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推动企业改革与“双创”融合:

高红卫:打造“企业有组织、资源无边界”的新业态

2016年03月01日 09:37 | 作者:孙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核心提示:


推动企业改革与“双创”融合的总目标是要形成一个基本的形态,这个形态叫做企业有组织、资源无边界。现在的企业是有组织、资源是有边界的,但未来的企业应该是有组织的,资源是无边界的,可以通过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来实现这个目标。最终的业态会是“三个结合”,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创新和创业相结合。


随着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化,国企改革再次到了关键时期。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已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引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高红卫作为央企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了对“推动国企改革与‘双创’融合的思考,并分享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工”)在实践中的探索之路。


高红卫

高红卫


科技发展助推企业改革与“双创”融合


智者善谋大势。高红卫认为,经济增长的终极动力是消费,满足消费的根本办法是增加有效投资和产出能力,而引导有效投资增加的核心因素是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的牵引力量是科学技术创新。而当一代科学技术牵引一代产业发展的边际贡献趋于零时,通过不断复制相同或相近的技术,全球同质化的产出能力持续提升,直至出现所谓的全球性产能过剩,投资的有效性趋于零,投资的活跃度下降,消费需求也因为失去方向而萎缩,最终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甚至负增长,引发世界经济危机。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较为严重的同质化的过剩问题。中国经济要想走出来的话,最现实的途径是一方面去除同质化过剩产能,另一方面要尽快形成满足消费新需求的新一代产能,拉动有效投资。拉动有效投资的根本动力是新一代产业的蓬勃发展,新一代产业的蓬勃发展又依赖于新一代技术创新的有力支撑,新一代技术创新的源泉在于新一代科技革命成果普遍应用。


而企业的形态是社会经济形态这幅“油画”的底色,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必然是以企业形态的变化为前提、为牵引的。


高红卫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能够承载企业形态大变革的技术正在逐步成型,因此,我们要将企业改革与“双创”融合起来。


那么,推动企业改革与“双创”融合的总目标是什么呢?高红卫认为,总目标是要形成一个基本的形态,这个形态叫做企业有组织、资源无边界。他指出,现在的企业是有组织、资源是有边界的,但未来的企业应该是有组织的,资源是无边界的,可以通过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来实现这个目标。“最终的业态会是‘三个结合’,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创新和创业相结合。”高红卫对记者强调。


通过“三大平台”实现改革与“双创”融合


目标和愿景已明确,关键在于如何实现。航天科工作出了自己的尝试和探索。高红卫表示,航天科工主要是通过建设“三大平台”来实现“双创”和企业改革的融合。他介绍说,所谓的“三大平台”是指涉密的内部专有云平台、对社会开放的航天云网平台以及智慧企业运行平台。


据记者了解,航天科工通过涉密专有云平台建设,可拆除内部各研究院和企业之间的数字围墙,实现研究、科研、试验、制造、检测、评价、售后服务全流程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我们体会到,通过技术进步的方式推动体制改革的难度比使用行政手段推动体制改革而言大幅度降低。”高红卫很有感触地说。


而通过航天云网平台建设,不仅可打通航天科工与社会资源乃至国际资源的对接通道,也可以开辟社会力量乃至国际力量“双创”的广阔空间。据数据显示,航天云网“众创空间”自2015年9月上线以来,已吸引创业项目200多个,80余个创业者接受了5个投资机构的投资服务,涉及智能设备、工业制造、军工、互联网、环保技术、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


不仅如此,航天科工还通过线下资源的支撑辅导和孵化社会的双创团队实现创业梦想。位于北京雍和宫附近的航新园,主攻创新孵化器和线下的众创空间,目前园区内的孵化企业已达120家,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创办的企业30家,有光线传媒、网秦、彭博社等一批行业领先的企业。


此外,为了促进国有企业从传统体制机制向现代企业体制机制转型,航天科工建设了“智慧企业运行平台”予以推进。“从某种意义上讲,‘智慧企业运行平台’建设与运行与技术创新同等重要。”高红卫表示。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高红卫 企业改革 双创 企业有组织 资源无边界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