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农村大龄“剩男”:结个婚咋就这么难?

2015年08月03日 09:04 | 作者:赵丁琪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原标题:农村大龄“剩男”:结个婚咋就这么难?

  近日,云南省玉溪市在昆明举行新闻发布会时透露,玉溪一贫困村15年内没有人娶媳妇,而女孩则全部外嫁。这条新闻再次引起了公众对于农村“剩男”问题的关注和讨论。近年来,关于农村男性“结婚难”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令人忧心的“光棍村”现象。那么,农村“结婚难”的问题到底有多严重?记者对此进行了一些采访。

  “结个婚咋就这么难”

  方立林是山西省阳泉市农村的一个大龄未婚青年。出生于1987年的方立林,是一名退伍军人。转业回乡后,他在一家制药公司打工,每月有两千多元的收入。眼看着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同学一个个成家立业,方立林的心里越来越着急。

  “农村人结婚早,一般在刚满法定结婚年龄的时候就结婚了。有的年龄不够的就先办婚礼,然后再补办结婚证。”方立林告诉记者,农村人结婚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相亲,而相亲的范围就集中在附近几个村子,通过亲戚、朋友介绍认识。“结婚晚的话,附近年龄合适的女孩都被挑完了,就很难再找到合适的了。”

  像方立林这样,过了25岁还没有结婚的,在农村已经属于大龄“剩男”了,“看着很多和自己同岁的同学都结婚了,很有压力,感觉都有点抬不起头来。”在周边的村子里,和他一样情况的男青年还有很多。“有些稍微大一点的村子,有几十个找不到对象的大龄男青年。”方立林说。

  方立林的父亲已经年届六十。前些年生了一场大病,丧失了劳动能力,而且每年还要花一大笔钱去买药。方立林家的房子,经过30多年的风雨沧桑,已经破旧不堪。两年前,为了让相亲的时候能够看起来更体面一些,方立林花钱把院墙和大门重新修缮了一下,在外边看起来已经焕然一新,但是已经没有能力重新修建主屋了。

  窘迫的家庭状况,让大部分和他相亲的女孩子望而却步。而且,即使相亲成功,结婚的钱从哪里来,也是他发愁的一个大问题。“现在在农村结婚没有二三十万是根本不行的。我之前相亲见到的一些女孩子,上来就问在县城有没有房子,听到‘没有’后就直接扭头走了。彩礼钱这些年也是不断上涨,从几年前的三万八涨到八万八。各种开销算下来,我自己打工挣的这点钱根本负担不起。结婚成家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了,现在咋就这么难呢?”

  同村的李晓波是方立林的同学,两年前他与一个邻村姑娘相亲成功,认识两个月后就步入婚姻的殿堂。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盖房子花了13万,订婚下礼一万一,结婚彩礼八万八,在女方的要求下买了一辆5万的小轿车,再加上婚纱照、酒席等等费用,我娶媳妇总共花了我爸妈30万元,他们半辈子的积蓄都砸进去了。”

  李晓波表示,他结婚的花费还算是比较少的,“我有个邻居去年结的婚,刚开始女方父母要20万彩礼钱,最后经过协商后降到13万,父母东拆西借才把钱凑齐。没办法,为了子女的婚姻,再多的钱都得借。”

  表象:

  高额彩礼与不断攀升的结婚成本

  不断攀升的结婚成本,是造成农村青年“结婚难”的直接原因。费孝通1936年曾在江村做过婚事费用的估计,大约需500元,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家庭一年的开支。上世纪90年代初,李银河所考察的两个村庄结婚开销是一个农民10年的收入。而90年代后期,结婚开销已经攀升到一个村民20多年的收入。

  而在结婚成本中,“彩礼”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作为一项婚姻礼仪,“彩礼”起源于西周时期的“六礼”。在当时,彩礼仅仅作为男女定亲的礼法,而不是高额的费用。在古代的订婚仪式上,男方家庭会以订婚男子的名义送给女方一份由物品和金钱两部分构成的“彩礼”,其中钱为财(聘金),物为礼(聘礼)。女方收受彩礼后,也会送男方一些物品,称作“回礼”。彩礼中的物一般都是价高但实用的物品,回礼一般为女性亲手制作的物品。

  新中国成立之后,收受彩礼曾被认为是买卖婚姻的表现之一,法律明文废止。但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彩礼重新在农村兴起,并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在今天,彩礼更是被赋予了太多的物质含义,成为农村家庭沉甸甸的负担,甚至一些家庭因此返贫。

  来自山东的王同海是在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企业打工的农民工,他告诉记者,在当地流行的彩礼钱是“万紫千红一片绿”,他解释说:“万紫,一万张5块的,就是5万;千红,一千张面额100元的,就是10万;一片绿,就是再加些面额为50元的钞票,怎么也得一千张吧,总共加起来有20万左右。”一些地方在此基础上还要加上“一动不动”,“一动”指的是“汽车”,而“不动”是房子。

编辑:王沥慷

01 02

关键词:农村 大龄剩男 剩男 结婚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