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众说 众说

“一月只救一鸟”的工作日志给我们有何启示?

2015年12月07日 14:53 |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八项规定一出台,没好处不愿为,怕惹事不敢为”,对此,昆明官渡区出台《科级领导干部日常工作实绩公示制度(试行)》,通过晒工作日志、用工作日志,先后约谈和问责25名干部,调减多个部门编制。该区农林局一家下属单位编制不少、活却不多,“一个月工作就围绕着救一只鸟。”通过编制调整,该局编制从195个被削减到70个。(12月6日《人民日报》)

云南农业局的一个下属机构,一个月下来,所有工作就只为救一只鸟。不是说鸟不该救,只是一个拥有195个编制人员的农林局,一个月的工作任务仅仅是救一只鸟的话就真的是闲的没事可干了。

“一个月工作就围绕着救一只鸟”可能只是一个极端特例,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公众却从来都不陌生。一个月仅有这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工作量,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或许因为太过奇葩,不少网友调侃道:有谁考虑过这只鸟的感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该区林业局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与其编制和人员过多有相当的关系,若是单位编制超过了单位本身的业务量,必然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我不干有人干”的懒政之风盛行,如果此种思想不及时予以纠正,长此以往,很可能“一个月还救不了一只鸟”。

笔者以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与编制设置不科学有关。一些单位编制设置,存在很大随意性,而且设置之后只增不减,丝毫不考虑时移事迁。而另外一些单位,由于时进事进,却面临无人可用的境地。

所以,一个月只救一只鸟这个特例,我们不能只当笑话听。就现实而言,类似这样的情况,并非孤例。面对没活可干、人浮于事,就应该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探索新时期下机关事业单位职能设置、岗位考核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冲破许多年遵循的“进编制就进了保险箱”的顽固思维,真正提高机关单位的效率。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一月只救一鸟” 工作日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