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策论 策论

深化社保改革 提高保障水平

2015年08月28日 10:10 | 作者:张连起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社保乃民生之安。建构一套确保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障可持续性的社保体制机制,是推进中国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中国的社保制度在过去几十年间,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比如配合国企改革,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等。但问题同样峻切,一方面,中国社保基金流动性问题比较严重。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简单型”统账结合体制,使融资和给付通路不畅,造成了社保收支失衡。其中,账户巨额累积资金让财政补贴“杯水车薪”,当期统筹支付公式设置不科学,也造成“开源无力,节流无方”的状态。

  “惟其艰难,方知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中国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鼎力疾呼社保改革创新,奋力夯实社会民生基础。

  划拨国有资产补充社保基金,还惠于民。社会保险作为社保体制机制的重要基石,其属性是保险,而非公共财政。1997年以前社会养老制度没有建立,企业职工没有缴纳社保,客观上形成了社保缺口,也“节余”了巨额国有资产,只有通过划拨国资充实社保,才有条件进一步深化改革。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金收紧、债务刚性是摆在划拨国资前的重要现实。不少国企利润下滑、产能过剩,如何保障以优质国资充实社保,需精准拿捏划拨手法。目前,国有股划转社保基金的方式已在试点,表面上看,此举增加了社保基金账户资产总额,但当企业面临资不抵债、破产清算时,社保基金将承担巨大风险。而提高国企净利润上缴比例补充社保,因其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以及更低的风险,理应成为改革的理性选择。国企红利上缴水平,要跟企业竞争能力挂钩,在确保连续性的前提下,可将国企上缴红利占利润的比例逐步提升到20%、25%。特别是资源垄断型以及烟草类企业,应主动积极作为,还惠于民。实质上,用国企净利润弥补全民社保基金,是全民国有资产变现和分红的过程,是全体人民分享国企改革成果的必然要求。这是国企体现社会价值的关键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阶段中央企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机会之窗”。

  坚持精算平衡,完善社保基金精算工作制度。精算平衡要求个人的社保缴费与权益达到平衡,内涵是“多缴多得”,目的是减少再分配因素,实现精算中性。精算平衡的制度安排从纸面落实到地面,需要考虑每期个人缴费多少、承担多少、政府资助多少,以及随着人口年龄增长及死亡率的变化,社保基金应对储蓄及投资基金贴现多少等问题。要真正落实精算工作,发挥精算平衡效益,一是应明确社保精算的工作内容、职责、程序和质量要求。各级政府必须重视精算工作,尊重定量分析结果,积极采纳以定量分析为基础提出的政策建议。每一级社会保险决策部门和经办机构应配置社保精算师,每年对各统筹地区制度运行进行精算分析,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定期适度调整相关政策。二是应编制社保年度精算分析报告,交各级人大常委会审议。不同地区统筹社保,可根据本地实际,择重点项目作定量分析,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分析水平、扩大应用范围、加强精算对决策的指导意义。同时,分别精算分析积累和现收现付的社保制度,着力研究制度的参保、缴费、受益人口规模和结构,以及基金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深挖影响收支平衡和基金结余的因素。三是加快培养社会保险精算人才,增加精算与风险管理新专业,建立社会保险精算师资格证书制度。

  制定参数调整方案,健全社保自我平衡机制。短期来看,依靠大规模转移支付和社保覆盖面逐年扩大带来的基金增量,可以让养老保险拥有较强的当期支付能力。但就长远而言,中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仅15年,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退休年龄平均比发达国家早10多年,而寿命预期仅小2-4年,制度参数背后潜藏的隐患必须通过制定社保参数调整方案,来遏制财务风险,以保障社保的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增长、财政收入面临增速换挡,各级财政对养老保险的转移支付将更多考虑效益、讲求预决算规则。因此,在人口老龄化面前,需要研究调整赡养率这一关键参数指标,在退休年龄与人口寿命预期变化之间楔入一个固定的联系机制,建构一套能有力平滑财务风险的社保自我平衡机制。

  进一步完善投资管理体制,促进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社保基金的增值保值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首先,应进一步厘清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与社保制度间关系,以法律形式确定好理事会的融资渠道,鼓励研究探索更优化的投资策略;其次,明确社保基金的投资保值政策,完善其委托代理制度,实现省级统一集中投资的基本目标;第三,在实现省级统筹基金的归集、管理和投资渠道的基础之上,积极探索省级发行特种社保债券和中央政府特种债券的试点等规范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增值保值规则。尽快盘活“沉睡”的社保资金,从资产式社保基金逐步向主权式社保基金转变,用市场化手段倒逼投资主体有序合理投资,规避金融潜在风险。

  接驳社会资本,激活老龄产业基础设施投资热潮。对于“未富先老”的中国而言,“老有所养”是政府迫切需要直面和兑现的承诺,但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公共财政上,不仅欠缺公平,还会带来公共财政的不可持续和国家治理危机。是故,接驳社会资本,激活老龄产业投资,让市场充分检验养老产业基础设施投资前景,是精准发力公共财政与市场资本在社保改革上“双平衡”。老龄产业方兴未艾,除了诸如旅游等休闲娱乐产品以及保健产品和服务外,还包括老龄教育,即为老年人延长工作时间提供技能和心理方面的培训;无缝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囊括了健康状况分析、病人信息和诊断的电子管理、自助工具、上门的移动健康服务等;终生金融服务,如资产释出产品、采用生物识别技术的自动提款机等;满足老年人生理需求的各种消费品等。针对此类“朝阳”项目,可率先运用PPP(公司合作模式),以项目和国企作杠杆,撬动民资入市的积极性,实现多方合作,多赢共赢。

  社保经办机构行政人员成本列入社保基金,扩容社保队伍。当前,我国15万社保经办机构的行政成本仍由各级财政负责,这极大限制了经办队伍规模的扩大。面对社保险种快速增加、覆盖人口的成倍递增、参保人次不断翻番的现状,将社保经办机构行政人员成本列入社保基金,既可突破行政编制和资金费用来源的限制,也可根据经办人员负荷比的测算,解决人员缺乏问题。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内部控制委员会委员)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深化社保改革 社保制度 社保保障水平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