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委员解读十三五规划建议:在环保和生存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2015年11月11日 20:16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姜耀东: 

  在环保和生存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文/本报记者 王硕

  “在五年规划中有一篇专门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规划,这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十二个规划中是从来没有过的,说明了党中央把生态环保放在了空前的高度。”谈到对《建议》最为深刻的印象时,姜耀东表示。

  作为十八大后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议》重点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并且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六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通过“十三五”规划,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具体化、规则化、操作化。

  “有了‘十三五’规划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的提出,很显然未来的‘十四五’、‘十五五’规划中必然还会有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篇章。”姜耀东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说十八大吹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集结号,‘十三五’规划则是吹响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沖锋号。可以肯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引领着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或者说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

  面对目前的形式,姜耀东认为,“十三五”期间,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迫切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观念问题。“要让我们的每一位公民把生态文明作为行为准则和主张信仰,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遍百姓,每个人都能从灵魂深处重视生态环境意识,让环保意识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姜耀东指出,生态文明教育是当务之急。

  他解释说,文明的基础在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同时生态文明教育要依靠生态文明教育制度来促进。“由于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实施与发展。因此未来需要发挥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终端、微博、微信等技术和手段,进行全方位的生态环境教育,让所有公民都能得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从而保障生态文明教育的全面推进。”   

  其次“十三五”期间,要关注如何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问题,即我们的经济发展如何转型升级的问题。

  姜耀东指出,要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实现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就要求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因此经济发展仍是第一要务。其中开发西部是关键。但目前西部大部分地方是未开发的、欠发达的绿水青山地区,因此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就至关重要。

  “要在开发西部的过程中避免走破坏环境的老路,避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发展方式,通过西部的能源、资源优势,通过财政税收政策措施,以服务化、信息化、融合化、生态化为方向,在西部开发中促进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低成本竞争向质量效益竞争、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

  此外,姜耀东认为,“十三五”期间一个重要问题是“用智慧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议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关系”。

  他指出,中国民族复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矛盾,必须用智慧解决,必须在环保和生存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比如在解决煤炭污染环境问题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我国能源安全和煤炭行业近六百万职工的生活稳定问题。这意味着发展不仅要讲速度讲效益,更需要在增长与保护、局部与整体、当前和长远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十三五 环保 生态文明建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