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下转多于上转才算“合格的医联体”

2015年07月24日 09:43 | 来源:新华健康
分享到: 

  新华网7月24日消息(刘映)目前北京正在大力推进区域医联体模式,什么是区域医联体?医联体与医院集团化有何区别?

  北京朝阳医院执行院长陈勇近日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指出,“判断医联体是否真正推动了分级诊疗的金指标是——医联体内是上转病例多还是下转病例多,下转多于上转才算合格的医联体。”陈勇说,国家卫计委推行医联体的真正目的是构建分级诊疗、有序就医的医疗服务体系,把患者从大医院往基层转,而不是继续从基层往大医院“虹吸”病人。作为北京率先开展区域医联体模式的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在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服务等方面做了很多开创性探索。近日,陈勇入选2014年度“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的十大新闻人物。

  实现“双赢”需多部门协调统一

  2012年11月,北京朝阳医院牵头与周边区域内七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两家二级医院,一家三级医院结成医疗联盟。“当时还不叫医联体。”陈勇解释说,在联盟内部推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服务新模式,并建立了七个运营机制,包括重点专科对口扶持机制、绿色通道机制、远程会诊机制、业务指导机制、责任主任工作机制、慢病团队管理机制及绩效考核评估反馈机制。

  据统计,2014年,北京朝阳医院共下转住院患者1421人次,上转住院患者112人次,并为医联体内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进修培训医护人员38人。不过陈勇对此的评价还是“发展趋势很好,成效一般”。陈勇解释说:“我们医疗联盟内部,朝阳医院本部床位有1400多张,而我们牵手的10家基层单位,从三级到二级到七家社区,他们所用的床位加在一起也有1000多张,两者之和有2000多张,两年多来我们医院只下转了1000多患者,这还远远不够。但我们努力去做,只要方向是对的,趋势就是好的。”

  陈勇还强调说:“医联体可以推动分级诊疗,但仅靠卫生机构和医院还是不足以实现分级诊疗和有序就医的。下一步,还需要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多部门联动,让整个社会认可医联体。”

  对于此次国家卫生计生委携手新华网推出中国首个公立医院改革主题宣传平台,陈勇表示,媒体应该加大正确宣传的力度,着重宣传改革的目的,让百姓正确认识分级诊疗,从而自愿接受转诊;医保部门在报销比例上应该规范引导患者就医流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也应明确双向转诊标准,这样才可以让“有序就医”有章可循,才可以构建一个真正有效的分级诊疗体系,才能真正缓解百姓“看病难”问题。

  改革利益机制是加强院间合作的动力

  作为北京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北京朝阳医院先后实施了医保总额预付机制改革和医药分开药品零差率改革,医院既往经营模式产生了颠覆性变化。

  陈勇认为,正是这种变化使医院有了建立医疗联盟、推进分级诊疗的动力。“如果医保总额一年10亿元,药品收入仍如过去那样占比50%以上,那么对于医院来说,医保总额的可收入部分实际只剩4亿多元了。因此,在有限总额内,医生必须努力看好病,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想着多开药。”陈勇说,朝阳医院在当前模式下,只能通过控制费用、调整收入结构、提高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来保证经营收益增加。这样一来,医院也因此有了让慢病患者、长期定期开药患者、康复期患者回归社区的愿望,以便腾出更多病房收治更多患者。“改革的利益机制,引导公立医院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急危重症上,而不是常见病、慢病患者身上。如此一来,建立医联体、推进分级诊疗显得尤为重要。”

  据悉,去年北京朝阳医院与河北燕达医院正式签约确认合作共建。“北京现有30万人口居住在燕郊,与河北燕达医院合作既符合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需求,又为居住在燕郊的北京市人提供就近就医方便,缓解城市核心区人流压力。”陈勇说。

编辑:赵彦

关键词:北京朝阳医院 区域医联体 医联体与医院集团化的区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