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成人为何与孩子渐行渐远?

——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

2015年11月18日 09:12 | 作者:修菁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边玉芳

边玉芳


今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带领团队,对国内三个城市“家长和教师是否读懂孩子”展开调查。


调查结果虽在边玉芳意料之中,但一些选项的调查结果还是令边玉芳忧思。


比如在对学校的调查中,“教师是否知道学生情绪变化的原因”一项,有71.4%的教师认为自己比较了解学生情绪变化的原因,而学生认为教师比较了解自己情绪变化原因的比值只有37.2%;在“教师是否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调查中,有88.1%的教师认为自己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而认为教师了解自己想法的学生只占63.5%。


在对家庭的调查中,父母认为“自己了解孩子”与孩子认为“父母了解自己”的比率依然相差悬殊。比如在“父母是否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的调查中,有81.4%的家长认为自己比较了解孩子的想法,但只有67%的孩子认为父母比较了解自己。同时,父母与孩子两者看法的差异随着孩子年龄的升高、年级的增高而越来越大。


为何国家、学校以及家庭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越来越关注,而青少年并不认可成年人的付出和关爱,同时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状况仍然堪忧?


在刚刚过去的两周,边玉芳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主办的“首届木铎心声心理健康教育高峰论坛”以及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主办的“第八届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面向不同的群体———中小学心理教师和家长,发出同样的呼吁:读懂孩子,才是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的起点。


读懂孩子的要素是:研究孩子、了解孩子、理解孩子


教育周刊:从专业的角度看,为何会出现调查中呈现的结果:教师、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孩子并不领情,或者说,孩子认为家长、老师并不完全懂他们?


边玉芳:我想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关注依然不够全面,还是会更关注学习成绩等方面。例如从我们的调查结果看,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情绪情感、兴趣爱好、同伴交往的关注远远排在了身体健康、学习成绩、思想品德之后。二是父母和老师往往更看重孩子的行为表现,并没有深入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内在感受和心理机制。在学校和家里,孩子的想法、情绪,并没有得到家长和教师很好地了解和尊重。家长和教师有时是一厢情愿、自以为是地想问题,与孩子的实际感受相差较大。没有倾听孩子真实的声音,也不理解孩子成长的过程和特点,这些构成“读懂”必要的心理因素都没有实现,成人与孩子亲密感疏离,是自然的事情。


教育周刊:从这一点,是否也给出这些年频发的“好孩子自杀”事件以缘由:孩子认为无法和大人沟通,因为大人不懂他们?


边玉芳: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理解,所以我在不同的场合,都要提让孩子心理健康,应该从读懂孩子开始。我们的家长、老师一定要相信,找到合适的入口,一定能和孩子对上话。我们对网瘾孩子的样本追踪分析也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有许多孩子正因为无法从父母等身边的人身上获得理解感,内心的情感难以排除,所以只好从网络世界去排解内心的情感和孤寂。你刚刚提及的“好孩子自杀”事件,所谓的“好学生”一般是指听话或成绩好的孩子,他们总是很让老师和家长“省心”,所以他们的情绪、情感和内心感受也更容易被忽视。这些事件的频繁发生,都提醒我们的家长和学校要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让孩子懂得有不好的情绪,要学会求助。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找到排解的方法,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此外,学校和家庭还要引导孩子悦纳自己的情绪,让孩子认识到我们每种情绪的存在都是合理的,不能用单纯的“好”或“坏”来评判自己的情绪。有了情绪,正确的处理方式不是逃避,而是面对。


师生及亲子关系状况对青少年性格形成有直接关联


教育周刊:除了您刚才谈到的要重视培养青少年掌控、调试情绪的能力,我发现您特别强调“关系”的重要性,这是为什么?对于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您有哪些建议?


边玉芳: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作用。如我的团队所做的一个大样本研究就发现,家庭中良好的亲子关系每提升10%,孩子的学习成绩、认知能力、学校归属感等都会相应提高,而网络成瘾这样由心理导致的行为问题却会下降。同样在学校,好的师生关系也可以减少儿童的危险行为的发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良好品行。


对于如何构建积极的师生、亲子关系,我认为还是要读懂孩子,要研究孩子、了解孩子、理解孩子。


谈到这儿,我对中国老师,尤其是家长的建议是:我们一定不要把孩子作为我们的成绩单,我们要将孩子视作一个独特的个体,减少对他们的过度控制。从心理学视角看,如果一个人被过度控制,一味被要求服从他人的安排、变成他人期望的样子,那么这个个体往往畏惧改变,遇到挫折时容易逃避问题、丧失目标和信心,而且会削弱其自立与自律能力。有时,他们会有很多的“我应该”而不是“我要”,如果这些“我应该”他都做不到,就会导致这个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教育周刊:您刚才提到家庭关系对青少年性格特征形成的直接关联。最近几年很受关注的校园欺凌事件,是否也可以从这点上找到归因。尤其对于独生子女家庭,很多时候家长会显得很纠结,自己的孩子欺负其他小伙伴本不是他们情愿的,但自己的孩子被欺负,又很不甘愿,前前后后都找不到有效的引导策略。从专业视角,您可以给他们一些建议吗?


