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教育人要做方案的提供者”

——对话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

2015年09月02日 13:44 | 作者:修菁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编者按:

  今年暑期,北京四中的3000名学生家长收到一份学校留给自己的“暑假作业”——总结自己家的家训、家规、家风。校长刘长铭表示,设计这样一份作业,是想让家长从日常养育孩子的繁杂流程中抽离出来,理性思考自己教育观的内核,进而引发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在8月26日召开的全国政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言献策常委会上,刘长铭带上主题为《家校社会合力,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发言。会议间歇,记者对其做了专访。

 

P200903061548411755725168

刘长铭

 

  “这几年我做家庭教育推广工作最深的感触是,孩子身上的所有问题都能从家长身上找到影子。”谈到给家长设计这份特殊“暑假作业”的初衷,校长刘长铭表示,希望家长借此能从日常养育孩子的繁杂流程中抽离出来,理性思考自己教育观的内核,进而引发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比起各界对独生子女一代、90后、00后缺乏责任感、不懂得珍惜等的一味抱怨、怪罪,刘长铭希望并要求自己扮演的是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在学生、老师、社会角色中,他也希望自己是正能量的输出者。

 

  “现在社会大环境,包括教育界,有一种不太好的心态,出事了,遇到问题,总是想着先撇清自己的责任,或者一味抱怨某一方的责任,我崇尚并希望能推动、引领的一种心态是,遇事能抱着主动承担和反思的心态,这样做,并不是让自己背上承担责任的沉重十字架,而是在改进工作和思维方式中,让小环境、大环境,朝着我们愿想的方向近一步。”

 

  在学校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刘长铭抱着同样的理念:“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始于家庭。可是回望中国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家庭教育传统,是断代的。也就是说,孩子的爷爷奶奶们都没见过自己的家谱家训,在今天的中国,至少有三四代人没受过传统的家风家训的浸染了,我们一味地倡导构建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文化,会让这代家长们手足无措,只有家校联手,帮助家庭学习构建家庭文化的方法,才能真正让这项工作落地、生根发芽、显现成效。”

 

C20150902004-zx11

  引导家风建设已经开始被教育界关注。日前,北京市海淀区中科启元学校启元班传来琅琅的诵读声,一场传承家风正能量的家风故事汇主题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 记者贾宁 摄

 

  家风重在浸润,疾风骤雨般的提炼不是目的

 

  记者:最初受到什么触动,让您决定从这个暑期起,在全校发起“重立家训、重定家规、重建家族文化”活动?

 

  刘长铭:今年6月份,北京市西城区教委联合几家中央级媒体召开了一次家风主题的论坛,让我去发言,这促使我将这几年对家庭教育的思考梳理出来。在这次论坛上,我曾发出倡议,全社会每一位家长和每一个家庭为了对家庭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对祖国的未来负责,从现在起,要重立家训,重定家规,重建家族文化,重塑优良家风,传承优秀的家族传统。在此前,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为家庭教育找一个具体抓手,通过这一抓手,让家庭成员共同思考自己家的教育观内核是什么,这一问题,许多家庭其实从来没有认真去想过。在2012年,我们也曾给学生家长布置了一份寒假作业:以文字的方式,讲述自家的家庭教育故事。开始我们从收集上来的教育故事中遴选了150篇,结集出版,发给了每个学生家庭。在家长中也引起了很好的反响,有家长向学校表示感谢,这样的记录方式让他第一次去理性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对孩子的期许。

 

  所以这次会后,我就想,这个暑期我再运用这种方式,通过让家长由感性的做法到理性地总结、概括自己家的家规家训,来引领家长重视家庭教育。作业布置下去,也有一些家长反映,不知道怎么做。

 

  这正反映了当下中国的一个现实,现在这批学生的爷爷,都没有看到过自家的家风家训,学生家长产生对“新事物”的陌生和无措感可以理解,但是我们想引导他们的是,家庭教育将对家族后代产生的深远影响,不容小觑,现在重视起来为时不晚,因为这关系到家族的延续。我在很多场合都举了美国学者理查德·戴尔曾做过的两个家族的对比研究。一个是马克思·杜克斯家族,另一个是约翰逊·爱德华家族。200多年来,前者大约1200个后裔中鲜有社会有用之才,而后者近1000个后裔中,大学教授、律师、医生、法官、作家、政治家几乎比比皆是。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富不过三代”、“五世而斩”,正是源于这些家庭缺少对优秀家风的积淀和传承。我们告诉家长,不要把所谓家训想得太高大上。家风不是疾风骤雨,而是和风细雨;家风不是电闪雷鸣,而是润物无声。家风就体现在平日里柴米油盐、买菜做饭、聊天打趣、邻里交往的生活琐事之中。

 

  记者:开学后,学校对于收集上来的家风家训,会做怎样的处理?如何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像您说的不是疾风骤雨,而要真正浸润到家庭日常生活中?

 

  刘长铭:我们将遴选出的一些家庭有代表性的家风家训形成故事结集出版发放给全体学生家庭、开办家长讲座和论坛等,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家庭重视这件事。我刚才也提到,这件事情不能疾风骤雨,也不能太过急于心切,当我与学校热衷国学的一些语文、历史学科老师商讨,让他们开办一些面向家长的有关家风家训的讲座时,他们也很有压力,因为这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也是陌生的,虽然他们对梁启超家书、曾国藩家书有了解,但是了解和有亲身感悟毕竟还不同,重要的是能教家长怎么去做。我们希望在讲座中,能结合时代特征,讲些实实在在可操作、务实的东西。比如从古人家规家训的庞大体系中,我们会重点找几个词,为家长深入剖析其内涵和范畴。比如怎么指导孩子花钱、怎么立规矩等等。新学期开学,我还打算开一门《社会问题与辨析》的课,希望通过这门课指导学生正确看待一些社会问题。

 

  记者:您曾提到做一名合格的四中老师要能教“三种人”?

 

  刘长铭:对。在四中新教师迎新会上,我每次都会讲,做一名合格的北京四中教师,要能教三种人:家长,要能面向家长开办讲座;教师,要能向同行开办讲座;还有,就是学生。这几年,我们的教师持续地走进社区开办家庭教育的讲座,我自己也会走进社区,开办这样主题的讲座。我想,作为教育人,不管处在什么时代,应有的态度是,做一名指向教育本真的建设者、推动者,而不是抱怨者。作为四中教师,应有这种责任的担当。

 

点击下方数字或键盘上“←”、“→”键,可翻页阅读。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刘长铭 教育 家风 家训 家庭教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