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反思,股市监管才能补漏以图完善

2016年01月18日 10:48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光明网评论员:昨日,2016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召开。针对2015年中国股市经历的罕见的异常波动,证监会主席肖钢对此总结反思,这也是股灾之后监管层首次重大表态。据报道,肖钢在讲话中99次提及“监管”,8次出现“压力”一词,第一次将应对股市异常波动定调为危机处理。

在证监会一年中最重要的会议上,肖钢表态要深刻总结反思股市异常波动经验教训,这无疑是颇具针对性的定调,也有其导向价值。都说“亡羊补牢”,而反思正是补漏的前置性步骤。某种程度上,有了反思,股市监管才能补漏以图完善,股市才能渐趋成熟。

要补漏应先找到缺漏所在。2015年中国股市经历的剧烈波动,显然并非健康证券市场应有的表现,其暴露的问题不少。肖钢就提到,这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不成熟,不成熟的交易者、不完备的交易制度、不完善的市场体系、不适应的监管制度等,也充分暴露了证监会监管有漏洞、监管不适应、监管不得力等问题。两个“充分”,也将监管层面的问题与股市波动间的深层次关联勾画了出来。

而要补监管之缺,需要依法治市,也需尊重市场规律。这既需对资本市场的过度投机加以遏制,完善市场价格发现功能,避免其“脱实向虚”,也要继续推进我国监管机构的市场化程度。

实质上,针对股市上那些内幕交易、编造传播虚假信息、信息披露违规等违规违法行为,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在加码,无论是“证监法网”行动,还是此后的清理整顿场外配资活动、禁止大股东违规减持等,都是其体现。这也致使2015年全年证监会系统罚没款金额达54亿余元,超过此前十年罚没款额总和的1.5倍。而在此之外,针对坊间对公募基金抱团操纵,导致妖股能在高送转、重组借壳等题材消息掩护下揭竿而起的质疑,监管层面也该有些呼应。这次肖钢痛批公募基金“集中投资创业板险酿行业悲剧”,或许就是个信号。

而透过此前的危机,监管部门还要对杠杆风险等有更充分的认知,监管要跟得上所谓证券创新的步伐,未来要更多地在理顺多方职责、保持政策定力的情况下应市场之变,尽量减少用“逆周期调节机制”来行政干预市场,避免把控制风险变成制造风暴。肖钢表示要进一步完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逆周期调节机制,依法管理、严格限制杠杆比例过高的股票融资类结构化产品,加强对各类股市杠杆融资的风险监测、识别、分析和预警等,也正是着眼于此。

而补监管之缺,也要从股市存量问题中,找增量改革方向。压力源自问题,“问题倒逼改革”。正如肖钢的总结中提及的:“资本市场变化快,系统内广大干部压力很大”,这种压力也理应转化成助推改革的动力和努力。

眼下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启动在即,这是发行制度市场化要迈出的重要一步。随着其推进,监管机构的工作重心,从事前审查向事中监督、事后执法上转移是必然态势。这需要在此期间研究制定注册制改革的相关制度规则,也要对相应的监管体系包括“一行三会”模式加以改进。

而在股市市场化大方向下,改革也要顺应补漏之需,如设立机制,适当限制股指期货市场的“裸卖空”行为,让股指和期指等衍生品回归套期保值和避险的功能,以及加强补充现货市场的融券做空机制等等。实质上,证监会对2016年的工作部署中,也有些相关内容,这也亟需现实考验。

说到底,正视危机是应对危机的首要步骤,而中国股市,也需要用反思开启更全面彻底的改革补漏。如今在这方面,证监会方面已做了“深刻反思”,这是否会换来某些刮骨疗毒式的改革,我们无妨且行且观察。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股市监管漏洞 证监会 监管之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