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开启美妙的博物人生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谈博物学研究及博物生存

2016年02月01日 08:56 | 作者:谢颖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博物学是人类与大自然打交道的一门古老学问。日前,首届“博物学文化论坛”在京举行,与会学者深入探讨了博物学目前在我国复兴发展的状况。“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中国有着深厚的博物学传统,本草图书、《诗经》和唐诗宋词、《红楼梦》,以及古代绘画等都蕴含着很多与自然密切相关的博物知识。不过,长期以来,包罗万象的博物学却渐渐远离了公众的视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是近年来我国博物学研究的主要推动者,并且积极倡导一种博物生存方式。我们为什么需要博物学?博物学如何使我们的世界更美好?本报记者就博物学以及博物人生相关问题对刘华杰教授进行了专访。


刘华杰

刘华杰


学体现人对自然的审美和感情


学术家园:近日,首届“博物学文化论坛”举行,多年来您一直倡导推动博物学研究,请您阐释一下博物学的概念,我们为什么需要博物学?


刘华杰: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并产生巨大影响之际,重新倡导一种古老的、力量微弱的博物学,在普通人看来有些奇怪、不合时宜。其实,解放前中国知识分子无人不知博物学,而现在大量读书人没听说过这个词,更不知道它对应的英文词组是naturalhistory。简单说,博物学是对人们周围世界宏观的平面化的了解。这种了解,相对于现代实验室中的可控实验结果以及数理科学家的严谨推理而言,是不够深刻的。但是在人类的大部分时间中,它对百姓日常生活来说更基本、更重要。有人认为现在社会发展了,博物学不需要传习了,博物学中的大部分内容也被新发展起来的具体科学取代、深化。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也有问题,它忽略了不可化归的部分,忽略了人工世界必须依靠自然世界而生存的常识。人类对于大自然的直接经验,永远也无法用实验室经验、数字化的虚拟经验来代表。博物学体现着人与自然世界之间可感的基础性联系,包括知识、情感和价值观。北京大学主办的首届“博物学文化论坛”受到学界的热烈欢迎,可以说开启了博物学研究的一个新阶段。


以强力为标志的近现代科技,特别是高科技,在迅猛推进过程中,也带来非常可怕的问题,如高科技创新支撑的高速发展加剧了人对大自然的掠夺,加深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导致人与大自然之间深度的不适应,并产生一系列现代性顽疾。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没有使幸福感成比例增加,战争、抑郁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哲学工作者必须面对这些问题。博物学能够提供基本的满足感,人们在大自然面前,能不断有惊奇感和自然而然的审美体验,这反映了人与自然朴素却是基本的依赖关系。这种接触有助于提醒人们,人类社会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刘华杰部分博物学著作:《檀岛花事》、《博物人生》、《燕园草木补》

刘华杰部分博物学著作:《檀岛花事》、《博物人生》、《燕园草木补》


学术家园:论坛提到了目前博物学在中国“复兴”,那么以前是怎样的状况?为什么会“复兴”?


刘华杰:中国古代社会是一种缓慢发展的社会,博物学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古代博物学非常发达,也可以说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相当的博物色彩,只是限于认识,人们长期以来并没有认清这一基本事实。现在讲国学,也不大涉及博物的内容。博物学的复兴,可与古代社会联通起来,学会理解古人的生存智慧和审美体验,延续我们自己的文明。中国在近代备受欺凌,我们不大可能从容思考我们的文化中还有什么优势,通常简单化地以为我们一塌糊涂、一无是处。现在我国已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知识界可以也应当仔细考察各类文明体系,发掘优秀部分。复兴是以一定经济基础为前提的。进入小康社会,人们不应当玩命地“向前奔、奔向钱”,应当以适度的步调生活。这些与博物学的复兴是一脉相承的。


为什么会复兴?因为已有参照。在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大众博物学均很发达。真的,无一例外。中国目前经济走在前面,文化却还没有跟上。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体现在有几套房子,更应体现在精神世界的丰富度。


学术家园:正如您所说,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厚的博物传统,倡导“多识之学”,请您介绍和阐释一下这种传统。


