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面朝黄土背朝天不容易 “城市农夫”不好当(图)

2015年12月23日 15:26 | 来源: 北京晚报
分享到: 

原标题:面朝黄土背朝天不容易 “城市农夫”不好当

面朝黄土背朝天不容易 “城市农夫”不好当

制图 关印


开荒辛苦

路途遥远

收成欠佳

城市农夫不好当

在喧嚣都市中住惯了的城里人都有个“田园梦”,梦想着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田地,松土、播种、浇水,看碧绿的小苗拱出泥土,亲手采摘自己种下的果实。于是,不少城里人租下了郊区的田地,建起了自己的“开心农场”,甘愿周末逃离都市跑去郊区当农夫。一些“农场”甚至出现一地难求的火爆景象。

但“三分钟热度”褪去后,城里人渐渐发现,农夫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开荒辛苦、路途遥远、收成欠佳、配套缺乏等种种问题,渐渐浇灭了城市农夫的热情。

种子被喜鹊吃光了

家住昌平的崔女士退休后在小区申请了一块大约6分大的土地,准备一试身手。“还是自己种的菜好,不施农药、不施化肥,纯天然,一点儿污染都没有。”崔女士踌躇满志。

来到地里,崔女士傻眼了。原来,物业提供的是一片未经开垦的荒地。“那个野草,快跟我一边儿高了。”平时只不过在阳台种种花草的崔女士没辙,只好向儿子求助。儿子买来了镰刀、铁锹等农具,全家老小齐上阵,先用镰刀把一人高的野草割掉,接着用铁锹翻地,再把大块的石头一一捡出,最后平整地面。待整块地平整完毕,一个礼拜已经过去了。“几铁锹下去,双手就被磨起了血泡。地里捡俩小时石头,腰都直不起来了。”崔女士的儿子抱怨着。

等到地备好了,崔女士将一个个花生仁埋在地里,然后喜滋滋地回家了。但一礼拜过去了,两个礼拜过去了,地里的花生却丝毫没有发芽的迹象。崔女士沉不住气了,把之前种下的花生种子想挖出来看个究竟。但翻遍了整块地,却一颗种子也找不见。花生都哪儿去了?崔女士不甘心,再次播种。她留了个心眼,派儿子到离花生地不远的路边偷偷观察。这下才发现,原来花生地旁边有一棵大树,树上落满了喜鹊,喜鹊待他们一离开,立刻从树上飞下来,将刚刚种在地里的花生一颗颗刨出来全都吃掉了。“怪不得一颗花生都没长出来。”崔女士哭笑不得。

既然种花生不行,那改种最常见的萝卜吧。崔女士一家在地里分别种下了白萝卜和胡萝卜。浇水、除草、捉虫,眼巴巴看着一棵棵萝卜发芽、长叶。“从地面上看,白萝卜的叶子铺得老大一片,长势喜人。结果到了收获的时候拔出来一看,一个个萝卜长得跟筷子那么细,和外面卖的那种胳膊粗的大白萝卜根本不一样。”再去胡萝卜田里看看,拔出来的胡萝卜比小手指头还细。再看看茄子,一个个比乒乓球大不了多少。

“以前老觉得种地能有什么难的啊,现在才发现,不会种地的城里人,想种出点儿东西实在太难了。”种了一年地的崔女士感慨地把手头的地转租给了其他人。

每周往返两个多小时成累赘

家住海淀区的杨女士既想给父母找个乐子,又想让孩子体验一下农村生活,于是以每年2000余元的价格,在距离自己家一个多小时车程的郊区租了块“开心农场”。

第一个礼拜,大家兴致高昂,挖土、播种、浇水,忙得不亦乐乎。杨女士四周看看,发现隔壁的一小块地里,竟然聚集了四五户相约同往的人家,有的在教孩子如何挖土,有的在教孩子分辨不同的种子。

第二个礼拜,杨女士一家又出发了。这次,杨女士惊喜地发现,上周播下的种子发芽了。新鲜了一会儿,一家人便发现,田里连个坐着的地方都没有。想给地浇浇水,还需要去很远的地方提水。除完草之后,想找个洗手的水龙头也没有。一家老小难得周末聚在一起,田里却没吃没喝。去了几次,路上往返两个小时,还要准备一大堆东西,再看看种的菜也“蔫头耷脑”的,家里人渐渐没了兴致。

