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台湾文创园区发展观察

2015年07月28日 10:25 | 作者:刘结成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驳二艺术特区

驳二艺术特区

 

  对台湾的研究愈多,与台湾的文创学者和创业者沟通愈深,越是想去台湾实地体验他们的文创发展。今年6月,笔者的台湾文创游学之旅终于成行,时间虽短,收获颇丰。

 

  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广告产业、设计产业(含建筑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时尚产业品牌)、广播电视业、出版产业、工艺产业和数字内容业,这六大业态占比超过90%。而流行音乐、电影业、音乐及表演艺术业、视觉艺术产业四大门类占比不超过3%。因此,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载体的园区,其大部分定位或者核心业态也是围绕前六大业态展开,并以后4个业态为辅。尽管台湾的文创园区起步较晚,但在策划、产业聚集、运营模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差异化定位,寻找独特风格

 

  在与台湾文创园区管理运营负责人沟通时,提到运营文创园区,他们一致认为并强调,首先需要做的是对园区进行策划定位。找准定位才能明确发展方向,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找到位置。这一点是大陆很多园区不太重视的方向,或者说很多园区经营者认识不到位的地方。往往是打着“文创园区”的幌子,就开始招商、运营,任何形式的企业只要愿意入驻园区就进来,最终导致园区没有特色,更别说做品牌了。

 

  而谈到影响园区定位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所在城市或者区域的环境特质、主要经济业态、文创人才状况、自身资源能力、管理者的风格等。一个文创园区就是一个创意人才和文创企业的聚集平台,因此,所在城市的文创人才和企业数量就成为决定园区成败的重要因素。比如高雄市,因为其有钢铁产业聚集的优势,因此高雄的驳二艺术特区在定位上多了几分“硬朗”的风格,举办“国际钢雕艺术节”等活动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文创园区的聚集平台依托一个场域和空间,其背后都不免与历史产生联系,而空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就成为园区说故事的资本,也成为园区文创产品创作的根源,不同的经营者也会使得园区具有不同的气质。比如台北华山1914文创园是依托废旧酒厂空间改建而成,其建筑后的故事成为园区打造品牌和传播的重要元素。同理,如果了解了其“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艺术展现与生活美学风格塑造”的定位,就不难理解它做“简单生活节”的原因,如果了解运营商有出版业的背景,就懂得它做“朗读节”一类活动的初心。

 

  原生性生长,匹配生活方式

 

  笔者认为,根植于当地城市文化资源特色的文创园区才能健康发展,台北是整个台湾文创产业的中心,聚集了文创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资金、市场等资源,正因如此,华山1914文创园和松烟文创园区定位在发展创意设计、美学生活上才有了发展的资源保障。而花莲市因创意人才不足,所以其文创园区只能定位为“文化艺术产业与观光结合之实验场域”。

 

  一个文创园区就是一种生活样式。不管我们讨论的文创产业、文创转型,还是文创开发、文创经营,其实最后还是要关注生活和人,因文创本质就是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其中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台中市的范特喜文创园区,它以“记忆的延续、绿色的觉醒、创作的热爱与梦想的加乘”为核心精神,以社区营造方式“创造幸福的小氛围”,融入与居民为邻的生活圈。园区和房客共同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发掘市场需求,并成立“微创”体验店铺,增加服务的实务经验。已经推出的品牌有以烘焙为主题的“范特喜甜点森林”、文创休闲据点“新手书店”等。从它推出的品牌和店铺所销售的产品,我们可以洞察出这个城市居民和创业者的生活态度和样式。

 

  场域化运营,培育产业生态

 

  影响文创园区的成功因素有很多,笔者坚持“活动”是最重要的因素。文创园区要成功,首先必须聚集人气,吸引人才,而举办活动是最好的方式。从对台湾文创园区的考察笔者发现,越好的园区,举办的活动越多。

 

  台湾文创园区将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有效融合来举办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也许是台湾把“促进全民美学素养,使国民生活环境提升”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定义的原因,又或者是因为台湾大部分园区是政府主导型,台湾文创园区的很多活动都围绕着人才培养、素质教育等公益性展开,这一方面提升了园区的人气,促进了园区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找到了一条公共服务的有效渠道和路径。

 

  一个文创园区就是一个场域,文创园区运营的关键是空间的运营,是围绕着园区定位形成产业生态。台湾文创园区在空间的布局上非常合理,体现在业态构成、参观动线、公共空间的设置、公共空间与租售空间的比例等方面。另一方面,在公共空间的活动策划、小品布置、场地利用、卫生保洁等方面也是精益求精,积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而所谓文创产业生态,一方面从产业角度看,就是在人才、市场、服务、金融、政策等文化创意要素方面实现聚集,实现“创意形成、产品生产、营销传播、终端销售”等产业环节链条上的闭环生态,让“创意、创作、创新、创业”在园区落地生根,成为产业聚集的平台。另一方面从生态环境角度看,它不仅包括人,还包括园区的气候、土壤、植被、花草、昆虫,园区的春夏秋冬和节气等,这些都会对园区的运营产生影响。比如在台北,因为华山1914文创园区内树木繁盛,是夏天的一处避暑场地,所以夏天合作方更愿意在这里举办活动。而松山文创园区的树木相对较少,所以合作方更愿意冬季在这里举办活动,因为这里阳光更充足。

 

  社区化融合,勇担社会责任

 

  走过几个台湾文创园区后笔者发现,台湾文创园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与社区融合得很好。这些园区都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没有围栏的阻隔。比如范特喜文创园区,笔者已经走进园区而不自知,原来是因为它跟周边建筑和环境完全融为一体。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高雄市的驳二艺术特区,由于它也是坐落在邻近的住宅区当中,没有一个高大的门楼或围墙告诉你“驳二到了”,只会看到两座“驳二最大咖”的大公仔在路旁欢迎你。也正因为此,园区成为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在华山1914文创园,除了前来参加文化艺术活动、观赏展览的游客,更多是来遛狗、散步的当地人。在重大节庆和周末大型活动期间,园区的活动也会吸引大批市民来参观体验。

 

  纵观台湾文创园区的发展,可以看到,除了在上文提到的教育责任之外,它对于传承历史文化、活化闲置资产、打造城市意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创新环境氛围、倡导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了观察台湾生活、洞察社会发展趋势的窗口。

 

  (作者系东方意象文创机构总裁)

 

编辑:陈佳

关键词:台湾 文创园区 差异化 独特 原生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