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远离心脏猝死,牢记5点不二法则

2015年08月17日 14:38 |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分享到: 

  主讲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诊疗中心主任 王吉云

  每年我国心脏性猝死的总人数为54.4万人,位居全球各国之首。了解和熟悉其危险信号,能够有效预防;学习和掌握心肺复苏技巧,能够挽救生命。

  王吉云,主任医师,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诊疗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科普委员会委员,美国心律学会会员

  它是心血管病中的第一杀手,来势凶猛,发病1小时内即可导致死亡;它几乎没有明显的征兆,一旦抢救不及时,就有致命的危险,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这疾风骤雨般夺人性命的疾病就是心脏性猝死。

  据中国流行病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因心脏性猝死的人群超过50万,平均每天有1370人因此丧生,相当于每天有5驾飞机失事。

  在心脏性猝死的病例中,80%的人是由于快速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即室颤引起的。室颤是指心脏无规律的颤动,心脏丧失了有效的收缩,不能进行有效的排血,最终导致大脑及全身缺血缺氧。

  临床工作中发现,冠心病、心肌梗死、扩张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及有遗传性心律失常的人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而患有基础性心脏病及发生过心脏停跳被抢救过来的人,猝死的风险比普通人要高得多。

  为防止悲剧发生,对于那些经过医生判断有高猝死危险的患者,医生会建议其在体内植入一台自动心脏除颤器,是目前预防心脏性猝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这种装置埋藏在体内,一般放置于胸前皮下,可时时刻刻检测心跳,一旦发生室颤会自动识别和充电,在十几秒内发放电击治疗,转复心率回到正常水平。患者相当于背了一个降落伞,一旦发生意外,它可以救命。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也是预防猝死的不二法则。

  适度锻炼。研究表明,低度或中度强度运动量,对心血管保护的益处最强。(低运动量:每周4~5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中等运动量:每周大于等于3次,每次持续40~60分钟)可选择慢跑、游泳、打球等有氧运动。但最好不要在早上锻炼,因为清晨是心血管病发作最多的时间,可选择晚饭后2~3个小时进行适度运动。

  饮食清淡。控制甜食,少吃含盐多、腌制及煎炸食物,多吃植物纤维多的蔬菜和粗粮,增加维生素的摄取量。此外,不吃过冷或过冰的食物或饮料,以免发生冠脉痉挛。

  避免劳累。如今,加班和熬夜成了现代人的主旋律,年轻白领猝死的事件层出不穷,过度疲劳的背后极有可能是致命的威胁。健康的活着是努力工作和享受生活的前提。日常,注意劳逸结合,周末可选择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尽量放松身心;也可当一次“小懒虫”,给自己补补觉。

  定期体检。普通的心电图检查即可发现潜在的“猝死信号”,特别是有心血管病史的人,更应做好预防工作,按时体检,防患于未然。

  保持心情舒畅。情绪激动会使人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很容易引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脑梗塞或脑出血等严重后果。因此,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仅是处世之道,也是心脑的“天然护身符”。▲

  稳、快、深 心肺复苏记住三个字

  突然发生、出人意料是心脏性猝死最为可怕的地方,因为很多人发病不是在医院,而是在家中甚至是公共场合,使得及时抢救变得困难。

  美国心脏协会统计结果显示,80%的心脏骤停发生在家中,意外发生时,周围的人从拨打120到获得救助的时间超过5分钟。而研究发现,倒地1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救活的概率为90%;2分钟内为60%;超过10分钟几乎为零。 也就是说,倒地后的4分钟是急救的“黄金240秒”,心脏骤停后急救越早,救治成功率越高。如果能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的几分钟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将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王吉云提醒,没有操作经验的人在做心肺复苏时,应谨记三个字“稳、快、深”,并在急救人员到来前不停地做心脏按压,如果一个人累了可以换另一个人接替。因为一旦中断,患者血液里的氧气难以输送到脑部,易出现脑缺氧。

  稳。将患者移至适当的体位,尤其要注意保护颈部,可以一只手托住颈部,另一只手扶着肩部,使患者平稳地转动至仰卧位。

  快。按压胸部,位置为两个乳头连线的中间点,每分钟至少要在100次以上;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的比率为30∶2,即每按压30次接着做两次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应持续1秒钟以上。

  深。做胸外心脏按压时,幅度要足够深。以成人为例,按压下去要使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以助于患者的心脏收缩和血液向全身输送。

  如患者出现恢复脉搏,瞳孔逐渐缩小,口唇变红,开始有自主呼吸时,即为心肺复苏成功。心脏性猝死虽来势迅猛,但在发病前也有规律可循,往往会出现胸前区疼痛、头晕、极度疲乏感、气急、心慌、心跳不规律或胸闷等不适症状。因此,一旦出现以上情况,千万不可忽视,应及时就医。▲(生命时报记者 单祺雯)

编辑:赵彦

关键词:远离心脏猝死 牢记5点不二法则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