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肖迪:清风朗月红尘赋

2016年01月26日 10:17 | 作者:陶媛慧 胡刚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撰写提案和建议,必须做到参政议政深度化、科学选题精准化、学习调研落地化、上报成果适用化。提案、建议一定要讲真话、道实情。建议应具有针对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提案要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策、言之有度。”


肖迪在《嫦娥奔月》中的剧照

肖迪在《嫦娥奔月》中的剧照


在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的今天,京剧这门博大而厚重、曾经在国人生活中占据主导娱乐地位的传统艺术逐渐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如何将京剧这门传统艺术发扬光大并传承下去,成为许多京剧表演艺术家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这也是辽宁省政协委员肖迪孜孜不倦追求的梦想。


肖迪11岁考入辽宁省艺术学院京剧科,17岁获得辽宁省京剧最高奖项“玫瑰奖”,一举成为该奖设立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而后,肖迪进入大连京剧院跻身全院当家青衣。21岁时,肖迪参加中央电视台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斩获优秀表演奖,并以出色的表现,博得梅葆玖老师的青睐,并拜在其门下。


如今,刚过而立之年的肖迪,是沈阳师范大学教授、梅兰芳艺术研究所所长、辽宁实验京剧团团长。面对记者的采访,她谈及最多的是在艺术道路上给予她无私帮助的领导和老师们,以及在未来工作中,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京剧艺术,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京剧。


梅葆玖与肖迪(右一)师徒同台演出梅派名剧《贵妃醉酒》

梅葆玖与肖迪(右一)师徒同台演出梅派名剧《贵妃醉酒》


了解观众,才能把戏排好演好


京剧,从来不是能让人财运亨通的事业。它向演员索取很多,却以清贫寂寞作为回报。


刚进入大连京剧院时,肖迪的生活很艰苦。一间办公室里,拉起一道帘子隔开办公桌的那部分,便算“宿舍”了。当时,她每个月的收入只有几百元,连基本的生活之需都无法满足。如果说台下的艰辛可以靠着一份热爱与毅力去克服,那么,台上的寂寥对肖迪来说,则是一种咬牙的坚守。“有一次,我演《宇宙锋》,现场只有两位观众。虽然伤心,我还是坚持演完。哪怕只有一名观众,我也要演。”


与这种寥落相对峙的,是外界巨大的诱惑。肖迪外貌娇美,嗓音甜润。曾有剧组请她演电视剧,还有朋友推荐她去参加选秀节目。大连电视台甚至打算开设一档文化艺术类节目,请她做主持人。然而,肖迪身上有种坚韧———她热爱京剧,她要将这份事业进行到底。她坚信:观众是可以培养的,博大精深的艺术不会永远坐冷板凳。为此,她一直在京剧舞台上默默耕耘,于滚滚红尘中守住自己的清风朗月。肖迪明白:搞艺术除了要付出辛勤的汗水,还必须有一颗纯粹而干净的心灵,放不下名利,艺术只会走向庸俗。


正是京剧人的坚守与执着,让这门传统艺术等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如今,一些年轻人也开始喜欢京剧,研究京剧。肖迪带领辽宁实验京剧团在辽宁省各类大专院校开展的京剧专场演出活动,几乎场场爆满。许多中小学生家长还慕名找到肖迪,让自己的孩子拜师学艺。


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肖迪始终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她深知,只有看得全面,才能做得精专;只有深入地了解演员、了解观众,才能把戏排好、演好。为此,肖迪不仅在京剧舞台上挑战不同的角色和流派,还大胆地尝试话剧舞台表演。


2011年,为纪念曹禺先生的戏剧人生,天津人艺排演话剧《弥留之际》,讲述曹禺先生晚年的故事。肖迪在该剧中饰演陪伴曹禺先生终老的第三位夫人、京剧名宿李玉茹。与此同时,肖迪还要参加沈阳京剧院《将军道》一剧的排练和演出。“那时我天天加班排练,上午排京剧,下午排话剧。而在话剧中,我又演一位京剧艺术家,这种角色的转换很辛苦,但也让我感悟颇深。”肖迪说:“京剧与话剧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在塑造人物、感染观众这一点上却是共通的。话剧比京剧来得更直接、更生活化,我把话剧舞台上学习、体验到的很多技巧和感悟用到京剧表演中,我的表演离观众更近了,也更容易被当今的观众所接受。”


