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我眼中的健康扶贫

2016年03月02日 09:45 | 作者:李天舒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对于健康扶贫,以前提的比较少。2014年我到山西省大宁县挂职,这是个国家级贫困县,很多农民还缺医少药,当地的医疗条件不是很好,看个稍微复杂的疾病,不少人还得去市里甚至到省外就医。全县每年约有900个户籍孩子出生,但在县人民医院生产的孩子只有200多个。得知这样的情况,我挺震惊的。

按理说,现在国家政策已经很好了,国家实行贫困地区农村妇女免费住院分娩、补贴住院分娩费用政策,基本为孕产妇“免单”。除在外务工妇女外,什么因素导致大多数孕妇不辞辛苦跑到周边县、市医疗机构分娩?在调研中我了解到,县医院妇产科已是“青黄不接”,人才断档现象严重,妇产科只有两名持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年轻医生,且水平有限。此外,医院住院楼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布局也不合理,上个卫生间要走很远,远不能满足住院孕产妇需求。这也让当地群众对本县医院医生医疗条件不信任、不接受。

我走了不少村子,做了针对性调研。有个简单测算,一个家庭如果祖孙三代6口人,有两个劳动力外出打工,或者在家乡务农,没有疾病问题,在现在的产业政策引导下,每年挣两三万问题不大,就已经超过国家定的脱贫线了。但是,一旦一位劳动力出现重大疾病,非常容易重返贫困线。我们县里曾经针对贫困人口有一个基线调研,发现全县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约占28%。

数字很能说明问题。这样的脱贫是脆弱的脱贫,是维系在一个前提下的脱贫,那就是健康。现在各地都出台了非常多、非常有针对性的政策,比如给农民免费种果树苗,给农民上农业技术课,手把手教经验,但这样的产业政策引导和投入,必须要保证每个劳动力都健康,一旦生病了,医药费支出就有可能使其重返贫困(去外地看病新农合报销有限制),更重要的是,失去劳动力,这个家庭很难有能力依靠自身的努力来脱贫。

所以,我认为健康扶贫是扶贫的最基础性工作,有了健康扶贫做后盾,扶贫政策才可能真正落实。在健康上多投入,能不得病或少得病,家庭有劳动力,脱贫才有希望。

党和国家已经高度认识到这个问题的迫切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政策要对贫困人口倾斜。我觉得这个提法认识到了根本,因为没有健康为基础的扶贫,一场大病就可能导致家庭重新返回贫困线。

从这个角度,我觉得农村脱贫,健康是基础。只有拥有健康的人群,在政策支持下,脱贫才能成为可能。

那么,什么是健康扶贫?这是个有着多重含义的概念。不仅仅包括加大投入,提升当地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还包括建立医疗保障机制,让大病患者能再次站起来;还包括树立以预防为主的疾病防控机制,对疾病能早期干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让老百姓不因为疾病失去劳动能力;在农村地区大力开展健康科普和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重视健康教育等等,是个复杂的工程。

强基础,重健康,脱贫才有希望。

(作者系《健康报》主任记者,曾挂职山西省大宁县副县长)



编辑:赵彦

关键词:健康扶贫 健康科普 健康促进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