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一点一评一点一评

民间家书里的抗战

2015年08月17日 10:39 | 作者:张丁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抗战家书作为一种档案文献,真实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各阶层人民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B20150817001-zx11

抗日笺

 

  ■演讲人简介:

  张丁先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抢救民间家书组委会秘书长。2005年发起并主持抢救中国民间家书活动,从海内外征集自明清以来的各类家书4万余封,策划推出2个家书常设展、4个临时展,主编家书文集9部,创办公益网站“中国家书网”,在报刊发表家书研究文章30余篇。

 

B20150817005-zx11

毋忘国耻信笺

 

  编者按: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最终赢得抗战胜利。在这期间,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辞别家人,远离故土,坚守在抗战第一线。他们的抗战情怀及民族精神便在一封封家书中呈现出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本期讲坛特邀请张丁先生来讲述民间家书里的抗战。

 

B20150817006-zx11

还我河山信笺

 

  ■精彩阅读:

  □民间家书中有很大一部分出自军人之手,有的写于炮火连天的战场上。民族危亡时刻,不论国民党,还是共产党,不论将军,还是士兵,中国军人都表现出了应有的血性和民族气节,保家卫国而不惜马革裹尸。

  □穿越历史硝烟,重读一封封感人肺腑的抗战家书,不仅为了铭记那段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更是为了汲取精神的营养,更好地面向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家书书写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心灵史。

 

B20150817007-zx11

张丁

 

  引言

  按照我的理解,“民间家书”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从家书发展的历史来看,晚清民国即近代以来,家书实现了从贵族到普通平民的民间化;二是从存世地点来看,是指尚未被各级各类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收藏的家书,即保存在个人手中的家书;三是从家书作者来看,家书作者的身份不是社会精英人物,而是广大的普通民众。

 

  “民间家书”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05年,伴随着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的实施,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抢救民间家书项目是一项公益性的文化遗产抢救行为,目的是通过广泛收集散落在海内外的中国家书,保护传统家书遗产,传承家书文化。经过10年的实践,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共收集到海内外捐赠的家书近5万封,出版家书文集9册,开办家书常设展览2个,临时展览4个。

 

  10年来,我具体负责民间家书的征集与编研工作,接触到大量各种各样的家书。其中就包括一批写于抗战时期的家书。什么是抗战家书?按照我的理解,它是指1931年至1945年期间所写的内容与抗战有关的私人书信。抗战家书包括两个大类,一类是已经公开出版的政要、名人的家书,比如毛泽东、朱德、左权、蒋介石、傅斯年、沈从文等写于抗战期间的家书,多为大家所熟知。另一类是埋藏于民间的主要是普通人的家书,通过抢救民间家书行动才把它们集中打捞出来,我们通过网站、出书等方式公布了这些史料,从而被社会各界所认识与了解。

 

  截至目前,我们所收集到的抗战家书,包括原件、复制件、复印件、电子件等,超过200封,分为共产党抗日将士家书、国民党抗日将士家书、华侨家书、其他各阶层家书这几类。在2007年全民抗战爆发70周年之际,我们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合作,集中双方所收集的抗战家书精华,编辑了一本《抗战家书》,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2015年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合作,对《抗战家书》进行了修订,在原书25篇家书故事的基础上,增加了15篇,使新书的内容更加丰富,书名也改为《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这些抗战家书中到底有什么内容呢?也就是说,民间家书中到底反映了哪些抗战历史?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日寇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灵磨难,国共将士共赴国难、浴血疆场的民族精神,各阶层人民同心抗敌、共御外侮的民族情怀。

 

  日寇入侵带来的心灵磨难

 

  日本侵华占我国土,杀我同胞,许多老百姓为了躲避战火,被迫离开家园,踏上了逃难的路程。他们在逃难途中,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心灵磨难?他们的命运最终如何?我们所征集的家书中就有这样的案例。

 

