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一点一评一点一评

会心读书会第七讲 李燕:写意艺术是中国传统

2015年11月10日 09:46 | 作者:付裕 陈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咱们中华民族有一个传统,以欣赏意象为上,咱平常看到的一切形象,全都是表象,在哲学里是具象。”写意在整个中华审美中是核心的东西,只要涉及形象的艺术,不管是绘画还是书法、戏曲、曲艺,包括文学里的形象描述,都跟意象这个概念有关。日前,中央文史馆馆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大师李苦禅之子李燕先生在“会心读书会”上为读者讲述中华写意艺术。


IMG_0050_副本

李燕先生为读者朋友生动讲解

IMG_0279_副本

中央文史馆馆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大师李苦禅之子李燕先生


中国人最欣赏的是意象,最早的字画不分是象形文字和图腾。“咱的文字基础是象形,以此为基础,产生会意、指示、假借等等,里面只要出现形象,全是意象,最典型的是看见的‘见’。”


眼耳鼻舌身叫五识,这五识之内全是形而下,即具象,形而下者为器,看得见,摸得着,有分量和质量感。“意”是心之音,用抽象表述,抽象表述能形成理,这个道理放之四海皆可用。10月31日,由会心阁和人民政协网联合主办,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协办的“会心读书会”第七讲顺利举办,李燕先生和读者分享他对写意艺术的理解。


写意艺术是情感的艺术


中国人习惯带着感情来欣赏,对于竹子,你看到的是客观存在的竹子,所谓客观存在的竹子是指植物学研究的那个竹子,它没有感情色彩。但是,带着感情色彩就不一样了。


“斑竹一枝千滴泪”。看到斑竹,就想起当年娥皇女英找舜帝没找着,伤心流的眼泪,下雨往下垂,下面再有芭蕉叶,滴答滴答,你会觉得它在垂泪。你带着感情看,就会不一样。这是与科学不同的。


IMG_0262_副本

观看介绍李燕先生生平的视频


“风花雪月”这四个题,永远做不完,为什么?因人而异,因心境不同而异,因时代不同而异。“光说月亮吧,如果按照科学家的解释,月亮上没有嫦娥、吴刚和桂花酒,这多没劲啊。”李燕谈到情感因素在写意艺术中影响很大,“我们讲究缘物寄情,你跟物有缘分,然后寄托你的情感,这月亮就千变万化了。”


“苏东坡一辈子人很直率,写文章豪气的很。但在官场来讲,很郁闷。”李燕描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苏东坡时说到,“在这过程中间,他经常思念自己的弟弟,可那时候不像现在有手机。尤其是月亮圆的时候,意味着团圆,可是做不到,老失眠,失眠到一定程度就恢复理智了,恢复理智之后,苏东坡又感谢这月亮,好歹还有月亮当中介,给我们传递信息。”苏轼在看月亮的时候,他的兄弟和家里人都在看月亮,这个月亮代表团圆之意。


IMG_0269_副本

观看介绍李燕先生生平的视频


但是换一个场合,换一种心情,就不一样了,比如,在李白《月下独酌》中。


李白有北国民族的那种豪气,他写诗和杜甫不一样,有仙气。他看月亮和别人又不一样,“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要说起物质生活,并不高,在有意境的诗里,物质生活都不太好,你看,就一壶酒,连酒菜都没有,还没桌,喝酒一个人,喝的还是闷酒,没人,很寂寞。“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好热闹,月亮在那,我要请它一块喝。“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你看这多热闹,他唱歌的同时,还是要有动作的,非常潇洒。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觉得月亮是跟着自己的,当小朋友看着月亮问妈妈,“月亮公公为什么跟着我走啊”,这时,就涉及儿童教育的问题。


有点美育教育的妈妈会说,“月亮公公特别喜欢你,所以你走到哪,他就照到哪。”那孩子听了后会非常高兴。但如果回答,“根据勾股弦的定理,我们行走的这段距离非常短,可以忽略不计,你感觉上是跟着你,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跟着你。这话合理,但不合情,光合理不合情,这不是艺术。”李燕说:“艺术重的是‘情’。”美存在于主观之中,没有人类之前没有美,没有心的感觉是没有美的。其是感性的东西,感情不同,形象就会变化。