刘华杰:张华、郭璞、徐霞客、沈括等都是优秀的博物学家,《诗经》《尔雅》《救荒本草》《植物名实图谱》等都是优秀的博物学著作。孔子讲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就是名物学、博物学的一把重要的入门钥匙。比如,透过鸟兽草木的名字,人们可以了解外物、历史,增长知识、加深情感、巩固价值观。在信息网络时代,知道了名字,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名字,就能建立知识的关联,就可能把公共知识下载并最终转化为个人知识。最终,只有个人知识对个体才是有用的。反过来,个人知识越发达,创新的机会越大,个体知识上升为公共知识的可能性也增加了。


古代的多识之学并不神秘高深,它是普通人必须修炼的生活世界的知识和技能,人们靠它们过活,比如哪种野菜、蘑菇能吃,如何加工。现代人也仍然需要了解一些,否则这个物种就会出问题,人就会与活生生的自然世界隔膜起来,一旦停电停水停车,现代人就会不知所措。冷漠和无情联系在一起,现代人破坏大自然一点不眨眼,是因为人们没有在“共同体”的意义上思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草木、山川没有感觉,对大自然没有感情。


博物学生存倡导人回归大自然

博物学生存倡导人回归大自然


博物生存,做有趣味、有益于大自然的人


学术家园:您对植物非常热爱,长期行走、观察,已出版了《檀岛花事》《天涯芳草》《燕园草木补》等相关的植物著作。植物是您切入博物生存的方式么?


刘华杰:个体切入博物学,有N种不同的方式,只要自己感觉好就好。我同时做一阶博物和二阶博物。一阶博物学是个体直接与大自然接触,感受、了解大自然;二阶博物学是研究别人如何做相关的工作,与文化史、科技史、环境史有直接关联。以足球为例,如果一阶工作指场下踢球的,那么评球的、教练等就相当于做二阶工作的,无疑做一阶的应当多些。


在一阶上,我想做两方面的尝试,一是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下,看看能否了解植物及生态,看到一些新东西,比如科学家不曾注意到的现象和细节;二是把自己放到一个陌生环境中,看看自己是否有办法迅速了解那里的植物。比如2011年,我沿着博物学家洛克的足迹,探寻夏威夷群岛的植物。我采取由简入繁的方法,先把认识的排除,不认识一一拍照,然后找本地的植物志核对。刚到夏威夷时,我发现大量热带植物没有见过,不过根据在中国北方获得的经验,对相当一部分不认识的可以直接猜到所在的“科”,这样查起来就方便了。实在没办法时再考虑请教专家,在网上容易找到相应的专家。不过问别人的前提是拍摄到足够全面的照片,一次不要问两种以上,要仔细描述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拍摄的,周围有什么其他的植物。这种试验的结果是正面的,我都写出了相关图书,而且不费很大劲就自然而然地写出来了,也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我的模式普通人都可以复制,没有任何神秘之处。


现在,在中国一阶博物兴旺起来,但做二阶的历史研究、哲学研究、文化研究还比较匮乏。我在北大哲学系任职,一阶博物在此属于跑题,但二阶博物则与哲学密切相关,哲学史上有大量例子。我现在带的硕士生、博士生全部做博物学研究,这些工作几乎都是从零起步,摸索着前进。


学术家园:您在北大开设有《博物学导论》课程,内容很丰富,能具体分享一下么?设置这些内容的考虑是什么?


刘华杰:每次上课都不太一样,因为我在不断试验,比如让学生在校园里观察植物的变化,写日志,并尝试画植物素描。这种练习可使学生有机会仔细地观察、感受周围的植物,将书本知识变成“个人知识”,因此主要考察画得是否认真、准确,是否艺术还在其次。此课的目的不是传授更多的具体知识,而重在讲清博物学的本性、历史、典型人物和文化特征,吸引更多人尝试一阶博物学,也想吸引一小部分人将来研究二阶博物学。知识海量,是教不完的,也不用教,但方法、历史、情感和价值观引导是相对可传授的东西。学生如果对某类自然物或文化主题有兴趣,就可能具有主动性,自己尝试学习,想拦都拦不住,如果学生本人积极性不高,灌输也没用。这样的课程一定是选修的,在博雅教育中,可以考虑加入博物类选修课。


学术家园:博物学并不只是象牙塔里的学术,有极强的公众参与性,您非常倡导博物学在生活中的普及。但是在现代社会中,正如您一位学生在作业里所说,快节奏和实用主义的生活已使人们习惯于忽视自然的美好,忽视一些慢节奏的感受。那么公众如何参与博物学,如何使自己的日常生活更充实、更快乐呢?


