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战争硝烟战争硝烟

遣送东北日俘日侨

2015年09月17日 16:45 | 作者:李修业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队来不及受降,东北的日俘几乎全部被苏军运走了。有一小部分没有被苏军搜捕到的散兵游勇、伤病未愈的官兵和少数后勤人员,因为怕受害人指认出来,也换上便装东逃西避了。为了说明中国是个战胜国,尽管没有俘虏,还是成立了“日侨俘管理处”,实则是个“日侨管理处”。

遣返日侨、日俘的场景。

遣返日侨、日俘的场景。

 

  根据沈阳日侨联络总处1946年的统计,东北各地的日侨约有一百五六十万人以上。日本投降前,先后回国的高级官员家属和富有的日本人,约有十五六万人;投降后,又陆续回去约10万余人。当我接收时,留在东北各地的日侨还有110万人左右。

  日侨的心态

  日本虽然投降,但他们大都没有失败之感。很多人认为,他们既不是被中国人打败,也不是被美、苏打败,投降是他们天皇的权宜之计,是为了避免本土遭到严重破坏,保存国力,早日结束战争,以备将来重显国威。

  根据当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表现有以下几种:

  第一,害怕中国人报复。因为他们在东北和关内罪恶极大,担心受到报复。因此,他们在街头巷尾来往,在各种场所与中国人接触,一反以往那种盛气凌人的骄横态度,而变为处处向中国人弯腰敬礼,百般讨好。有一次我去长春视察工作,火车站上聚集了上千的日侨代表列队欢迎。我下车后,他们简直把头弯得快接触到地面了。我喊了好几次,要他们抬起头来,他们才慢慢地抬起头表示向我致敬。

  一次,长春、四平、抚顺和锦州等地日侨联络处负责人到沈阳管理处来开会,事前我们给他们都安排了座位,几次叫他们坐下,他们都没有坐下,我把话讲完了,问他们的问题也问完了,他们还是毕恭毕敬地站立着。可是散会后,他们离开时,没有注意到我的日语秘书甘纯义夹在中间,他们当中竟有人一边走,一边怒气冲冲地说:“我们不久还要回来的,到时再叫你们瞧瞧吧!”

  第二,不服气。这种思想在男性日本人中非常突出。据我处副处长彭克复说,开始回国的几批日本人比较好些,越到后来越原形毕露。他们上船时还带点感谢的表情,可是开船后就面对岸上横眉竖眼,咬牙切齿,扬头举手,怒气冲天,一面瞪着我们的工作人员,一面口里哼着,表示不服气的样子。甚至在最后几只轮船离岸时,许多日本人同声高喊:“我们一定还要回来的,你们等着吧!”

  第三,有些日本人在东北或有房地产,或有工矿产业,或有商店、公司和其他财产。实在不愿回日本,就利用我国留用日侨中有学问、有技术的人员的机会,想方设法要求留用。有一个在沈阳开设啤酒厂的日本人表示,请求我处保留他的产权,他愿意留用。另一个铁道桥梁专家在沈阳有两所漂亮的住宅,他表示,只要保留他的房子和其他财物,他愿永留不走。

  第四,有不少日本人害怕回国后得不到工作,也纷纷要求留用。

  第五,日本妇女,特别是年纪较轻的妇女,投降后争先恐后地嫁给中国男人,不管什么条件,只要年龄相差不多就行。因此,那个时期嫁给中国人的日本妇女很多,比投降前十几年的总和还要多几倍,她们大都不愿回国。

  第六,日本浪人与军人,特别是那些有血债的人,急于早日遣回,以免受惩办。

  一次有关遣送回国的讲话

  我根据当时日本人的各种思想情况,在沈阳召集各地日本人的代表约3000余人,作了一次有关遣送他们回国的讲话。

  主要内容是:中国人近几十年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千言万语也说不尽。但是我们没有采取冤冤相报的办法,而是把你们妥善地遣送回去。这是中华民族的崇高道德和人道主义。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政策,不仅使中国人深受其害,普通的日本人也是一样。你们想一想中国人是怎样对待你们的,再想想你们是怎样对待中国人的,对比对比,你们自己就会觉得过去那样做是不应该的。因此你们回去以后,要以你们亲身经历的惨痛教训教育下一代,坚决反对军国主义的侵略政策,此后与中国人世世代代友好相处。这不仅是中国人的愿望,也是日本人的愿望。如果你们还要像过去那样端着刺刀来,那你们就要好好地想一想,绝不会像现在这样活着回去了。

  我讲完这些话以后,他们大都弯腰低头表示认罪。有一些人痛哭失声,表示惭愧。

  (作者时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外事处处长兼日侨俘管理处主任)

 

  (本版文章均选自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亲历者说———中国抗战编年纪事》,文章刊用时有删节。)

 

 

编辑:曾珂

关键词:遣送东北日俘日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