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用什么驱散“最悲伤作文”的悲伤

2015年08月05日 11:30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爸爸四年前死了……妈妈病了,去镇上,去西昌,钱没了,病也没好。我去给妈妈做饭,饭做好,我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这两天,一篇四川大凉山小姑娘苦依五木写的作文传遍网络。这篇字字泣泪的作文,让无数人为之动容,也被网民称作是“世界上最悲伤的作文”。

  先失怙,又丧母,还是个孩子就已无父可怙、无母可恃,这何其残酷?苦依五木,孤苦无依,一个名字竟宿命般地成了一个幼女的残酷谶语!我们对其遭际抱以同情,但也应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个体之殇:联想到事发地是中国最贫困地区之一的大凉山,再联想起以往发生在当地许多类似的悲剧个案,或可发现,其悲惨命运背后,是大凉山地区的普遍贫穷。

  虽然数据显示,2014年凉山州农民人均全年纯收入已达到8264元,但搜索“大凉山区”相关内容,与之联系最多的字眼仍是“贫穷”:“一年最多只吃3次肉”“人畜混居一室”……去年还有媒体报道,深圳电子厂涉嫌非法使用的数十名大凉山区童工,在被送回老家时却并不乐意,原因是“在这有米饭和肉吃”。

  可见,大凉山地区的贫穷问题并未消泯。也正因贫穷,当地才深陷吸毒贩毒与艾滋阴影,才催生了大量孤苦无依的留守儿童,及由此衍生的贩卖儿童乱象。

  应看到,自上世纪80年代凉山州各县陆续被列为贫困县开始,各级政府对凉山州的扶贫政策就一直未曾停止。屈指算来,凉山扶贫已有27年历史,2001年它还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扶贫地区。其间,各类专项扶贫资金等不断,也有不少政策倾斜。这些措施,缓解了当地贫困状况。但从“最悲伤作文”及凉山随处可见的贫困现象看,大凉山扶贫之路还很漫长。

  而就在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新形势下的扶贫,加大扶贫投入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对贫困人口的查漏补缺、精确“制导”,在此基础上,根据贫困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准扶贫。

  所谓精准扶贫,就是要摆脱以往旧式扶贫的弊端。事实上,大凉山扶贫多年,其山区贫穷局面却依旧不改,也被认为跟之前粗糙的扶贫模式有关:大水漫灌式扶贫下,扶贫未必能跟个体之需形成对接,相反被认为“肥了西昌,瘦了山区”。在此背景下,只有改变这种扶贫策略,实现“精准滴灌”、因需施援,才能帮助到最需要的人。

  在此过程中,某些地方政府或许会因扶贫款不再拨到地方财政,而是直接到家庭、个人,缺乏扶贫主动作为的动力。而这样的做法,可能也会让一些基层部门、官员失去了截留国家扶贫款项的机会。扶贫模式的改变,所面临的执行困难,或许超出想象。但不管怎样,未来扶贫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一个贫困的家庭、个人,都能得到公平发展的机会。

  “最悲伤作文”没有告诉我们更多的具体的东西,但从这篇几百字的文章中,却可窥见难言的辛酸。苦依五木的经历或许是个案,但就我们视野所及,在四川大凉山地区,这或许又并非个案。我们经常讲,法治要让每一个个案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同样,扶贫的最终目标也应该是,驱散每一个孩子心头的悲伤。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最悲伤作文” 四川大凉山 贫穷问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