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胡大一:我有个念想 办临床医学“私塾”

2015年08月05日 08:57 | 作者:胡大一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如今一些医生用药片、支架、起搏器、手术刀、机器人等很娴熟,不懂、不重视,有的甚至不会生活方式治疗,更谈不上会开个体化的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含睡眠管理)和戒烟限酒处方,药越用越多,可患者的血压、血糖并未控制好。

 

C2015-08-05zx501_P_1_79_2147_388_2446

 

  最近通过媒体报道得知白岩松先生办了个新闻私塾,取名叫东西联大,每次只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招10来名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定期聚一聚做学习、交流。由此,我也萌发了办个临床医学私塾的念想。

 

  目前的医学教育本硕博连读,分科越来越细,重视学位、外语、论文,近年来又要求必须有SCI论文,如此培养的医生往往见病变不见病,更不见患病的人。而且还有一个现象:老师是腔镜专家,学生就干腔镜;老师做支架植入,学生也学支架植入;老师是高血压专家,学生也顺理成章地研究高血压……到了专科医院里,分工更细,做起搏器与做射频消融之间也有一道不可相互逾越的森严壁垒,据说是领导好控制局面。一些头戴各种学术光环的这专家那教授,名列在医疗队伍里,有些竟然不会看病。

 

  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在我国医学领域存在了很长时间,在这种模式下成长的医生不了解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不了解焦虑抑郁可表现为胸痛、胸闷、出汗等躯体症状,很容易过度使用不必要的生物治疗技术,结果就是浪费了不少医疗资源而疗效却不理想。

 

  长此以往,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裂痕日益加深,临床医生重治疗、轻预防,结果越治越忙。我在临床上提倡药物、运动、营养、心理和戒烟限酒5个处方,我认为这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体现,能帮助患者实现身心同治。可如今一些医生用药片、支架、起搏器、手术刀、机器人等很娴熟,不懂、不重视,有的甚至不会生活方式治疗,更谈不上会开个体化的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含睡眠管理)和戒烟限酒处方,药越用越多,可患者的血压、血糖并未控制好。

 

  医学模式该转变了。虽然我一个人能力有限,但仍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可以办个临床医学私塾,学制半年至一年,每次招生3~5人,不限学位,也不限在什么级别的医院工作,只要热爱和投身临床工作,想上进,都可报名。

 

  学习模式是跟我查房出门诊,负责按我的指导长期随访患者,学会如何用“双心医学”、防治结合和5个处方看病,用我们的行动弥合防、治裂痕,落实“双心”服务,推动医学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回归基本功。过去有西南联大,白岩松先生办了东西联大,我的私塾就叫“南北联大”。

 

  通过办这个私塾,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医生能热爱自己的职业,找到当医生的幸福感;理解医学,不急功近利,扎扎实实学会防病、治病;好好当医生,看好一个个病人。

 

  我行医40多年的感受是:看到病人痛苦而来,快乐而去,是很有价值、很幸福快乐的事。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

 

  (作者系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胡大一 临床医学私塾 临床医学 医学教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