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别让“悬垂家庭”成了社会动荡的因子

2016年02月26日 10:13 |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2015年夏季的一天,豫中河口镇村民钱贵的母亲接到儿媳妇的长途电话:“跟你说实话吧,我不想跟你儿子过了,我另找了人,要留在城里!”(2月25日《中国青年报》)

专家把上述情形的家庭称作“悬垂家庭”,即夫妻没有离婚,也有孩子,但妻子在城市里跟别人生活在一起,家人拿她们毫无办法。在城镇化过程中,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悬垂”本是一个体操术语,指人体肩部低于器械并对握点产生拉力的静止的动作,如手握单杠全身悬垂。可能是因为这种状态难以持久,总有尘埃落地的一刻,所以就被借来状摹那些法律上虽未解体但已是名存实亡的家庭。悬垂悬垂,悬而未解,快要完结。这真是一种令人悲哀的状态。

没有人愿意自己的家庭出现这样的情形。但是无奈,它却是现实一种真实的存在。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的剧增,这反倒成了一种常见的现象。

为什么?首先,流动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一些家庭主妇的眼光不再局限在家乡的一亩三分地里,而是跳出大山的阻隔,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外面的精彩比家乡具有更大的引力。其次,观念的改变使一些人从“家庭本位”转向“个人本位”,更加注重追求自身生活的质量,传统家庭的“黏合剂”,在新形势下失去效力。再次,城乡实际地位的巨大差别,使农村天然的败给城市。这时,如果再叠加上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诱惑,悬垂,似乎就成了水到渠成的结果。

然而,这毕竟是一个遗祸多多的隐患。一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破裂也就意味着肌体缺损,继而影响社会稳定。二来不利子女健康成长,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心里总有一种阴影,当阴影源自父母(多是母亲)的自私或不负责任,就形成了驱之不散的“雾霾”。长久在雾霾之下生活,怎么能有助健康心理的形成?还有,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对孩子影响极大,他们任何的轻率行为,都会留下很深的划痕。

因此,社会应该动用一切力量,遏制“悬垂家庭”的出现。在这一方面,除了谴责那些水性杨花动辄移情别恋的行为,倡导家庭和睦稳定,倡导夫妻互忠互爱以外,还要尽力缩小城乡差距,让“非洲”(农村)无限接近“欧洲”(城市),还要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尽快融入城市,享受同等公共服务,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条件。现实已经证明,“悬垂家庭”悬垂一段时间之后,女方大多会选择离婚。中部地区一家市级法院曾对当地离婚诉讼情况进行统计,连续几年,由女方提出的诉讼超过七成,而且其中九成以上,都是外出打工后要求离婚的。这个无情的数字,已经敲响了刻不容缓的警钟。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悬垂家庭”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