  姚稚鲁原是上海的一位小学教员,与妻子、女儿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但是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日军疯狂进攻上海,打破了他一家平静的日子。上海沦陷后,姚稚鲁不愿意在日寇的刺刀下苟且偷生,于第二年春天辞别家人,踏上了逃难之路。他先是到了宁波、温州,又到了南昌、长沙、武汉,每到一地,他都设法给家里寄信。离开家不到半年,他在忧愤交加中去世,但无人知晓他死于何处,只有他先后寄给妻子女儿的10余封家书,成了这位年轻的丈夫和父亲留在世上仅有的痕迹。

 

  “在中原大会战的准备声中,武汉密布着恐怖空气,走啦!走啦!重庆、成都、香港、上海,纷纷地忙着奔波。我呢,满望到了汉口,或许在生活上有一点儿希望,如今可毁啦!不单舍却你们,在外面度那可怜岁月……乱世做人,简直不是人,过到哪里就算,也忧急不了许多。这几天,这里谣言很大,说要‘轰炸武汉’,管他呢!‘在劫不在数,在数最难逃’,我便听天由命吧!”

 

  姚稚鲁在逃难的过程中,吃尽了苦头,在家书中发出了绝望的感慨。他身在外,心在家,每天纠结于与家人分离的苦痛之中:“慰儿:要知道没有了你们便没有了我,所以我最低的条件是不许你们离开了我。前几天寄十块钱,并且带寄了四毛大洋给您和妹妹买东西吃的,想必已经收到,明天,到了汉口自然再要寄一点给你,你总要乖些,不要叫你妈生气。要知道,我虽然在外面,一颗心却天天在您身上呢!”姚稚鲁本想在内地找到一个落脚之处,再返回上海接来妻子女儿团聚,无奈这一愿望一直没能实现,直到他命丧武汉,最终也没能找到一个安稳的后方。

 

  1944年8月8日衡阳沦陷前夕,衡阳商会副会长、“集益”钱庄经理卢明璇与同乡结伴西撤,欲往桂林寻找儿子。逃亡途中,他不幸被日寇俘虏,被迫当了挑夫。所幸不久他乘隙逃出敌人的魔爪,后几经辗转,备尝艰辛,于9月17日抵达广西阳朔一个叫福利市的小镇,给儿子写下了一封求助家书:“奈我只剩身上单衣,又无铺盖,资斧又不充裕,在近日天晴尚可抵御,设遇北风,岂不冻死。……真是千山万水,愁肠百结,奈乎阮籍途穷,不能不履此危险之路。余目光所察,本年难回衡阳,像此萍踪靡定,将何得了?左右思维,势非找到吾儿,方免冻饿之苦,至于春元启它,它不知与汝有无通讯,满姑生死难以探听。午夜静思,目不交睫,一家五口,各别一方,言之实堪痛心!”

 

  然而当时正值战乱,邮路不通,直至抗战胜利后,这封家书才到达卢明璇的儿子卢达杰手中。之后,卢达杰又接到一位周姓同乡的来信,方才得知父亲寄出这封信不久,又离开福利市流落到柳州,后因身患疟疾,缺医无药,不幸病故。

 

  姚稚鲁和卢明璇都是普通的中国民众,他们的悲惨遭遇和生前留下的家书,成为控诉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罪行的铁证。可以肯定,命丧逃难路上的绝不止他们两人。据国民政府调查,战时各省市难民及流离人民总数达9500多万人。抗战14年中,中国军民伤亡高达3500万人,其中江苏省伤亡就超过200万人。更多的中国人则是家园被毁,妻离子散。

 

  共赴国难、浴血疆场的民族精神

 

  民间家书中有很大一部分出自军人之手,有的写于炮火连天的战场上。民族危亡时刻,不论国民党,还是共产党,不论将军,还是士兵,中国军人都表现出了应有的血性和民族气节,保家卫国而不惜马革裹尸。他们在走上战场与敌人英勇搏杀的时候,均抱着必死的决心,用行动实现了自己从军报国的誓言。

 

