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致远"舰归来:曾倒在冲锋路上 诸多历史疑问将揭开

2016年01月12日 09:33 | 作者:米艾尼 |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 

2014年9月17日,丹东港外海“丹东一号”沉船水下考古现场,一门11毫米多管格林机关炮被发现。2015年,又是9月17日,几枚瓷片在沉船附近被捞起。瓷片拼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舰徽,上有汉字,上“致”下“远”。


20141107033726276



300000868259129237448695642_950


300000868259129237449249046_950


43268353


bb8f93268582a9078a82a1d2


f70253a7ea7d7f85d14358e1


003f9718611a6da44aedbcfc

1444101398831168


点击进入下一页

  ▲“致远”舰军官合影,居中双手交握的军官是邓世昌。


随着更多的考古成果出水,沉船身份终于确认。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公布:2013年秋发现的不明沉船“丹东一号”,正是黄海海战中壮烈成仁的“致远”舰。


1894年,也是9月17日,“致远”沉没于此。


那一天,中日甲午战争的黄海海战爆发。


有公足壮海军威


2013年秋季,辽宁丹东港集团的一艘工程船在该港的海洋红港区进行勘测和扫海作业时,从海底的淤泥中意外发现了一些铁板、横梁等金属物品。因为该处属于历史上中日甲午战争黄海海战的大东沟战场区域,工程船立即停止了作业。


刚刚成立一年的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中国海军史研究会相继受邀派代表前往当地,召开前期资料分析会。


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甲午史专家陈悦告诉记者,最初得到丹东港外海发现金属构件的消息时,他给出的判断是“有可能有甲午沉船”。


黄海海战又称大东沟海战,战场区域很大。在那次海战中,北洋水师共损失“超勇”、“扬威”、“致远”、“经远”四舰。1997年,国内的考古部门曾经公布了这四艘舰的沉没点坐标。这些坐标与发现金属构件的位置相差较远。


那块从海底打捞上来的锈迹斑斑的铁片,是否属于这四艘沉舰中的一艘,当时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陈悦说,他在一闪念间曾幻想那就是“致远”,但也仅仅是一闪念而已,“不敢想,‘致远’实在是太出名了。”


“致远”的“名气”,来自它沉没时的壮烈。北洋水师存在于世时,名声在外的是“定远”、“镇远”这对号称“亚洲第一巨舰”的姊妹舰;北洋水师覆灭时,“致远”成了这支舰队留给世人最鲜明的记忆。


1894年9月17日,北洋舰队主力在大东沟遭遇日本联合舰队,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铁甲舰战役由此开始。


至15时许,中日两国海军之间的这场大战已经持续了3个多小时。日本联合舰队方面,火力较弱的炮舰“赤城”、“比睿”等相继被中国舰队的炮火重创,旗舰“松岛”的主炮也被命中,无法继续射击。


但北洋水师付出了更为沉重的代价:“超勇”、“扬威”两艘旧式巡洋舰已被日军彻底击毁,旗舰“定远”被击伤,燃起熊熊大火。


日军第一游击队的四艘新型巡洋舰利用速度优势,迂回到了中国舰队的阵列之后,企图与装有320毫米重炮的“严岛”、“桥立”两舰前后夹攻,彻底消灭主炮暂时无法射击的“定远”舰!


“严岛”、“桥立”和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三艘舰的名字取自三处日本著名景观,因而并称“三景舰”。这三艘军舰就是日本针对北洋水师的“镇远”、“定远”专门打造的。


“镇远”、“定远”是铁甲舰,相当于后来的战列舰,大舰巨炮,一时称雄亚洲。两舰出访日本时,震动日本朝野。日本随即开始处心积虑地扩张海军。不过那时的日本尚没有能力打造同等级别的铁甲舰,于是就在扩大版的巡洋舰上装上了320毫米的巨炮,在火力上取得优势。


相对于北洋水师,日本联合舰队虽然在舰艇吨位上处于劣势,但其军舰更为先进,速度、火力优势明显,特别是舰炮普遍采用了速射炮和新式火药,杀伤力更大。


北洋水师的旗舰“定远”,此时就陷入了群狼合围之中,北洋水师指挥中断。


千钧一发之际,“致远”冲了过来。


“致远”购置于1887年,是北洋水师添置的最后一批军舰之一,也是这支舰队中最先进的军舰。它有3门210毫米主炮,每小时能航行18海里,比北洋水师所有其他舰艇都快。加上广东籍管带邓世昌素以治军严谨著称,在甲午战争爆发时,“致远”是北洋水师状态最好的军舰之一。


