等。尤其难得的是,这本同学录不是由校方或官方出资印刷,而是由一位学生出资汇刻,更属难能可贵。

 

  最近还发现了《清代陆军贵胄学堂同学录》。这本清代陆军贵胄学堂同学录长36厘米、宽23厘米,褐色羊皮封面,封面有精美双龙戏珠图案,毛边精装。该书印刷用纸高档,书中共收照片150余张,品相极佳,实属难得。

 

  清末光绪、宣统年间,清政府为引进西学,培养本国军事人才,根据大臣梁诚的《请设陆军大学堂、省学堂》奏议,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5月27日,在北京创办了陆军贵胄学堂,校址位于北京铁狮子胡同东口路北。

 

  陆军贵胄学堂是为王公大臣贵族子弟专门设置的。清政府任命“北洋三杰”之一的冯国璋为“贵胄学堂总办”。入学的学员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年长不合定格与充当差事之王公世爵”,称为“听讲王公世爵”,如恭亲王溥伟、摄政王载沣等34人,主要是入堂听讲,并把学堂当做研究兵学场所;二是“听讲员”,即够不上王公世爵,但又有一定年龄和资历者;三是学员。学堂计划招生160名,“俟入学三个月后,严行甄别一次,酌留一百二十名为定额”。贵胄学堂学员于宣统元年十一月初十日(1909年10月23日)毕业,“由陆军部带领引见。十一日发上谕:‘优予出身。’”摄政王等听讲人员也领到了毕业文凭,一并刊入同学录。此外,该校的管理及其他方面均享有高于其他学校的优厚待遇。辛亥革命爆发后,陆军贵胄学堂停办,贵族学生全部编入陆军预备学校第一期肄业。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清代同学录 “高等学堂” 京师大学堂 江南高等学堂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