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赵南起:中国共产党是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

2015年08月21日 08:25 | 作者:赵南起 | 来源:赵南起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捍卫国家独立、争取民族解放,与日本帝国主义展开的一场殊死决战。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全民族抗战的最前列,以自己的正确思想指导抗战,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支撑抗战,以自己的钢铁意志稳固抗战,成为全民族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决定性贡献。

 

  一、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坚力量

 

  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了旨在彻底征服中国、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侵略战争,将饱受摧残的中华民族推向亡国灭种的边缘。历史向中国的每一个阶级和政党发出了抗日救亡的呐喊。能不能把握时代主题?敢不敢承担历史责任?对当时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尤其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重大而严峻的考验。

 

  掌握国家政权的国民党统治集团,无视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的严峻现实,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方针,对日本的步步侵略采取妥协退让甚至“不抵抗”政策,把主要精力放在反复“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排除其他异己力量上。直至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后,才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坚决抗争下决定进行全国抗战。但在抗战过程中,国民党内仍不时显现出消极倾向,甚至发生了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的严重事件。

 

  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以牺牲奋斗救中国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心,高举抗日救亡的大旗,肩负起民族解放的历史重任。九一八事变刚刚爆发,中共中央即通电全国,号召坚决反抗日本侵略,组织武装斗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严重打击。1932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决心“领导全国红军与工农劳苦群众用民族革命战争来驱逐日帝国主义出中国”,争得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与完全独立。1935年8月,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国力为抗日而奋斗。七七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即发出通电,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后的一系列政策主张和所作所为,切中了抗日救亡的时代主题,喊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凸显了忠实于国家民族利益的坚定立场,对全民族奋起和坚持抗战发挥了巨大的引导和激励作用,赢得了中国社会各民族、各阶层和各政治集团的一致赞同和积极响应。著名学者梁漱溟说:“自日本侵略中国后,中共提出一系列的抗日主张,特别是国共合作,一致抗日,深得人心”。正是在共产党的倡导和努力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能够形成,近代中国才第一次拥有了全民族团结抗敌的崭新局面。

 

  抗日战争中,民族矛盾空前激烈,但国内的阶级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作为统一战线主体的国共两大政党,分别代表着不同的阶级利益,主张不同的社会发展方向。两党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民族战争条件下主要表现为两党之间的政治斗争,但常常非常尖锐,甚至以军事摩擦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能否坚定地维护和巩固地发展统一战线,能否正确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关系,是对共产党人的严峻考验,更是中国抗战坚持到底、夺取最后胜利的关键。在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仅与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而且甘为全民表率,自觉承担起抗战前驱的特殊责任。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1937年5月,毛泽东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党要以无限的忠诚和积极性,成为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民主共和国等目标的模范。全国抗战开始后,毛泽东进一步向全党提出:中华民族的兴亡,是一切抗日党派的责任,是全国人民的责任,但在我们共产党人看来,我们的责任是更大的。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在抗战中的这一定位,体现了党对中华民族的崇高使命感,为全党上下切实履行民族解放先锋队的责任和义务,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全民族抗战,既是中国各民族、各阶层力量的有机融合,也是各党派、各集团实力的重新组合。在团结抗日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忍让为国,与国民党真诚合作,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了各方的进步。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各种抗日力量密切合作,表现出无比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成为中国抗战进步力量聚合的核心。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爱国进步人士团结战斗,患难与共,结成了强大的民主进步力量同盟,不但推动着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持续前进,而且使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日益巩固。

 

  二、 中国共产党是持久抗战的核心力量

 

  战争是交战双方国力、军力的全方位较量。如何在客观分析中日两国国情与军情的基础上,确定科学的胜敌方略,实施正确的战争指导,对于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全国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提出“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持久消耗战略”,表明它对抗日战争的特点和进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囿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国民党只能推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的片面抗战路线,因而无法使抗日战争真正成为人民大众广泛参加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基于对抗日战争特点的深刻认识和中日双方力量的科学分析,着眼于战争全局,科学把握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的战争基本特点,制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侵略战争指导方略。主要体现在:一是提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主张进行全国军队、全国人民的总动员,深刻地揭示出战争伟力的最深厚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施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的路线政策,创新了人民战争的动员途径和组织形式,从而解决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力量源泉问题。二是阐明了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回答了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怎样争取持久战的最后胜利,科学预见了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提出了一系列以弱胜强、以劣胜优、争取持久取胜的战略战术,从而解决了抗日战争如何发展和怎么进行的问题。三是制定了“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军事战略方针,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规定了抗日游击战争必须坚持的战略战术原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游击战争理论,从而解决了抗日战争的基本形态问题。这些路线和方针,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抗日战争根本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弱国打败强国唯一正确的战争指导纲领。

 

