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北剧场不是“悲剧场”

2015年12月31日 11:02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比起1998年、2001年、2005年这些“北剧场”历史上的关键节点,今天小剧场戏剧的生存环境要宽阔得多,每晚都有小众或商业的剧目在偌大城市的不同角落上演,这证明北剧场和她的经营者们当年为之鼓呼奔走的艺术形式已经在观众的心中生根发芽。

剧场传承

“北剧场”终将不再是剧场了。元旦之后,位于东城区北兵马司胡同的中央戏剧学院北剧场,租约期满后,将改建为快捷酒店。不少曾一起在此剧场当过义工的朋友,无论幕前或幕后、专业还是业余,纷纷相约观摩年底上演的最后一台演出,准备散场后到街对面过去常吃工作餐的餐厅小酌,祭奠彼此关于戏剧最初的美好回忆。

戏剧圈外的朋友会有些不解:今天北京叫得上名字的剧场没有一百也有大几十家,这些年不少小剧场开了又关,这家学校内部的剧场何以让人如此感慨?这就要从北剧场的传承说起了。

北剧场最早为剧场,是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1998年承租并改建的,当时的观众称之为“青艺小剧场”。上世纪90年代是话剧艺术的寒冬,青艺小剧场的存在,为偏好小剧场的创作者和观众保留了一份温暖。2001年底,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和中央实验话剧院重组为今天的国家话剧院,剧院资源重新规划,将剧场转让给了民间经营者。北兵马司剧场成为北京第一家民营剧场,“北剧场”这个原先的小名也成为正式名称。

在这里,好戏仍旧连台上演,蒋雯丽与大导林兆华合作契诃夫的《樱桃园》,汤唯一身劲装出演《切·格瓦拉》,剧场的经营方向和引进剧目也更加多样。北剧场不但是赖声川表演工作坊在北京最早落脚的地方,演出过《千禧夜,我们说相声》,还承办过多次两岸三地戏剧交流和展演活动。而今在话剧界地位如日中天的孟京辉,二十年前还是新锐实验戏剧导演,他的多部代表作如《恋爱的犀牛》《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死亡》都是从这里迈出第一步,开始了延续至今的全国巡演。

不夸张地说,当时的北兵马司剧场,是上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北京小剧场话剧的旗帜。

前些天,陕西华阴老腔因为在综艺节目中与谭维维的合作为更多人所知,而十二年前,这一曲种就曾借助全国地方曲种汇演的机会在北剧场上演。这些活动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国大学生戏剧节。那几年间,每到暑假,全国各地高校的戏剧社团就会汇聚在北剧场,以此为中心开展论坛、工作坊和展演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互通有无,接受专业老师的指导。持续多届的大学生戏剧节,给不少非戏剧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感受专业舞台的机会,其中的佼佼者如顾雷、赵淼等,现在已经成为活跃在一线的职业戏剧导演。

演出和活动愈受赞誉,“北剧场”的名号也愈加响亮。那几年,北剧场培养了一大批热爱戏剧、接受能力强、欣赏水平较高的年轻观众,他们如今已经成长为欣赏剧场艺术的中坚。

艺术常青

然而天不总遂人愿,戏剧市场久久不见起色,北剧场的经营者们虽勉力维持,终于难以为继。2005年,剧场转让给了中央戏剧学院,从那时起,作为公共剧场的“北剧场”历史终结。让人心酸喟叹的是,此后一年多,小剧场戏剧便如雨后春笋般萌发,其中多有叫好又叫座的戏剧,北剧场可谓倒在了第一抹曙光到来前。山花烂漫,丛中却不见她。

中戏接手后,北剧场成为学校内部剧场,继续为作养戏剧人才做出贡献。前文提到很有可能是北剧场上演的最后一出戏,就是受“北京市人才培养共建项目——大学生科研训练剧目”支持的学生汇报演出。由于中戏已经在场地成本性价比更高的昌平兴建了七座功能全面、更适应表演需要的新剧场,对于学校而言,北剧场已无太大保留必要,物归原主也只是早晚而已。

北剧场终将不再是剧场了。不少业内人士和老观众联想起不久前木马剧场、麻雀瓦舍的关张和易址,感慨资本在吞噬文化生活空间。笔者倒以为,大可不必如此悲观。比起1998年、2001年、2005年这些北剧场历史上的关键节点,今天小剧场戏剧的生存环境要宽阔得多,每晚都有小众或商业的剧目在偌大城市的不同角落上演,这证明北剧场和她的经营者们当年为之鼓呼奔走的艺术形式已经在观众的心中生根发芽。假以时日,相信会有酒店改建为剧场的一天。到那时,售票处的墙上也许将再度挂上北剧场那幅《暗恋桃花源》中的巨幅海报也未可知。

雾霾中的城市是灰色的,而艺术之树常青。让我们把回忆打包起来,用它去装点新的舞台。

□靳海舟(剧评人)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小剧场戏剧 北剧场传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