边玉芳:校园欺凌事件确实需要关注。今年以来,我国各种校园欺凌事件频频见之于媒体,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据我的团队对这一现象的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见之于媒体的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已经有40余起,其中70%左右发生在初中生中间。我们不仅要对欺负别人的人(欺负者)和被别人欺负的人(受欺负者)进行干预,我们更要预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这就要读懂孩子:为什么初中生是欺凌事件的高发人群?什么样的人会成为欺负者或受欺负者?他们有什么人格特征?欺负者、受欺负者在其成长经历中可能遭遇过什么样的事件?欺负者、受欺负者有可能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里长大?欺负者、受欺负者可能的同伴关系是怎样的?什么样的学校环境会造就欺负者、受欺负者……从家庭对孩子影响的角度,欺负者一般来说可能生长在对外部环境相对充满敌意的家庭,比如遇到事情,这些家庭的家长总是把事件的归因倾向于负面,而不是抱着友好的态度想着怎么解决,比如这些家庭的家长性格也多是暴躁型,连带的孩子也会遇事不够冷静,总是想着以暴制暴;而总是受到欺负的孩子,我们发现这些孩子多生长在高控制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这些孩子性格相对懦弱、胆小、缺乏自信,遇到事情也没有胆量去找到解决的办法。在这类事件中,还有一类特别需要关注的群体,我们叫做“欺负者—受欺负者”,他们有时是欺负者,有时又是受欺负者,他们有的是从欺负者变成“受欺负者”的,有的又是从受欺负者变成“欺负者”的,这些孩子的发展更加令人担忧。所以,发生校园欺凌之类这样的问题,学校和家庭应对的方案,一是干预,二是预防。我们首先要对其行为背后的成因进行分析,再给予不同的解决方案。让孩子健康成长,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努力,这就需要将读懂孩子作为起点。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服务问题孩子,还要基于提升所有孩子的心理潜能


教育周刊:我们注意到,您最近就国内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发表了这样一个观点: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者还是研究者,现在都将太多的关注点放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方面,而忽视了对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关注和研究。


边玉芳:就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我的一个观点是,我们作为专业工作者存在的价值,是要能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为他的一生储备心理能量。我们不仅要对一些已经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进行干预和帮助,更要让所有的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发挥他们的心理潜能,为他们一生的幸福奠基。这也与国际心理学所倡导的“积极心理学”一致。如果孩子在生命的早期,在他们成人之前,就有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如有自信乐观、有心理弹性等,就如同为他们建立了终生的保护伞,也为他们提供了未来生活的动力源。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良好的心理品质与个人一生的健康、幸福甚至经济收入都会有正相关。


教育周刊:谈到心理健康的话题,其实学校、家庭近些年重视程度比此前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现在中小学都有了专职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室,高校也建有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对于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您有哪些建议?


边玉芳:我要特别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教师一个人的事,是需要学校所有老师和家长全员努力的。孩子的心理需要每一个与孩子相关的人细心呵护,如果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当成靠心理老师一个人就行了,这样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一定不会好。当然这里我也要和我们的心理老师说几句。我认为虽然我们心理教师队伍的水平还存在参差不齐,但是想干事、干好事的教师特别多,就像我们这次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论坛,虽然放在周末,但是许多教师放弃陪伴孩子、家庭,从各地赶来听会,学习的热情和动力特别高。如何能通过我们的工作,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我想心理教育工作者要达成这样的共识:提升自己的心理学理论功底和基本的心理辅导能力。现在老师们比较热衷于学习各种技术和方法,但世界上有关心理咨询的技术有400多种(还有人认为有上千种,分类方法不一),我们是学不完的,其实学过几种,我们会发现,这些咨询技术背后的道理和对咨询者的要求是相通的。所以我们要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在这里,我还是要强调,老师们要研究孩子、理解孩子,也就是我说的要有读懂孩子的能力,不但自己会,还能指导学校的其他老师和学生家长,这样,我们就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孩子就能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边玉芳 心理健康 成人 孩子 青少年健康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