肖迪(右)与音乐家谭盾在德国合作多媒体音乐剧后进行合影

肖迪(右)与音乐家谭盾在德国合作多媒体音乐剧后进行合影


京剧的传承要动脑筋


2005年至2008年,在对肖迪进行了三年的全面考察后,梅葆玖终于决定收她为徒。“这是我的幸运!”谈及梅老师,肖迪坦言老师在艺术、文化修养和为人处世的各个方面,对自己的帮助和启发很大。


2008年的一天,肖迪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排演《穆桂英挂帅》。两个多小时的排练,梅葆玖全程观看并默默记住了肖迪的每一个细小不足。排练结束后,他把肖迪叫到无人处一一指出。“只有离开喧闹的地方,离开别人的注视,你才能静下心来,才能领会好戏。”体会着老师的良苦用心,肖迪以对梅派艺术更加用心、更加深入的钻研与操持,来回报这位尊师。


2009年,肖迪调任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并担任辽宁实验京剧团团长。2012年6月,全国惟一一个梅兰芳艺术研究所在肖迪任职的沈阳师范大学成立。梅葆玖任荣誉所长,肖迪出任所长。“梅老师一直觉得,在他那一代,梅派艺术得到了继承,却未曾有重大突破。他希望通过研究所,在再传弟子这一代,让梅派艺术有所创新和发展。这是梅老师对我的信任,也是一份重托。”


恢复失传的梅兰芳大师百年的古装歌舞剧《嫦娥奔月》,是梅葆玖的一个心愿。为此,肖迪以沈阳师范大学和研究所为依托,恢复该剧并请梅葆玖担任艺术总监。


该剧是单纯再现、还原梅兰芳先生当年的风韵,还是结合新的时代风尚和观众审美打造一部新戏?肖迪去征求老师意见,梅葆玖的一句话,让肖迪和团队决定选择后一种思路。“无论我们的艺术多么精彩,我们都必须活在当下。”


创作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由于资料保存较少,必须先想办法恢复剧本,而恢复剧本,要先还原出梅兰芳先生当时的创作情况。”为此,肖迪走访了许多老人,还和梅兰芳的家人与相关人员进行接触,以了解梅兰芳本人的性格和艺术特点。“老师经常给我们讲他跟着梅兰芳先生学戏的经历,讲述他们的父子感情。这些看起来和《嫦娥奔月》没什么直接关系,但通过这些点滴,我们对梅兰芳先生和梅派艺术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在梅葆玖的指导下,肖迪和她的团队对当年梅兰芳演出的剧本、图片资料和录音片段进行反复研究琢磨,还原了梅兰芳演出《嫦娥奔月》时的一些剧情细节,保留了当年大师演出的两段精彩唱段。在此基础上,又结合百年来中国京剧的艺术发展和当代京剧观众的欣赏心理,对原剧本进行修改完善和再创作。


原本《嫦娥奔月》中的水袖舞用的是普通水袖,而肖迪在复排版中使用了2.5米长的水袖,起舞同时,舞台上方“桂花雨”纷纷落下,极具“寂寞嫦娥舒广袖”的优美意境和震撼的视觉效果。与水袖舞配合的民乐打击乐以鼓为主,以京胡为辅,动感中不乏柔美。“我们精心设计了水袖舞的配乐,力求让大家听到这段音乐就能想到《嫦娥奔月》。”肖迪说。


2014年9月7日,能容纳1000余人的北京国家大剧院座无虚席。《嫦娥奔月》的舞台布置简洁大方,在力求写意传神的同时给了演员充分的活动空间;灯光语言配合剧情发展对天上与人间、真实与幻象进行区隔;舞台两侧喷出的白雾、舞台上方落下的“桂花雨”,让人感到台上的嫦娥既真实可感,又超脱凡尘。不仅舞蹈、配乐扣人心弦,梅派唯美大气的唱腔也赢得在场观众的满堂喝彩。“肖迪年纪轻轻便承担起研究、传承梅派艺术的大任,为《嫦娥奔月》付出了很多心血,并取得了成功,我很欣慰。”梅葆玖对重返舞台的《嫦娥奔月》表示了极大认可。


而肖迪也在这一过程中,深刻领会到梅派艺术的真谛:梅派精髓不仅在其雍容华美不失自然大方的美学样态,更在其锐意创新、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层面的体悟,显然已超越了艺术的范畴。


