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读图今日读图

86版《西游记》的配乐和歌曲曾被批“特别庸俗”

2016年02月09日 00:40 | 来源:澎湃
分享到: 

AAEF99AD35D36056A2E4FBBAB849409B

青年时代的许镜清

EA570D4E0DE40B9E0372FF3DB82DD279

许镜清

640428F3F1DF42B157353106B12540BE

唐僧和女儿国国王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每当1986版《西游记》的片头响起,孩子们都会疯跑到电视机前,死守着不肯离开。对他们来说,这段音乐意味着《西游记》里的各路神仙妖怪马上就要登场了。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在这段熟悉的旋律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1983年春,在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担任音乐设计的许镜清,被推荐给了《西游记》剧组。四年下来,他为该剧写了15首插曲,上百段配乐,随着电视剧播出流入千家万户。其中,片头曲《云宫迅音》、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插曲《女儿情》、《天竺少女》,器乐曲《猪八戒背媳妇》等均经久不衰,成为传世佳作。

尤其是片头曲。该曲以器乐曲的形式出现,巧用电子鼓,活灵活现了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飒爽英姿,可谓画龙点睛之笔,在当年的电视配乐中开了电声音乐与管弦乐队、民乐结合的先河。

“我一直没想到,到现在大家还在传唱,还喜欢。”写《西游记》之前,许镜清坦言自己没什么歌被大范围传唱过。1972年,他的民乐合奏《大寨红花遍地开》倒是红遍大江南北,但当时是集体创作,没署名。那时,许镜清身在农业电影制片厂,专拍农业纪录片和科教片,范围和题材都窄,也没多少写歌的机遇。1980年开始,许镜清有机会参与《丹心谱》、《红象》、《九月》等影片的创作,亦未写出真正广为流传的影视歌曲。

“大家那时唱得最多的是王立平的歌,《大海啊故乡》、《少林寺》、《驼铃》等,我当时就想,能写出一首这样的歌也知足了。我什么都写,尤擅旋律,没有一首飞出来被听众公认,就白白做了作曲家,白活了一场。”写《西游记》时,许镜清想着能有一首歌飞出来就成功了,他万万没想到会有这么多首受欢迎,“包括片头曲,《猪八戒背媳妇》这么短小的器乐曲,大家喜欢到那个地步,有幽默场合的地方都有它,真是出乎意料。”

这些年来,许镜清为上百部影视剧配乐,但人们记得并经常提起的,仍然是《西游记》。

现年74岁的许镜清有三个梦想,都与《西游记》有关:出一本西游记作品书籍,开一场西游记音乐会,再把女儿国这段故事变成歌剧。第一个梦想在2012年完成了,书名《西游记中的歌与画》。如今,他依然在为另两个梦想努力。

许镜清的微博至今还置顶着一条他在2013年发的消息:“想开一场《西游记》音乐会真是难啊。去年在微博上发了一次寻求信息,不久,数十电话约我,数十人访我。喝了数十杯茶,说了无数的话。一次次充满希望的激动,一次次暗淡凄凉的失望。现在又回归往昔的平静了。我在翘首企盼助我之人的到来。苍天啊,我的西游记音乐会路在何方?”

这条微博被转发六万多次,评论过万条。今年正值《西游记》开播三十周年,许镜清觉得这是一个契机,值得再努力一把。不少粉丝在微博下建议众筹,愿以绵薄之力相助。问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许镜清笑着对澎湃新闻说,先把年关过了,“我们要好好操作一下,该‘炒作’的也要‘炒作’。”

和许老约采访时,他特意嘱咐记者在下午三点以后打电话。自为《西游记》写曲,他养成了半夜四五点睡,下午两点醒的习惯,晚上无论有事没事,早了都睡不着。“我都是下午两点起床,洗脸,喝水,吃早餐,一直到晚上九点再吃饭,已经三十多年没见过北京早上的太阳了。”他尝试过调整,但睡早了还是迷迷糊糊,梦多不踏实,后来干脆颠倒黑白。养成这个习惯,别人都不理解,他却很坦然,“我是没有规律的有规律,所以依然可以保持精力旺盛。”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西游记 特别庸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