刘华杰:许多人可能从来没有认真想过,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想过什么样的人生。所谓跟着感觉走,并不是真的按照自己的感觉走,而是随大流,跟形势走。这样一来,许多人忽视了自己的特长和真正爱好,一生可能在不尽人意的情况下匆忙过去。博物并非适合所有人,但一定适合某些人。对于这一部分人,我们要提供尽可能多的选项,让他们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坚定地发展自己的爱好。中国需要多方面的人才,需要有个性、尊重他人和大自然的人才,博物教育将有助于满足这一现实需要。不过,博物学并非想与主流科技对着干,博物学也要用到科技成果,但科技一定要为自己服务,而不是倒过来。信息网络时代也为博物学提供了手机拍摄和网络传输等方便工具,但要注意反思,不能沉溺其中。年轻人要学会做一名有开阔眼界的人、有趣味的人,有益于大自然的人。


博物正当时


学术家园: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人们对生态越来越关注,博物生存对生态文明发展有什么作用?博物学如何使我们的世界更美好?


刘华杰:雾霾让人思索人类做的“好事”,有些人盲目乐观,认为这是暂时现象,认为科技发展还不够,更多的科技、更快的发展将改变这一切,而有的人则持相反的看法。不管怎么想,对自然保持敬畏、尊重、感恩,都是有好处的。博物学生存,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关的。环境恶化与每个人的欲望有关,个体欲望累加起来就层层加码,推动经济过速增长,导致环境不适应,不适应则危及大自然和人类健康。


现代性的逻辑与环境保护有着天然的矛盾。西方国家环境虽然好些,但他们并没有彻底解决自己的环境问题,而是把环境污染转嫁给了发展中国家。人类还不成熟,还不懂得约束自己的欲望。博物学将提醒人类过另一种生活,不是让人的生活质量下降,而是要提高生活的丰富度,同时降低对自然的伤害。人的快感体验可用多种方式实现,现在占主流的生活原则与吸毒类似,上瘾则加大剂量。但是大家都清楚,吸毒有损健康,是不可持续的。而博物学,每次提供小幅度的快感,却不产生毒品似的依赖性,最终它是可持续的。这也是博物学的魅力所在。


学术家园:目前,我国在博物学的普及上还有哪些不足?如何促进其普及发展?


刘华杰:一切才刚刚开始。媒体和学术界刚刚意识到博物学的意义。最近我受湖北省科技馆的邀请到武汉就博物学进行了巡讲,在书店、植物园和三所大学一共讲了8次,受到多种阶层多种对象的欢迎,让我确实感受到博物学的巨大社会需求。回想起来,十多年前我们呼吁恢复博物学,几乎没人听得进去,而现在人们表现出相当的热情,希望这种热情能够持续。


现在看来,我们有许多基础性工作要补上。比如要把国外的博物学文化史基本搞清楚,把重要的著作翻译过来。同时,也是更重要的,传承我们的文化传统,结合本地情况,做本土博物学工作。第一步是推出本土化的博物手册,满足普通百姓步入博物学的需要。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有两百多家国有的植物园,几十年来几乎未出版专门为读者服务的植物著作,这是有问题的。要呼吁专家立即着手编制本地的博物学手册,如鸟类手册、蘑菇手册、本土植物和入侵植物手册、昆虫手册等。


博物学传播要特别注意两极群体:小孩和老人。如今许多退休的知识分子非常适合发展自己的博物爱好,这方面需要引导,需要提供基本的图书。要有一定的社区培训,在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博物学活动(识花认草、植物绘画、菜市场博物等),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最终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另外,我想强调的是,博物学虽然与科普、科学有一定的关系,但毕竟不同。科普对于百姓来讲,通常是被动的受教育过程,而博物对于百姓来讲,可能是主动的感受与学习过程。被动与主动完全不对等,感受非常不一样。百姓博物,选择什么,喜欢什么,以什么方式推进,完全自己说了算,何乐而不为?与同道分享也会增进友谊。


博物正当时,浮生常博物!《人民政协报》的读者文化水平普遍很高,尝试一下博物学,一年以后,我相信会有很大的收获。所需要的工具主要是:手机、笔、纸,最主要还是意愿和时间。从哪开始?从自己的小区开始,接着是公园,更远的郊区,旅行中的陌生环境等等。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刘华杰 博物 博物学研究 博物生存 自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