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2015年,肖迪又做出大胆尝试:参与演出中国著名作曲家谭盾创作的《京剧青衣、钢琴与乐队的交响诗:霸王别姬》,饰演虞姬。


传统京剧《霸王别姬》中,项羽与虞姬的服饰、对话、唱腔,是讲述故事发展、带动观众情绪的重要方式。但在这次《霸王别姬》双重协奏曲中,舞台上仅有京剧青衣演绎的虞姬,西楚霸王则由慷锵有力的钢琴旋律代替。


在合作中,谭盾屡次被肖迪的敬业精神打动。他说:“交响乐中,没有一个弦乐是京剧的伴奏,而主要是和钢琴对话。它和京剧里的感觉完全不同。为此,肖迪在唱腔上要有很多改变和尝试,每次她都是迅速调整状态,积极应对。”这样的经历,也让肖迪感悟很多:“京剧的传承要动脑筋。我们已经到了一个创新的时代,要寻求突破,不但要把传承和创新做好,还要塑造出一套观众喜爱的新体系。”


艺术工作者要有社会责任


2011年,肖迪成为辽宁省政协委员。她深知这一荣誉背后所承载的责任与使命,这一年,肖迪提交了《关于加强京剧人才培养的建议》。“一个优秀京剧演员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和其他戏曲艺术一样,京剧也遇到了后继无人的尴尬。”她说,“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将尽自己的力量多做点实事。”


肖迪在为文化事业发展献计出力的同时,还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为民生鼓呼代言。


在2013年年初召开的辽宁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肖迪针对打车难题提交了一份提案。这份提案正源于肖迪的亲身经历。有一次,肖迪从外地演出返沈,在沈阳北站打车回家。当时正值下班晚高峰时段,她在路口足足等了半个小时,却没能拦到一辆车。最后还是和其他乘客一起“拼车”回家。同她一起“拼车”的乘客埋怨道:“最头疼的就是这个时间段出门打车,交通堵塞不说,还根本没有司机愿意理睬。”乘客一句无心的话,引起了肖迪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她就此调研并提出,城市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让公交车、地铁等大容量的交通工具分流乘客。与此同时,还要合理调整优化现有的公交线路辐射面,加大公交线路的纵深度,扫除公交盲角。相关部门也应对出租车司机并客、拒载行为进行治理整顿,加强监管力度。作为公交出行的补充,出租车的服务行为一定要规范。肖迪的提案建议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有效落实。


不仅如此,《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建议》《关于提升我省‘老字号’企业品牌影响力的建议》《关于设立地铁公交专线的建议》《关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名人故居的建议》……5年间,肖迪的每一件提案都是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非常“接地气”。谈及履职体会,肖迪说:“撰写提案和建议,必须做到参政议政深度化、科学选题精准化、学习调研落地化、上报成果适用化。提案、建议一定要讲真话、道实情。建议应具有针对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提案要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策、言之有度。”


肖迪常说:“艺术工作者,除了要有艺术责任外,还要有社会责任,利用一技之长回报社会和人民。”近年来,肖迪带领她的团队深入乡村、厂矿、部队、社区演出,丰富基层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让京剧回归社会、回归群众。


2015年,以肖迪为团长的辽宁实验京剧团在沈阳老北市剧场和沈阳医学院、沈阳大学举办京剧专场演出,并在沈阳和平区、沈河区的部分社区开展演出活动,共计30余场。此次活动是辽宁省人民政府重点工程“传承民族文化,筑梦精神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的系列活动之一。接下来,他们还将在高校继续开展京剧演出活动,为普及中华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陶媛慧 胡刚)


人物简介


肖迪,女,辽宁省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沈阳师范大学教授、梅兰芳艺术研究所所长、辽宁省实验京剧团团长。京剧梅派艺术的第三代传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的入室弟子。


2001年荣获第九届辽宁省戏剧“玫瑰奖”、“神力杯京剧表演奖”;2005年荣获CCTV全国青年京剧电视大赛“优秀表演奖”;2008年荣获“辽宁省十大文艺新人”奖;2010年9月荣获辽宁省第九届艺术节“优秀表演奖”政府文华奖;2011年11月主演大型新编历史京剧《将军道》荣获第六届中国京剧节文化部“金奖”。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肖迪 京剧 传统艺术 青衣 传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