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大足宝顶千手观音像 再现南宋初刻之美

我国石窟保护“一号工程”竣工

2015年07月29日 10:53 | 作者:邵杰 |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分享到: 

修复后的大足宝顶千手观音像

 

千手观音像修复后整龛正射线画图

 

  历时8年的努力, 6月13日,大足石刻宝顶山千手观音像抢救性保护工程正式竣工对外开放,在仪式现场大家翘首以盼,共同期待着历经800年历史的这尊千手观音造像重现荣光。

 

  走过亘古洪荒的悠悠岁月,千手观音的传奇将文明印记在这里,但在已近千年的生命中,她也正逐渐不堪负荷“疾病”和“衰老”的侵袭:金箔起翘脱落、手指残缺酥化、主尊一只手已然失去, 830只手臂中283只残损, 3840只手指中3015只残缺,彩绘17 %脱落、 16 %粉化……酥碱、断裂、风化等病害达34种,病害面积近200平方米,这些渐渐使她变得满目疮痍。如何延续她的生命和价值,一项艰难的挑战摆在人们面前,考察、研讨、会商、数据库建设,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大足石刻研究院等各领域的专家们汇集在一起,测绘、调查、检测、实验、研究、编制方案,一场前所未有的投入空前力量的修复行动步履维艰,人们努力让大足石刻宝顶千手观音造像焕发昔日神采。

 

  与古人对话的“一号工程”

 

  在古老的佛教传说中,观世音菩萨象征慈悲与智慧,千手观音便是其化身之一。观音信仰早在魏晋时期传入我国,但千手观音崇拜的盛行则与隋唐时期印度密教传入中土有关。唐代《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变相》记载,观世音菩萨发愿护佑众生,于是生出千手千眼,救护人间苦难,遍观世情。据此相关图像志,作为南宋民间密宗造像的大足石刻宝顶千手观音像,在高7 . 7米、宽12 . 5米,占崖立面面积88平方米的整块岩壁上,立体雕刻出主尊和层叠展开的持法器或结印的手臂,并附着华丽的贴金与彩绘。主尊端坐莲台之上,两侧各设二侍者胁侍立像,830只手臂与227件法器有序排开,多为高浮雕的整体设计繁复精巧。从最初开凿至今,其作为宝顶山大佛湾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造像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在中国艺术史和宗教史传承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兼具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大足县志》中记载,南宋淳熙年间,僧人赵智凤来到大足,在宝顶山开凿石窟,由此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 1174 - 1252年)年间的大足宝顶千手观音造像“落户”这里,也得来“上朝峨眉,下朝宝顶”之誉。1999年,以“五山”石窟(宝顶山、北山、南山、石篆山和石门山)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级文化遗产。其规模之大、工艺之精湛,在全国现存摩崖造像中可谓首屈一指。

 

  但严峻的现实是,本已岌岌可危的大足宝顶千手观音造像,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变得更加摇摇欲坠。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表示,为确保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生命得到延续,使千手观音庄严、和谐之美再现在世人面前,汶川地震后,国家文物局将千手观音保护工程确定为我国石窟保护“一号工程” ,有关领导多次赴工地现场进行检查、指导,国家文物局在技术和资金上对这项工作给予了重点支持。2008年6月,国家文物局批准开展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随之而来的是这一传统工艺多样、病害情况复杂、需修复面积大,且在全国没有同类文物修复先例的“一号工程”应如何推进?近景摄影测量、探方勘测、 X光探伤、红外热成像扫描、 3 D打印、3 D激光扫描等现代科技的运用,不断刷新着此次修复工作的技术高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曙光表示,这是国家文物局系统内实施时间最长、涉及学科最多、投入经费最多的一个单体石质文物保护项目,其难度系数5 . 0,但同时其动力强劲也无可比拟,是名副其实的“一号工程”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该项目负责人詹长法介绍,千手观音的雕凿崖壁属于红砂岩,富含氧化物,大足地区气候高温高湿,久而久之,红砂岩崩解,造成断裂,当地环境使大气凝结水和红砂岩内部析出盐分,加之酸雨侵蚀,由此使金箔开裂、彩绘脱落。由于现代新型材料不适宜应用,此次修复特别取材于宋代民间传统的髹漆贴金工艺,而其对川渝地区气候环境下的石刻造像还可起到保护作用;新的贴金金箔为纯手工捶打,厚度只有0 . 1微米;造像维持原有绘制技法单一并使用矿物颜料的特点,除少量晕色外,大部分为单色平涂。

 