  为争取战争主动权,发挥人民军队自身优长,针对日军兵力不足、后方空虚的弱点,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决策。人民军队迅速实施战略展开,大胆深入敌后,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积极创建抗日根据地,按照先山区、后平原、波浪式发展的步骤,先后开辟了华北、华中、华南敌后战场,连同东北抗日联军开辟的东北抗日游击战场,并称为四大敌后战场。这一决策与行动,不仅重塑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战场态势,变敌人的后方为前线,使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改变了战争的走向,而且在中国战场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独当一面的战略格局。人民军队愈战愈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力军;敌后战场不断发展,逐步上升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因此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八年全国抗战,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将游击战由战术配合行动提升为独立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演绎出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敌后抗战壮丽史诗。特别是在进入抗战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后,抗击着58%~75%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部队,成为持久抗战夺取胜利的坚固支撑。

 

  三、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先锋模范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担负着在敌人深远后方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任务,不仅远离抗战大后方,而且时刻处于日伪军发动的残酷“扫荡”、“蚕食”和“清乡”之中,还要面对国民党顽固派挑起的一次次反共摩擦甚至大规模军事进攻。战争任务异常艰巨,战争环境极度险恶。要坚持抗战,完成使命,必须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顾全大局的胸怀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深刻地认识到,“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是一个艰苦奋斗的长过程”,抗日战争将面临各方面的困难。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党要“自觉地担负起团结全国人民克服各种不良现象的重大的责任”。各级党组织和每一名党员“应在民族战争中表现其高度的积极性”,“即应在各方面起其先锋的模范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尽管武器装备落后,力量相对弱小,且长期处于物质生活贫乏、生存条件艰难的环境中,但全体将士顽强拼搏,敢于“亮剑”,始终站在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线,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弱制强,以少胜多,屡创佳绩。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游击队,战斗在黄河之滨、太行山上,驰骋于大江南北、珠江两岸,共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也付出了伤亡61万余人的重大代价。东北抗日联军坚持斗争14年,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关内抗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不仅与国民党军在作战中进行了直接的战役战斗配合,而且胜利地完成了开辟和发展敌后战场的艰巨任务,与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战略上形成了相互策应、相互配合、陷日军于两面夹击的有利态势,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成为促使国民党抗战到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大后方,在沦陷区,在各条战线上,共产党人都以崇高的使命感和凝聚力,成为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完成各项任务的楷模,塑造出民族脊梁的光辉形象,极大地影响、感召和带动了全国军民投身于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筑起了抵御日本侵略的铜墙铁壁。

 

  四、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卓越领导

 

  抗日战争既是一场求生存、求解放的民族自卫战争,也是一次求进步、求发展的社会变革运动。在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同时,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不仅是抗日战争的客观需要,也体现着人民的利益诉求。历史的车轮不但将把中国送到胜利的彼岸,而且将把中华民族的复兴进程带到崭新的阶段。

 

  抗战爆发后,共产党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提出了开放民主、改善民生的主张。1939年10月至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从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定性出发,提出了进行“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从而“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的宏伟构想,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到抗战后期,共产党鲜明地提出了废止国民党一党独裁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和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纲领。这些主张和纲领,把坚持抗战到底与推进民主进程、民族解放与社会进步融为一体,在夺取抗战胜利的同时,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描绘出壮丽的蓝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实行著名的“十大政策”。在政治上,坚持抗战与民主的协调统一,实施“抗战和普选的民主政治”,建设“三三制”政权,拥政爱民,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风和艰苦奋斗、清廉勤政的工作作风;在经济上,实行有利于民众的政策,开展“减租减息”、“精兵简政”和大生产运动,改善民生;在思想文化上,推广民主的科学的文化教育和时事教育,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通过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变革,生产力得到解放,人民群众的民主、民生权利得到保障,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建成了全国抗战的堡垒和持久抗战的基地,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政府廉洁的社会“新区”形象迥然不同于国民党统治区。1940年,民主人士李公朴在带领“抗战建国教学团”参观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后兴奋地说:这里“象征着中华民族解放的胜利,象征着新中国光明灿烂的前景”,“形成为一个新中国的雏形”。中国共产党以对国家民族发展的先进理论和建设边区与根据地的模范实践,让人民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因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根本利益的代表,作为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特有的先进性、科学性、坚定性和前瞻性,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成为坚持抗战、夺取胜利的旗帜。14年抗战,中国共产党不仅赢得了战争,而且赢得了民心,赢得了自身力量的发展壮大。全国抗战爆发时,共产党只有4万余名党员,数万人军队,陕甘宁根据地人口约200万,面积不过13万平方公里。然而到抗战胜利时,共产党已经拥有120多万党员,人民军队发展到约132万人,民兵达268万人,在华北、华中及华南地区拥有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的抗日根据地,成为主导中国发展和前途的领导力量,成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领导核心。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毛泽东豪迈地指出:“三次革命的经验,尤其是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予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作者系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赵南起 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胜利 中流砥柱 中坚力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