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哈萨克族牧工宝汗·埃恩赛根一家守边的故事

2016年01月24日 23:12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一家三代守边防——哈萨克族牧工宝汗·埃恩赛根一家守边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蔡国栋

放牧,守边,这是他29年的执着坚守。

作为一名哈萨克族牧工,他从未上过学,但唯一会写的文字就是汉字的“中”。他的父辈和他以及他的儿子,一家三代坚守边防,彰显一个边疆少数民族家庭的赤子之心。

他,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山农场退休牧工宝汗·埃恩赛根。

中蒙边境线上的“活地图”

这几天,中蒙边境线上的苏海图牧区刮起了暴风雪。当从小儿子打来的电话上得知这一消息后,64岁的宝汗·埃恩赛根脸上略显不安,赶紧忙收拾起行装,乘汽车赶往200公里外的苏海图牧区。“正赶上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要是遇上暴风雪,山区羊群很容易迷路越境。”宝汗·埃恩赛根焦虑地说。

苏海图,蒙古语意为一片汪洋的意思。事实上,边境线一带是一片荒漠和山岭。作为兵团牧工的后代,宝汗·埃恩赛根延续了哈萨克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每年冬季从红山农场转场到苏海图牧区,要横穿百里风区和百里无人区,时常伴有暴风雪和沙尘暴。

在边境线还没有划定前,新疆与周边国家很多边境争议地区都是兵团牧工,用放牧巡逻来捍卫祖国领土和主权。1976年冬天,26岁的宝汗·埃恩赛根跟着父亲放牧转场至苏海图哨所巡边。当经过莫钦乌拉山一个山口时,突然遭遇雪崩,宝汗·埃恩赛根亲眼看着父亲被崩塌的积雪掩埋,倒在了巡边的路上。从那刻起,宝汗·埃恩赛根对边境线有了一种特殊的责任感。

有一次,宝汗·埃恩赛根独自巡逻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山沟时,发现这里远离界碑,容易造成人畜越境。情急之下的他模仿边境界碑的样子,在山沟里用石头堆起了一个石碑,模仿着界碑上的“中”字,在石头上刻下了“中”字。从此,在石头上刻写“中”字成了他巡边时最大的乐趣,久而久之他也就成了中蒙边境上的“活地图”。

浇灌守边的钢铁长城

29年来,在苏海图边境的深山里,宝汗·埃恩赛根记不清刻下多少块“中”字石碑,他深知,这里永远是中国的国土。“祖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我作为一名中国人感到自豪!”

因为有了宝汗·埃恩赛根,苏海图牧区边境线上的冬窝子成了一座座“哨所”,牧工成了一个个流动的“哨兵”;也因为有了宝汗·埃恩赛根,苏海图边境线上的军民联防更加牢固。

在苏海图牧区边境线上驻扎的边防战士,常常被宝汗·埃恩赛根邀请到自家屋内,品尝传统哈萨克族奶茶、酸奶疙瘩等美食。特别是对于刚刚来到边防哨所的战士,他总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知道的边境情况告诉他们。

在宝汗·埃恩赛根的五个子女中,只有小儿子沙哈提别克·宝汗愿意子承父业,其他四个儿女纷纷告别放牧生活,在城市里工作。为了兑现对父亲坚守放牧守边的承诺,沙哈提别克·宝汗逐渐在父亲曾经堆的石碑上,接着刻下一个个“国”字。

尽管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但作为80后的沙哈提别克·宝汗,很难耐得住大山里的孤独。他经常骑着摩托车,到几公里外的边防哨所,与90后边防战士聊聊天,顺道蹭网看看新闻,或在微信朋友圈里点赞。“听着边防战士讲家乡的故事,就仿佛我也走遍了全国各地。”沙哈提别克·宝汗笑着说。

难以割舍的守边情怀

2002年,沙哈提别克·宝汗和牧工北山汗·克孜行也成为护边员。十几年来,他们双脚走遍了苏海图边境线,被当地边防战士称之为边境线上的“活地图”,但他们还是不熟悉苏海图边境线,这也是宝汗·埃恩赛根不放心的原因。

“冬季暴风雪有可能会掩埋石碑。”宝汗·埃恩赛根说,他们只知道石碑处是边境线,忽略了观察周边地形和山体分布。

在苏海图牧区的边境线上,党员宝汗·埃恩赛根就是一面旗帜,一根标杆。为了培养更多的守边人,在他的带领下,北山汗·克孜行等十多名年轻哈萨克族牧工,郑重地向连队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且已有五名牧工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如今,宝汗·埃恩赛根已退休搬到红山农场新建的楼房里居住,带着孙子享受其乐融融的晚年生活。但每到冬季,他总会独自一人多次前往苏海图牧场,一待就是一个多星期。

1米92的个头,古铜色的脸膛。每当丈夫宝汗·埃恩赛根决定要赶往苏海图牧区的时候,妻子哈丽满·乔肯总会默默地为他准备好食物和行李。“我们最美好的回忆都留在那里……”(完)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哈萨克族牧工 边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