但即便是“致远”,在崭新的日本军舰面前也没有任何优势。19世纪末期,正是海军科技的井喷时期,短短几年就有“代差”。


一直被认为是“致远”撞击目标的日本军舰“吉野”(此说有争议),其实和“致远”出自同一家船厂,源自同一种设计,但后出厂的“吉野”火炮射速是“致远”的两倍,航速是1.5倍。


但在1894年9月17日的那个下午,火力、航速都不占优的“致远”依然表现出了视死如归的勇气。在邓世昌的指挥下,它先是与“来远”等舰一起痛击较小的日本炮舰“赤城”,接着又插到“定远”和日本军舰之间,用自己的身躯抵挡着猛烈的炮弹,为旗舰自救争取时间。


“致远”不断地被击中、起火,受损严重。舰上装甲司令塔的门打开了,邓世昌手持军刀,向官兵们大声呼喊:“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然虽死,而海军声威弗替,是即以报国也!”


“致远”如同一头咆哮着的狮子,带着浓烟和烈火朝正面的日舰径直扑去……


它倒在了冲锋的路上。


一声巨响,“致远”的舷侧发生剧烈爆炸,火光映红了海面,军舰的舰首开始下沉,10分钟后,这艘英勇的战舰永远地从海面消失。


军舰爆炸的一刹那,邓世昌被冲击波抛入海中。他认定“阖船俱没,义不独生”,拒绝了随从与友舰的救援,最终怀抱扑上前来的爱犬,蹈海成仁。


“致远”全舰252名官兵,最终只有7人幸存。


甲午一战,大清朝一败涂地,惟一能给国人以激励的,就只有以邓世昌和“致远”舰为代表的北洋水师将士牺牲之壮烈。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多被传为光绪亲笔,其实是出自清末文人高邕。两句悲壮哀鸣,流传至今。


曾经号称“亚洲第一舰队”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那些曾让大清朝顾盼自雄的军舰,或沉于大海,或被日本掳走。“镇远”在威海回港时触礁,后被日军俘虏,修复后编入日本海军,最后被拆解出售,所遗铁锚、锚链曾被陈列于东京上野公园。“定远”在威海搁浅后自毁,残骸被日军变卖。日本香川县知事小野隆助以3万日元的价格买下,从1895年至1898年陆续拆解运输回日本,其中大量舰材当作废旧物资变卖,少量部件则被小野隆助留下当作建筑构件,在其故乡修建了一座私人住宅,命名为“定远”馆。


同样的命运也几乎发生在黄海海战的四艘沉舰上。


有资料表明,沉没于黄海北部的甲午战舰都遭到日方不同程度的拆解。“扬威”舰搁浅于临近大鹿岛的浅水区,事前已经被日本军舰用鱼雷打散。“超勇”舰体量小,遭受过严重的火焚。于是日本海军标价出售了他们认为相对完好的“致远”、“经远”二舰的打捞权。


日本档案记载,1894年11月10日,日本海军正式售卖打捞权给一个叫做山科礼藏的东京商人,任其对“致远”、“经远”打捞拆解。


陈悦告诉记者,按照这样的记载,本来“致远”、“经远”似乎没有存世的希望了。但是此后的日本海军档案中,没有任何打捞过程的报告或者打捞出水物品清单。倒是在1919年,又有人向日本海军申请购买二舰打捞权,同样没有下文。


据此,除了搁浅于浅滩的“扬威”,“致远”、“经远”和“超勇”三舰,应该还沉睡在大东沟海域的海底。


那块锈迹斑斑的铁皮,是这三舰中一艘的某一块吗?如果真是这样,或许就能找到最原始沉没状态的沉舰,有可能对那场壮烈的海战进行全面复盘,揭开其中的一个个历史谜团。


但同样有可能的是,这块铁皮来自某艘其他时期的沉船,与甲午沉舰没什么关系。此前,寻找“致远”的尝试已经在这片海域进行过多次,收获几乎是零。


点击进入下一页

  ▼水下锅炉配件。

编辑:陈佳

1 2

关键词:"致远"舰归来 曾倒在冲锋路上 诸多历史疑问 将揭开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