  王孝慈是大革命时期入党的老党员,抗战爆发后,他把儿子向俊安送上了战场。1938年10月25日,他又给五弟向宗圣写信,鼓励他走出家乡奔赴抗日前线:“你应立即奔上抗日的战场,在战斗的环境中创造你的人生,开辟你的前途!俊安是我的爱子,我既赞成他的行动,这决不是无意味的称赞。你了解吗?也希望你打破庸俗人的见解,勇敢地走上民族解放的战场,与俊安、与阿兄、与全中国抗战的朋友们、与全世界拥护正义的人士们,手携手的向光明、向真理的大道前进!”向宗圣原在家乡陕西渭南教书,在兄长的感召下,于1938年底离开日寇从未染指的家乡,奔赴山西抗战前线,参加了八路军120师。1942年5月23日,在山西忻县兰村与日寇的激战中被炮火击中,不幸牺牲。

 

  1942年初,戴安澜奉命率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参战。3月,戴安澜率部在缅甸同古保卫战中歼灭日军5000余人。后在北撤回国途中遭日军伏击,受伤殉国。戴安澜牺牲后,人们在他的皮包中发现了两封信,其爱国情怀、报国之志,催人泪下。其中一封是写给妻子王荷馨的:“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老母外出,未能侍奉。端公仙逝,未及送葬。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但东、靖、篱、澄四儿,俱极聪俊,将来必有大成。你只苦得数年,即可有出头之日矣。望勿以我为念。……”面对强敌,戴安澜实现了作为一名职业军人时刻准备为国捐躯的誓言。

 

  1943年5月,新四军2师5旅13团2营3连副政治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连长程雄,奉命随部队从安徽开赴江苏六合、仪征一带保卫秋收,并寻机打击进犯我根据地之敌。临行前,他给双亲写下了一封家书:“儿这次为了民族,为了阶级,为了可爱的家乡,为了骨肉相连的弟妹求得生存和幸福,儿不得不来信辞别双亲大人,如果不能活着的话,双亲大人应保重玉体,抚育好弟妹。生活难度的话,可卖掉土地、房屋,把生命糊过来,到十年八年我们就好了,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现在儿就要离开大别山,走上最前线消灭敌人,保卫中华,望双亲不要悲伤挂念。儿为伟大而生,光荣而死,是我做儿子最后的心意,罪甚!罪甚!”

 

  发出此信3个月后,程雄在江苏省六合县桂子山与日军作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4岁。

 

  1941年12月下旬,日军重兵进攻长沙,与中国军队展开第三次长沙会战。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师121团2营6连排长褚定侯奉命坚守浏阳河北岸,阻敌南犯。在即将与日军决战的前夕,他提笔给大哥写了一封长达6页的信,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其中有这样的文字:“阵地之后五十公尺处即为大河,河扩水深,无舟无桥,此真为韩信之背水阵矣。本日情报:敌人已达汨罗江,计程三四日后能到此,然前线队伍,能毕力能抵,则能否到此,是为问题。加之本日湘北本年冬首次飞雪,则敌人之攻势,该稍挫缓矣。然吾军各师官兵均抱视死如归之决心,决不让敌渡浏阳河南岸来。弟告部士兵‘不要他渡河!’一句话,敌此次不来则已,一来则拼一拼。弟若无恙则兄可勿念,若有不幸则请兄勿悲。古云:‘古来征战几人回’,并请告双亲勿悲。”发出这封家书后不久,日军就进至浏阳河一线,褚定侯率部与日寇昼夜血战,在前有强敌、后无援兵的困难情况下,直至全排官兵壮烈殉国,实现了“与阵地共存亡”的遗愿。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从此,泰山鸿毛之论作为一种生死观成为千古遗训,有气节的人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70多年前,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抗战英烈们诀别父母妻儿,走向战场,抒写了一曲曲民族抗战的悲歌。抗日将士的这种气节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也是我们最终赢得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民间家书 抗战 信笺 抗日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