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张炯论我国反法西斯战争文艺的伟大精神:铭记历史 全民奋起

2015年08月24日 08:10 | 作者:张炯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体现崇高的时代主题

  反法西斯战争还赋予当时的中国文艺以崇高的思想主题,即反对侵略与奴役,保卫国家独立,追求民族解放的时代主题。

  20世纪,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全球范围出现了风起云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从而,反对殖民主义,反对侵略与奴役,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自由,实现人民民主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这是人类历史进步的一个新的阶段。法西斯主义完全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思潮,是以人压迫人作为前提的专制主义思潮,它建立在种族歧视,强者奴役弱者、侵夺弱者的思想基础上,因而法西斯主义者发动的战争完全是非正义战争。他们到处屠戮无辜人民可以说是历史上令人发指的最黑暗的罪行,所以反法西斯战争本身就是一个正义而崇高的事业,它之所以能够动员亿万人民团结起来抗争,自非偶然。反法西斯战争的文学就是对于侵略奴役黑暗罪行的愤怒控诉,就是对于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的热烈追求,就是对于正义事业激情洋溢的讴歌。当时中国最活跃的诗人艾青的如下诗句可以说是突出地表现了我国反法西斯战争文学的上述崇高主题:

  高举我们血染的旗帜

  在我们所到的地方

  用战争的火焰

  烧毁那

  束缚我们的枷锁

  囚禁我们的牢监

  抽打我们的皮鞭

  和戮杀我们的敌人

  我们要战争啊

  ——直到我们自由了

  这种主题也贯串于老舍的著名长篇小说《四世同堂》中。它以北京胡同里的普通老百姓在日本侵略者占领下的悲惨命运为背景,写出一个善良的民族如何一步步被逼向忍无可忍的抗争,小说所勾勒的历史画卷成为“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的象征。老舍由于自己生活的局限,没有正面写到当时燃遍广大地区的如火如荼的抗争。这种正义凛然的抗争,为当时站在反法西斯战线的许多文艺家所描写、所表现。从前述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到抗战之初上演的话剧《保卫芦沟桥》、《八百壮士》、《台儿庄》,直到后来大批的诗歌、报告文学、通讯、速写和小说、歌曲、宣传画,无不贯穿这种反侵略、保和平、争独立、求解放的主题。

  当时国共两党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使得爱国主义成为全民族共同的思想旗帜。尽管不同地区的文艺各有自己的特色,但在反对侵略、保卫国家独立上,除了极少数投敌当汉奸的败类外,所有文艺家都是一致的。高扬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思想旗帜,使得我国文艺声援了别的国家的反殖民地斗争,例如对朝鲜、越南、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反殖民斗争的声援。事实上,当时有许多中国文艺家侨居这些国家,他们都写了不少抗战文艺作品。到了南洋的郁达夫就是著名的一个,而他最终于印度尼西亚牺牲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之下。有些中国作家还描写了其他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像著名作家萧乾,当时作为驻欧记者,以系列战地通讯报道了欧洲盟军战胜德意轴心国家的过程,为反对法西斯暴行和法西斯思想做出自己的贡献。

  思想性永远是衡量文艺价值的重要标准,应当说,我国反法西斯战争文艺所以在现代中国文艺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使子孙后代能够不断从中领略悲壮的美和吸取昂扬奋发的精神营养,正是与它所表现的崇高思想主题分不开。

  爱国英雄的光辉形象大量涌现

  反法西斯战争还使中国人民的英雄主义精神空前高涨,从而也使中国文艺涌现了大批前所未有的人民爱国英雄的光辉形象。

  描绘历代爱国英雄的形象,是中国文艺的光荣传统之一,诗歌中的《木兰辞》、京剧中歌颂的杨家将,都是突出的例子。英雄主义是与人民的乐观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无私无畏的高贵品质联系在一起的。它从来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历尽磨难,能够前仆后继,始终巍然屹立东方大地的品格根基。差不多每一时代的文艺都力图塑造自己时代的英雄形象,并以它去教育和鼓舞人们高歌前进。反法西斯战争提供了一个残酷的契机,它以空前的规模为我们民族设置了一个考验意志与毅力、智慧与才能的非常际遇。就像坚固的磐石在任何打击下不但不变形,而且会发出耀眼的火花一样,人民英雄也在非凡的斗争中迸射火星,茁壮成长。这样的英雄形象在文艺作品中得到热情的描写和表现,理所必然。

  像吉鸿昌、张自忠这样的爱国将领形象被不止一部作品所描写,作为抗日民族英雄,他们的光辉形象永远留在中国人民的记忆中。像东北抗日民主联军的杨靖宇、赵一曼,像《八女投江》中悲壮投江的女英雄,像《狼牙山五壮士》中浴血死战、弹尽援绝而投崖的五壮士,都因文艺作品的传播,而成为中国人民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人物。像冯德英长篇小说《苦菜花》所塑造的母亲形象,像话剧《革命自有后来人》中描绘的铁路工人李玉和的形象,都是在敌人的淫威面前宁死不屈,表现出中国人民传统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伟大品格。这样的英雄人物形象在我国现代和当代文艺中简直灿若繁星,何止成千上万!

  我国反法西斯战争文艺不但着力塑造了许多中国人民的英雄形象,而且也相当注意塑造援助我国抗战的国际友人的英雄形象。周而复的长篇纪实小说《白求恩》用朴素的笔墨描绘了加拿大友人白求恩大夫。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以自己精湛的医术为救治中国的伤病员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终于奉献出自己的生命。白求恩精神作为一种国际主义精神,通过多种文学作品的传播,如今也已被中国人民和世界进步人类所永远记取。

  中国人民的英雄品格还表现在《黄河大合唱》这样的宏伟乐章中。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这部雄豪浑壮的大合唱,是诗与音乐完美结合的杰作。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黄河在怒吼就是中华民族在怒吼!《黄河颂》这样写道:

  哦!黄河!你是伟大坚强!

  象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做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哦!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需要在你的保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象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象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是的,这是中华民族集体主义的英雄主义精神!人人都以自己伟大的民族为骄傲,并且要无愧于民族伟大坚强的光荣传统!正是这种英雄主义激励着鼓舞着我国人民克服战争中的种种艰难困苦,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去战胜强大的敌人。而这种英雄主义在文艺中的表现,更使这时期的中国文艺获得前所未有的鼓舞力量。我国反法西斯战争文艺塑造的英雄人物的形象,大大丰富了我国文艺的英雄画廊,可以说不仅激励了当代的读者和观众,而且还将激励一代又一代读者和观众,成为他们心目中爱国主义的象征,成为他们心目中鲜明而光辉的旗帜。

编辑:玄燕凤

01 02 03

关键词:张炯 反法西斯战争 文艺 文学作品 精神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