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为什么中国第一个科学类诺奖选择了她?

2015年10月08日 08:36 | 作者:张连起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1971年10月4日,一双眼睛紧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这双眼睛,就是屠呦呦的眼睛。她的名字,从“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萃取得来。她发现的青蒿素,是中医药知识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典范,是中医药为世界医药所贡献的最好礼物。

  屠呦呦44年念念不忘的,是东晋人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段话,她还会反复念下去。

  为什么历史选择了她?

  第一,“523项目”始于1967年,开始屠呦呦并没有参与进来,但从1971年在广东开会的会议记录可以看出,相关研究一直没有取得太大进展。屠呦呦加入进来后,于1972年南京召开的会议上首次提到青蒿素可有效杀疟原虫。是她,把青蒿素带到项目里来。

  第二,在1972年的会议上,屠呦呦报告当时青蒿提取物效果不稳定,而葛洪的著作让她灵光一闪。她想到常用煎熬和高温提取的方法可能破坏了青蒿有效成分,所以便由用沸点78摄氏度的乙醇提取改为用沸点35摄氏度的乙醚提取。

  第三,1972年8月,屠呦呦带领一个团队到海南做临床试验,她和几个同事首先在自己身上试药,证明了没有毒性。她们总共做了30例,基本都有效。她是第一个做临床试验的人。

  第四,国内其他机构的提取方法是根据屠呦呦提供的材料改进的。屠呦呦参与了研究青蒿素的化学结构。

  第五,她还是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的发明人。青蒿素是脂溶性药物,而双氢青蒿素提高了水溶性。

  就在屠呦呦任组长的中国“523项目”开展的同时,美国也在进行新抗疟药物的研究,筛选了20多万种药物,但效果不佳。而屠呦呦根植于数千年积淀的中医药,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能给科学家带来新的启发。

  任何的科学创新看似机缘,其实来自非凡的洞察力、视野和顽强信念。为确保用药安全,屠呦呦带头试服,不怕染上中毒性肝炎;为取得第一手临床资料,她在海南疟区奔走于高温酷暑之下,喂患者服药。这背后的大爱与医者仁心,不免让今天的人们追问:是什么支撑她如此付出?

  屠呦呦的获奖最伟大之处在于44年的默默无闻。科学研究在意的不是学术光环、海外经历、职位头衔等外在光鲜,而是求实、奉献、执着、钻研精神!这种内心安静的力量、淡泊名利的境界和追求真理的勇气,就是屠呦呦品格的独特配方。这一配方,相信会成为科学界主流价值追求。让更多的科学家有信心秉持科学本真精神,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毋庸讳言,在多数中国人内心深处,有一个挥之不去的诺奖情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获得诺贝尔奖将成为常态,而非个案。理由有三:第一,我国的基础研究已经与世界接近并全面接轨,诚所谓厚积薄发,中国科学家有条件有能力拿更多的诺奖;第二,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中国科学家从不缺少才华。仅就这几十年来的科研硕果,比如“两弹一星”、多复变函数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成就,高温超导、中微子物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纳米科技、干细胞研究、人类基因组测序等就足以让人信心百倍;第三,国家早就意识到“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体现在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科学家的地位不断提高,制度安排不断完善等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是时代赋予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屠呦呦的获奖,必将激发自信自省的正能量,从严从实,砥砺前行。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内部控制委员会委员、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屠呦呦 诺贝尔 疟疾 习近平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