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清代书画作伪的第三次高潮

2015年09月08日 16:30 | 作者:倪进 | 来源:艺术百家
分享到: 

  古书画的作伪,至清代更是层出不穷。清代的中后期至民国,古书画作伪又出现了新高潮,也就是学者称之的第三次作伪高潮。究其根源:一是商品经济的繁荣,使书画古玩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店铺越来越多,形成了不少的专业经营字画古玩市场,如北京的琉璃厂,上海的城隍庙,天津的艺林阁,南京的夫子庙,以及青岛、武汉、长沙、广州等城市的古玩集市,出现了带有地区性特色的做假,主要有“苏州片”“扬州片”“湖南造(又称长沙货)”“广东造”“北京后门造”等,涌现了一批像薛宣、吴述善、王荤、范廷镇、谭云龙、吴唯、吴小道、祁井西、詹步青、戴礼、陈馥、王小梅、李梅生等作伪高手。二是书画收藏鉴赏家激增,他们把购置字画作为财富储存的一种方式,如梁清标、安岐、宋荣、高士奇、孙承泽、毕沅、毕泷、庞来臣、钱镜塘等。三是巨商富贾为装风雅,也大量争购名人字画。四是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流入中国,一些西方国家和外商对中国古书字画艺术兴趣增长,也抢购名人字画,客观上助长了书画作伪新高潮的到来。

 

 

201109150426416_8055

清代书画作伪的第三次高潮

 

  这一时期的书画伪作,大都以明清时的文人书画为主,“四王”、四僧“、“扬州画派”、“海上画派”一些名家作品,因为深受市民阶层中人的欢迎,伪造者也不少。此时的伪造手段也逐渐高明起来,甚至有用照相锌版制成书画家的印章,加盖在伪作的书画上,令一些涉世未深者大上其当,清代陆时化的《书画说铃》一书对此有较概括的阐述,他写道:“有临摹而妙者,若合符节也;有临摹而拙者,画虎不成也。有自出心裁而工者,机趣发而兴会佳也;有自出心裁而无可取者,作意经营而涉杜撰者。”有些后来成为著名画家的人也参与其事,如张大千早年模仿石涛笔意所作的山水,因为将逃遁技法学得几可乱真,令颇有经验的鉴赏家也难以辨别,这是众所周知的事了。这一时期的书画伪作,至今常常能见到。

 

  清代伪造书画更加专业化。古董商们从小就培养学徒,令其专仿古代名人书画,造就了不少擅仿某家的作伪高手,如清末民初,北京的张明是假款的专家,阎善之是写乾隆假御题的专家。另外,有一些书画家本身功力很高,或曾因特别喜爱而专攻前代某名家艺法技法,因而成为专仿某名家的高手。如前面提及的张大千在民国初年作了不少假石涛、八大山人的画。

 

  清代至民国书画作伪的手法十分完备,形式已十分齐全,几乎包括了我们现今所知的作伪书画的种种方法和手段,如完全造假,部分造假(所谓挖、补、添、割、改、配),等等都十分精到。

 

  在清代,临写的伪本较多,与原作面目很相似,但笔法和细处总有不同。吴修《青霞馆论画绝句》记载:清乾隆年间翟元屏,对着高克恭《春云晓霭图》轴,就临摹了二张极其相似的伪作。石涛《诗画稿》卷(现藏故宫博物院)《虚斋名画录续录》著录的号真迹,《古缘萃录》著录的就是对临的伪本。在清代,仿作已相当多,有的还达到相当水平。清代著名画家龚贤、髡残、原济、朱耷,四王吴恽、扬州八怪、任颐、吴昌硕等人,都有大量仿作存世。作假者较出名的有:谭子猷仿郑板桥,张大千仿原济、朱耷,王荦仿王翚,范廷镇仿恽寿平,韩博文则是制古人印章的专家等。

 

  凭空伪造,不管原本面貌如何,专门伪造历代名人或冷名书画家之作,使之无从对证,难辨真伪,在清代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这类伪作大量流传。

 

  将一些书画真迹,采用改、添、减、折配、割裂等手法,改头换面。一般是将无款画改成有款画,小名家改成大名家,时代晚的改为时代早的。这类做假虽古已有之,但清至民国尤甚,手法更是无奇不有,不胜枚举。

 

  清代一些著名书画家的代笔很多。社会地位较高或名气很大的书画家,困于应酬,就往往请学生、朋友代笔。画家方面,代笔画最多的有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蒋廷锡、董邦达、钱维城、邹一桂、金农、吴昌硕等,书法方面当推乾隆皇帝了,另外王士祯、袁枚、纪昀等社会名流,有不少信札也是请人代写的。

 

编辑:陈佳

关键词:清代 书画作伪 第三次高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