“最开始每周去一次,后来变成两周去一次,再后来一个月去一次,最后几个月才去一次。简直就成了负担。想想花了2000多块钱租地,最后就收获了那么点儿西红柿、黄瓜,根本不值这个钱。就租了那一年,以后再也不租了。”杨女士说,之前在隔壁地里见过的那几户人家,第二个礼拜就只剩下了一户人家还去地里看看,再之后就再也没见过人影了,那块地从此荒芜,从没见长出过任何东西。

冰箱里塞满吃不完的西红柿

想不想在郊区合租块地种菜啊?面对朋友的建议,陈先生爽快地答应了。“这边我打算种西红柿、黄瓜,这边种土豆,这边种白薯,周围再种一圈玉米。”陈先生指着自己的一小块地,向代管土地的管理员滔滔不绝地描述着自己的规划。管理员却连连摇头:“种不了,种不了,像这么‘巴掌大’的一块地,最多只能种两样蔬菜,种多了管不过来。”

陈先生最终在自己的“巴掌地”里种下了西红柿和白萝卜。“连着去了几个礼拜,每次去,只不过是看着西红柿的小苗又比上礼拜长高了不少,实在没什么劲,后来就不去了。”陈先生给管理员留了手机号,说等到西红柿长成可以采摘了再联系自己。

记不清过了多久,陈先生突然收到了管理员的电话,通知他“西红柿熟了”。陈先生满怀期待地来到菜园子。“真没想到,一棵西红柿竟然能结这么多。”当天,陈先生的汽车后备箱里被塞进了满满两大箱西红柿。

第二个礼拜,管理员的电话又来了,“又有西红柿熟了。”陈先生再次来到菜园,这回看到枝头挂满红彤彤的西红柿,他有些激动不起来了,上个礼拜摘回家的西红柿还没吃完呢。但是没办法,既然人都来了,那就继续摘吧。回家时,陈先生的汽车后备箱又塞进了两箱西红柿。自己实在吃不完,陈先生开始将西红柿到处送人,亲戚、朋友、同事,人人都吃上了陈先生种的西红柿。

第三个礼拜、第四个礼拜、第五个礼拜,“西红柿熟了”的电话一次次地打来。陈先生家的冰箱里塞满了西红柿,全家人恨不得一天三顿像克服困难一样在吃西红柿,听见“西红柿”三个字就忍不住泛酸水。

记者手记

“农夫”不能

仅凭三分钟

热度

老舍先生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起小孩,“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肥肥胖胖,整整齐齐,你总觉得小孩们理应如此,一生下来就戴着小帽,穿着小袄,好像小雏鸡生下来就披着一身黄绒似的。赶到自己有了小孩,才能晓得事情并不这么简单。”

其实种菜这事,跟养孩子有点类似。看人家农民田里的菜,浇浇水,松松土,嫩绿的叶菜一棵棵噌噌往外冒,壮实的萝卜拔出来比手臂还粗,饱满的茄子和西红柿别提多茁壮了。轮到自己种地,才发现,满不是那么回事。翻一遍土就磨得满手血泡,播个种已经被太阳晒得脱了一层皮,眼巴巴盼了一季却颗粒无收。城里人眼中的下乡种菜,看上去很美,真正做起来其实远没那么简单。

还有,不少农民将自家的地租给城里人,冠上“开心农场”一类时兴的名字,但是管理却跟不上。比如,配套设施不齐备,只提供基本的种子和农具,想吃个饭都得开车跑老远。此外,负责代管田地的管理员还在用过去自己的老路子替城里人种地。农民习惯在一大片地里只种单一品种,既方便管理,种出来的菜也便于批量售卖。但是对于城里人来说,租下一片地,如果只种植单一品种,到了收获的季节,会收获一大堆同一品种的蔬菜,根本消耗不了,最终只能是浪费。

所以,想当周末农夫,不仅要“有闲”,隔三差五就能去田间地头劳作一下;还得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知道怎么种地,怎么管地;而最重要的,是不怕吃苦,种地不能“三分钟热度”,面朝黄土背朝天可并非一件轻省事。

本报记者张楠

编辑:王沥慷

更多 时事新闻

更多 阅读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