变形是一种很高的美


变形是一种很高的美,但走调和变调是两回事,写意画里的变形是出于感情。有人质疑白石老人的虾,认为虾分明是六节,他怎么画五节。


“知道虾六节不算聪明,白石老人早年练造型画的虾绝对是六节,后来根据美的需要画成了五节,因为基数容易美,偶数不容易美。”李燕解释白石老人的虾由六节变成五节时说到,“虾弹性大,虾和鱼不一样,虾没有刺和鳍,虾平常状态下,小腿慢着走,眼睛长出来能看后头,一发现后头有敌情了,身体一蜷,‘噔噔噔’地往前走。白石老人非常强调虾的动态,遂改成了五节,这是艺术。”


IMG_0331_副本

李燕先生为读者朋友签名


虾不像蝴蝶那么招人喜欢,但齐白石将虾变成了主体。他画的虾是河虾,个小,后来齐白石将对虾和河虾杂交,变成白石老人的虾,这是一种艺术的杂交,创造了齐白石的意象虾。它成为典型的虾,带有一种不自觉的垄断性。艺术成功与否的批判标准在于时间和观众,大家都认为这虾是美的,齐白石的虾成为了一种典型。同样成为典型的还有徐悲鸿的奔马,黄胄的毛驴和李苦禅的鹰。


白石老人一生虚心和刻苦。“由于小时候经常吃芋头,白石老人常画芋头,他对芋头十分有感情,直到老年都希望别人能从老家带些芋头。”李燕讲述齐白石一些十分具有个人生活记忆的绘画题材,“他画的笋是小时候挖的冬笋,因为小时候亲自挖过,所以画了锄头,底下几颗笋,竹笋画完之后用粗赭石甩几笔,带着泥出来,感觉有一种泥土的芳香。”


“中国传统的东西样样都讲个基本功,不能玩飘的,写意画看起来是手在画,但它实际上全身是一个劲,内外相和,上下相随。”李燕认为写意是一体的,“白石老人到老年,九十多岁了,画画都是站着的,这是一种精气神。”最高等的大写意山水画是没有颜色的,但为了雅俗共赏,齐白石发明了红花绿叶派。


不同艺术形式中的写意


“言无文不行”,言论没有了文采是不行的。袁世海所塑造的曹操白脸形象获得了广大观众的承认,大家认为这就是三国演义里的曹操,他达到了一个艺术的“垄断”。


京剧的服装和现实是拉开距离的,但把生活中的一些动作规范化、程式化,纳入这个人的性格,群众对于你的表演就承认了。京剧里面的造型夸张和艺术化,基本造型是上宽下窄。


道具一夸张,表演也夸张。带铁丝的胡须在京剧里是一大发明,它留有余地,关公有一个典型的姿势,灯下看春秋,可以任意缩短和延长时空。写意艺术特别照顾观众的心理,一般都靠观众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弥补。白石老人画虾不画水,不会让人认为虾是在白醋里面游。


IMG_0163_副本

会心读书会读者朋友们合影


写意的“写”是手段过程,这个过程本身也要美,要有书法艺术的这个过程美。苦禅老人常讲,“中国写意画是写出来的意象,西方绘画是画出来的表象。”白石老人笔笔都是写出来的,不是描出来的。中国写意要求是写出来的,你能感觉出他画画的痕迹和过程。


过程是时间概念,绘画是空间艺术,把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融合在一起,全世界中国第一。中国的书法,尤其是草书这种写意艺术,它不自觉地将你引导进他的创作过程中,笔飞墨喷,这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而不是线性思维。


“咱们家就三样家学,一治学是基础,二当教书匠,三画画。以前的院长都亲自教学,亲临一线,天天上课。”曲艺一般不纳入国学和传统文化讲座,李燕把曲艺艺术带到了会心读书会。师父一辈辈口传心授下来,靠的是死记硬背,但这个也得有悟性,悟不好,连背都背不下来,他们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反而记得扎扎实实,口传心授这种无字文化现在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付裕 陈佳)


相关链接

会心读书会第六讲 杨天石从蒋介石日记中发掘历史真相

会心读书会第五讲 舒乙:老舍的时代命运

会心读书会第四讲 解读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

会心读书会第三讲 瓦尔登湖随想

会心读书会第二讲 乐黛云先生漫谈《浮生六记》

会心读书会正式启动 乐黛云先生首谈“春日读书之乐”

编辑:陈佳

关键词:李燕 写意艺术 中国传统 会心读书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