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晚清风云晚清风云

杨泗洪灵归故里

2015年11月19日 16:16 | 作者:王占军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杨泗洪生于1847年,字锡九,号茂龄,宿迁城彤华街人。他自幼习武,好打抱不平,后弃学从军,曾参加中法马尾海战,在战争中屡立战功,后升为提督,不久任台湾镇总兵官。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杨泗洪和台湾帮办刘永福驻守台南,任黑旗军协统。1895年4月,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并令“台湾大小官员陆续内渡”。此时的杨泗洪任刘永福黑旗军的副帅,拒不执行清廷撤回的命令,并表示“要以旧职保护台湾,必尽职尽责”。各路义军、民军和爱国绅士公推刘永福为军统、杨泗洪为分统,率军抗击日本侵略者。身为副帅的杨泗洪,一面派部队加强海防,一面督战各炮台,指挥陆路部队挥戈北上。不久他又亲自出面团结不同抗日武装,将多股力量收编麾下共同抗日。同时,杨泗洪为确保抗日部队的需用,千方百计筹集粮饷、军械。日军登陆后,大战在即,杨泗洪对部下发表演说道:“谁无父母?谁无妻女?谁无家园?我虽不是台湾人,但是同一中华民族,书同文,行同伦,国已破,家安在?诛台父犹如我父,戮台母犹如我母,辱台女犹如我女,我怎能贪荣贵弃台内渡归乡里?”演讲完毕,遂率部迎敌而上。

一路上,杨泗洪率部勇敢作战,且每战必身先士卒、冲杀在前。因他率领的作战队伍以黑旗为帜,台湾民众称他为“黑虎将军”。他率军多次用大刀、梭镖和少量土炮土枪给入侵日寇以重创,先后擒斩日军军官戈藤文录、武式却等多人。初战获胜,杨泗洪更率军驰骋台湾岛内,先后在安溪、新竹两地大败日军,并给予日军重大杀伤。1895年8月,杨泗洪在收复大莆林后乘胜追击,但在落虹桥追击敌寇的战斗中,不幸被流弹击中。在弥留之际,他怕军心动摇,于是对部下嘱咐道:“此次北上抗日,我中华以数万饥疲之兵,挡日寇数倍虎狼之敌,今陷重围而得出,历苦战而终奋,我今虽死,军中切勿发丧,仍标姓旗如故,棺柩先行,诸军继退,务必退而成军,退而能战,再报刘帅图谋恢复。”当夜,杨泗洪壮烈殉国,时年49岁。

台湾民众得知杨泗洪殉国噩耗后悲痛万分,无不拥途祭吊,挥泪致哀。后杨泗洪之婿陈金华扶柩从台湾返回故里,杨泗洪得以安葬在家乡宿迁城。


编辑:曾珂

关键词:杨泗洪 刘永福 黑旗军 中日甲午战争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