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符合规定”能平息邓亚萍兼职质疑吗?

2015年12月07日 18:12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中国政法大学聘任邓亚萍为该校兼职教授一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关注,一些校友和网友提出质疑。该校民商经济法学院学生徐恒发布致学校党委书记石亚军的公开信,要求公布聘任决策程序。6日,中国政法大学回应称,聘请邓亚萍符合相关规定,邓亚萍的主要工作是支持学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队的建设发展。(12月6日《新京报》)

中国政法大学聘邓亚萍兼职教授遭质疑并不奇怪。先看事件背景,几年前,邓亚萍高调入主即刻搜索却惨遭人生最大滑铁卢,坊间盛传“两年败光20亿”,其体育领域以外的能力也饱受质疑。另一个背景是,长期以来,聘名人做兼职教授是国内高校较为普遍的做法,“体而优则仕”也非个别现象,但争议从未停止。此外,“赢家通吃”的马太效应也不断加剧社会的公平焦虑。

不过,把邓亚萍兼职政法大学说成“体育老师教法律课程”,或者和王立军在数所大学兼职相提并论,并不客观。政法大学方面说了,聘邓亚萍为体育教学部兼职教授,是希望发展建设学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队,也算“人尽其才”,聘用程序也符合相关规定。而且邓亚萍是清华的学士,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硕士,剑桥大学的博士,学历相当高。但校方的回应难以平息质疑。

对于邓亚萍兼职事件,抵触情绪最强烈的不是别人,恰恰是政法大学的师生们。发出公开信讨说法的是政法大学的学生,宣布“不与邓亚萍教授共处”、质疑“教练变成教授”的是政法大学的教授们,尽管有些言论不大中听,但师生们捍卫大学精神的勇气和参与高校办学的热情无可厚非。高校依法享有办学自主权,但有权不能“任性”。

从邓亚萍在乒乓球领域的能力和人脉看,帮助学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队提高成绩、营造健康向上的体育氛围,并不是难事,方式有很多种,但聘任兼职教授的方式终究难以洗脱“追星”的庸俗气,与大学精神格格不入。恰如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方流芳所言,大学本来应当把体训项目外包给教练,而不是把教练变成教授。爱之深责之切,师生们的“不合作”正是对大学本质的捍卫。

即使聘任邓亚萍的程序符合规定,学校发展高水平乒乓球运动队的初衷也值得肯定,但在方式上难免“授人以柄”。今年5月,何炅“吃空饷”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当时北京外国语大学称“发挥特长”,但结果以何炅辞职收场。目前,将此事视为“奇耻大辱”的杨玉圣教授已经放出“逃离”中国政法大学的狠话,不知最终如何收场。

或许,成就卓著、一身荣誉的邓亚萍不缺“兼职教授”的光环,也不缺那近乎九牛一毛的报酬,高校就别在搞锦上添花的事了。(陈广江)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邓亚萍 兼职教授 兼职质疑 “符合规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