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双语班”的历史课

2015年10月16日 08:26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2010年8月,刚刚在北京师范大学完成本科学业的我报名参加了“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市支教,工作单位在库尔勒市第四中学。

  新来乍到,无论是辽阔的巴音布鲁克草原、美丽的孔雀河,甚至是库尔勒市政大楼楼道里的“每日一句学维语”牌子都让我兴奋不已。在库尔勒四中,一开始我被临时安排在教务处工作,主要负责给高三毕业生转发录取通知书。当时四中校舍抗震加固工程还没完工,教务处挤在一个小房间里办公,每天大部分时间被学生和家长挤满:领录取通知书的、报复读班的、报到的、转学的、找错门的……工作有些繁琐,有点枯燥,于是无比期待离开这个狭小的空间走上讲台去。每当路过教室,听见里面传出老师讲课和齐声读书的声音,心里都痒痒的。

  刚开始得知我要教高一年级“双语班”(用维吾尔语和汉语双语教学的班级)的历史课时,我是有些紧张的。班上的30名学生全都是维吾尔族,他们会不会抗拒我这个比他们大不了多少的湘妹子老师?我会和他们度过怎样的一段时光?

  第一次走进双语班的教室,学生们的热情超出我的所有想象———他们送给我的见面礼是雷鸣般的欢呼和掌声。“是因为一个年轻老师的笑脸和问候吗?”我想,不管怎么样,善意和真诚总不会错。

  第一堂课,照例是探讨“历史是什么”。进行到“说一说你喜欢的历史人物”这个环节,我是真有些担心,因为实在是不知道这些维吾尔族少年对待历史是什么看法,万一他们说出来什么偏激的言论,我又如何应对和引导呢?不容我忐忑,一个男孩举手了,他说自己最崇拜的人物是秦始皇,因为觉得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丰功伟绩很了不起。我表扬了他主动发言的勇气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问他叫什么名字。“我叫艾力。”他的笑容中透出了些许得意。有了艾力开头,学生们的发言渐渐积极起来,我也渐渐进入角色。兴奋与专注中,一堂课很快就过去了。

  后来,在我教双语班的日子里,只要课堂秩序能保证,我不要求他们上课时乖乖地坐在排列好的座位上。于是,许多本来坐后排的学生会搬椅子坐到前排过道里来。我发现艾力每次都是坐得离我最近,听课最认真的那一个。在维吾尔族少年们专心致志眼神的围绕中,我每每收获了最有成就感的45分钟,在双语班教室中的时光成了我支教生涯中最愉快的记忆。

  艾力是一个喜欢历史课的男生,爱提问、爱开玩笑,有些俏皮。这样的大男孩儿在每一个班级都存在。许多次我回办公室的路上,都伴随着艾力追问的各种历史问题。而当我在校园里碰到他,直接叫出他的名字打招呼,他表情夸张而顽皮地表达着他的惊喜:“老师,你确定你没有记错我的名字?”

  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因为学校人事安排变动,我不再教双语班了,也就不能给喜欢历史课的艾力上课了。有一次在学校的楼道里遇到艾力,他开心地给了我一个哥们儿的拥抱,还说:“老师,你要经常回来看我们!”

  笑着与艾力道过别,我恍然想起,这就是我原先有所顾虑的双语班呀!看来不管是维吾尔族还是汉族,16岁孩子的活力和真挚是一样的!他们都渴望被肯定,渴望充实和表达自己。老师要做的都是一个领路人,带着他们探索知识、学会思考,给予他们应有的肯定和鼓励。从这一点上来看,民族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又怎么会是不可跨越的鸿沟呢?

  (蒋皎舸,湖南衡阳人,现为厦门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教师)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双语班” 历史课 支教 新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