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铭记历史 文化创新

吕凤子旧藏“抗战胜利壶”

2015年07月23日 08:49 | 作者:丁惠增 | 来源: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B20150723001-zx12_副本

唐余安捐赠的“抗战胜利壶”,壶身题款为“凤子先生清玩”,系我国著名教育家、书画家吕凤子的旧物。

 

  小小一把抗战胜利壶,演绎着一段难忘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悲壮故事,穿越岁月为人们还原抗战中的那些人、事和情怀。

 

  “抗战胜利壶”的捐赠

 

  1995年8月4日,上海收藏家唐余安先生在《新民晚报》“古玩宝斋”版上,刊登了一篇不足200字题为“抗战胜利壶”的短文,全文如下:

 

  “笔者藏有一把抗战胜利壶(见图),壶盖顶形一只手,五指紧握,象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日斗争。壶嘴下端呈圆形,两旁镌印“胜利”两字。此壶是抗战胜利后,景德镇特制,以志纪念。壶面题有“渴时甘露”四字,品茗时耐人寻味。此壶原主乃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书画家吕凤子(1885—1959)旧物,“凤子先生清玩”,字迹隐显。七十年代初,笔者在淮海中路华亭路旧货摊上购而藏之,朝夕相处。今年恰逢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笔者出生于1945年8月10日,正值抗战胜利的前夕。真是与胜利壶有缘。(唐余安)。”

 

  1996年12月31日,上海宝山区政协主席刘明生同志代表宝山区政协和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向捐赠“抗战胜利壶”的上海收藏家唐余安先生颁发“捐赠证书”(见1997年4月29日《宝山报》)。

 

  为了进一步彰显“抗战胜利壶”的历史警示意义,经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授权,民革上海市委会联合民革宝山区委会,决定共同限量复制70把彩绘瓷壶版的“抗战胜利壶”,并以“小茶壶”为主线,拓展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系列活动。2015年6月12日,上海和景德镇的数十位著名书画家齐聚宝山区,拿起画笔,在一把把“抗战胜利壶”的复制版素器上,写字彩绘,再经低温烘烤而成(即釉上彩),赋予其新的生机活力。这新制的“抗战胜利壶”一部分由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收藏,有的将赠予台湾有关部门收藏。剩余的将向社会公开拍卖,所得款项捐献给抗战老兵。

 

  捐赠之后

 

  2015年6月12日,在昔日淞沪抗战主战场的宝山区,召开了《抗战胜利纪念壶复制的意义及创新研讨会》。民革上海市委、民革景德镇市委、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景德镇陶瓷学院、台湾世界大同文创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来宾,对“小茶壶大抗战”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开展研讨。其意义有三点:

 

  1. 铭记历史。随着抗日战争硝烟散去已70年,渐渐使人淡忘,尤其是下一代。通过“抗战壶”的复制和宣传教育,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在中国土地上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上的伟大胜利。“八年抗战不畏死,四亿同胞敢擒凶”的不屈不挠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铭记历史,保持警惕,上下一心将我国建成一个现代化强大国家。

 

  2. 文化创新。中国是文明古国,也是陶瓷生产的母国。复制“抗战壶”,激活抗战文物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也是文化创新的一种尝试。

 

  3. 两岸互动。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通过向台湾有关部门和向抗战老兵赠壶活动,表达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理念和促进两岸早日实现和平统一的愿景。“以茶会朋,以壶聚友”,小小茶壶起着两岸互动,共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作用。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抗战胜利壶” 吕凤子旧藏 吕凤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