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黄冈市政协常委冯今侯:亲历大别山黄冈精准扶贫

2015年12月07日 09:02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开栏的话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贫困人口在现行标准下全脱贫、贫困县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形成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近年来,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及其成员热情投身脱贫攻坚,为贫困地区发展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从今日起,本报开辟“扶贫日记”专栏,陆续刊发各级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为扶贫工作献智出力的动人故事,以飨读者。


10月26日星期一晴

历经一月有余,走访调查200多户,我的大别山黄冈武穴花桥镇陈其村“精准识别”工作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

按照村“两委”制定的《三年脱贫规划》,结合当前“精准扶贫”工作进度,我们一行5人———市委宣传部朱志勇科长、陈其村支部书记朱志华、九组组长朱舟明和市政务服务中心派驻花桥镇陈其村第一书记周邑兴,开始了对《规划》中提到的“实力陈其、活力陈其、人文陈其、美丽陈其、和谐陈其”现实条件进行实地“踏勘”。

今天的主要任务是探访清代著名状师朱辟虞故里———陈其村李山龙塆,并看望我的扶贫结对户李连枝和朱先望两位老人,搜寻民间“机智”文化,以便后期规划“人文陈其”,发展文化产业,实现旅游脱贫。

朱辟虞,生于乾隆,殁于嘉庆,广济民间机智名人。其人机智善辩,擅写状词,加上刚直的秉性和一颗济世为民的赤子之心,在民间传说中,他就是老百姓的“智囊”。据传,大到上书朝廷,巧用对子,一联救灾民;小到凭借智计,对簿公堂,帮民娶媳妇,凡是老百姓的困难,到了他的手中无不迎刃而解。其“机智”之能,令人叹服;其为民之情,令人景仰!

上午九点多,车至李山龙塆口,我们开始了朱辟虞“墓址”的探寻工作。路上,我们一边谈论着“太白湖的浪,朱辟虞的状”,一边穿林跨沟、绕塘过坎,很快就到了该塆北面山腰处。朱科长介绍,由于年代较久远,大多数本塆人对出生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朱辟虞老状师的记忆较为模糊,其墓址具体位置也就只有村里几个老人知晓,现在的这个墓址是前年经过反复考证后确定的地方。

站在土丘前。静默。缅怀。

“朱辟虞是我的先人,一生心系百姓,为民请命……”朱科长的话打破了良久的平静。

我们的话匣子也渐渐打开。根据之前的设想,我们又对“人文陈其”进行了一番筹划:一是建设“中国机智名人博物馆”。恢复朱辟虞墓,整理生平轶事,以缅怀先人,激励后人。为朱辟虞、肖光际等机智人物塑造蜡像馆,使之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是建设“中国儿童益智主题公园”。弘扬机智文化,借鉴“互联网+三农”的思路,布置各种拓展训练场地,打造一个集“游戏、减压、益智、技培”四位一体的高标准的“智”力中心;三是打造“中国第一智慧村”。发挥名人文化效应,用足用活山水资源。开发命名“智慧山”、“智慧树”、“智慧果”、“聪明湖”,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村庄,真正做到“内外兼修”,彰显人文陈其,带动村民致富。

朱志华书记感慨,真要做到这一步,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就会顺风顺水,老百姓的收入肯定也是水涨船高,摘掉贫困的帽子也就指日可待。

朱志华任村书记之前,一直在外经商,30多岁已积累几千万个人资产。去年,只因心系这方热土,情系陈其百姓,他放弃经商回村任职。上任伊始,看到这片贫瘠的山地只能种些红薯、芝麻、土豆之类的农作物,有的村民甚至撂荒,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朱志华心急如焚。于是他组织起部分村民种植杭白菊,并由公司统一供苗、供肥、收购,预计每亩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目前已经种植杭白菊60多亩,年内可为村民增收18万元。如果能够再在这片土地上做好旅游文章,发展“机智”文化产业,村民的收入更会大幅提高。

“待到山花烂漫时,村民笑在花丛中”……

侃侃而谈,环山而行,不觉间日影西斜。再回过身看着这群山环抱的“李山龙”,望着倒映在一湾湾水塘中的山影,我们仿佛已经见到一座座亭台点缀其间,一幢幢馆阁耸立其上,一群群身影徜徉其中……

看望了扶贫结对户后的回程是愉快而又轻松的。

按照计划,我们明天将探访村里传说中的“七星之地”。会不会再次给我们带来脱贫致富的希望呢?

好期待啊!

编辑:薛鑫

关键词:黄冈市政协 黄冈市政协常委 黄冈市政协常委冯今侯 精准扶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