  此外,有趣的是,在修复过程中,还可以发现古人特地于每只手上都留下一处不进行贴金装饰的“法眼” ,实际上是为了作为重要的与外界呼吸的透气孔,以便更好保护造像。在惊叹古人智慧的同时,这使我们意识到在修复文化遗产文物古迹的过程中,与古人对话,不仅要灵活运用现代高科技信息化手段,也要尊重传统,充分传承和发挥传统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重要性。

 

  与时间赛跑,回溯800年前的南宋图式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结合的典范,大足石刻是中国古代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其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的特色独树一帜,从中可以看到公元9世纪至12世纪中国民间宗教信仰和石窟艺术风格的重大发展规律和变化。作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集雕刻、贴金、彩绘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其工艺显现出一种罕见的生动、丰富、完满的艺术表现力,极富艺术价值。

 

  据了解,历史上至少曾对千手观音像进行了4次大规模修缮,借由典籍可知清光绪十五年( 1889年)那次修复,应为最后一次。在对造像进行旧金箔揭取的过程中,通过揭取金箔最多处达8层的层数也可一窥多次修复痕迹端倪。其实, 800年来,经过前人不断修缮,她早已不复当年最初雕凿时的模样,并一直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而这也成为此次修复计划如何实行的关键问题之一。

 

  “修复工程的难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造像本身的结构,二是造像的色彩。由于造像外部贴金,色彩极难处理。金色是一种极端的颜色,它以黄色为基调并带有金属的光泽,辉煌灿烂,给人的印象是奢侈、炫耀、华美,这本身就与人们审美观念中的‘古意’相悖。修复之前的古意实际上是基于金箔的残损,但它已经不是南宋的古意,甚至不是晚清的古意。如何看待这种‘古意’是一个难题。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郑岩指出。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要求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文物古迹的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通过此次修复工作的实践证明,造像修复不仅涉及材料、工艺和技术应用问题,更呈现出复杂的修复理念。对于千手观音造像来说,人们欣赏“残缺的美”吗?破旧和病态不应是千手观音造像的历史真实。重庆申报世界遗产专家组副组长王川平认为,“一定要把文化遗产保护和审美与大众美学结合起来,尤其要照顾到群众的审美和信众的审美与宗教需求。造像的审美完整性使其宝相庄严、佛光再现” 。

 

  无论专家还是公众,关注的都不仅仅是病害的祛除,更有对于千手观音造像“妙相庄严”“宝相神圣”的恢复和再现。所以,对于大足宝顶千手观音造像这类佛教艺术品的修复,不仅要照顾到文物修复的一般原则,还要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考虑到东方传统美学形态下对佛教艺术品的特殊要求。为此,修复工程项目组后期还增加了具有美术专业背景的人员,助力经过塑型修复的造像手指具有弹性、肌肉感,增强佛像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现在的千手观音造像还原了800年前的样子,人们看到的是南宋初刻时的千手观音主尊面容, ”刘曙光介绍,“其修复前的状态其实是清代后期的,千手观音造像的面容上附着物大概有0 . 3厘米厚度,且不均匀,通过此次修复将其剔除,同大足石刻的其他部分相比,可以发现他们是非常相似的,属同一个时期、一批匠人的风格。 ”

 

  修复后的大足宝顶千手观音像主尊和手臂全部贴金,千眼、法器和背景以彩绘表现,贴金和彩绘共同成就了其整体的艺术效果。彩绘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点缀在造像主体的灿烂辉煌的大面积金色之间,有效地起到了调和及衬托作用,视觉效果丰富而和谐。贴金与彩绘两种中国传统工艺与石刻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不可分割的节奏感和整体性,其间渗透出中国独特的审美理念和文化精神。在人物形象、服饰表现上则展示出典型的宋代风格,同时凸显出佛法无边,庄重端严的宗教美感。“修复后的千手观音像,其艺术价值,从作品本身看,是南宋美学的再思考。其像宏大的叙事,参差千手奇巧而出,手臂夸张的比例削弱了主尊观音的态势,显得纤巧,正符合南宋美学的整体特征。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何鸿认为。

 

  如今,位于宝顶山石刻区大佛湾南崖第八龛的千手观音造像,头戴四十八佛宝冠,额生慧眼,静静俯瞰众生。这次修复的开展,成为现代修复原则与中国文物古迹修复实践结合的范例,尤其将为宗教类文化遗产的修复提供有力借鉴。大足宝顶千手观音造像保护工程的竣工,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未来如何继续这项与时间赛跑的事业,面对小环境治理困境,将千手观音的庄严和美丽继续传递给下一个800年的巨大挑战等待我们迎难而上。(邵杰)

 

编辑:陈佳

关键词:大足宝顶 千手观音像 南宋 初刻之美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