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让“互联网+”为分级诊疗“排忧解难”

2016年03月14日 12:10 | 作者:李孟然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3月14日电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正在召开。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医改话题在今年的全国两会舆论场里多了几分厚重。期间,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提倡“团队医疗”,马化腾代表和郭广昌委员关于“运用互联网技术推进分级诊疗”的建议和关于“乌镇互联网医院”的提案,让互联网医疗话题引发广泛关注。


1


3月8日晚,全国政协委员、北大国际医院院长陈仲强,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主任杨金生,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与微医集团董事长兼CEO廖杰远做客人民政协网《委员会客厅》两会访谈节目,就“‘互联网+’助力分级诊疗构建”进行了热烈讨论。

综合因素导致分级诊疗建立难

问:分级诊疗是今年全国两会医药领域的一个热词。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要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十三五”规划草案也提出,未来5年要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朱恒鹏主任能否介绍一下,我国分级诊疗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朱恒鹏:早在2009年的新医改方案中就提到了“分级诊疗”这个词,近两年开始热起来,目前做得不太好,所以大家的议论比较多。

分级诊疗,简单讲就是不同的医疗机构之间各有分工,一般的小病、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看,二级医院承担一些住院和一般的重病业务,疑难杂症、危急重症由三甲医院来治疗。但是2009年以后,出现了一个明显倾向,越来越多的患者都涌向了三级医院,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三甲医院。现在三甲医院住院人次占全市住院人次的比例,由过去的50%左右涨到了70%,有些沿海城市三级医院的住院人次甚至占到了85%。门诊也存在这种趋势,比如像北京超过64%的门急诊流向了医院,其中50%左右去了三级医院,社区医院的门诊人次不到40%。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镇江考察时指出,一些大医院始终处于“战时状态”,确实如此。

现在有一个通行的说法,就是三甲医院“通吃”———患者、医疗费用、医保资金,当然还有优秀医生,这是对现在分级诊疗不尽如人意的一个比较通俗的描述。

问:陈委员一直担任北京三甲医院的院长,对分级诊疗存在的问题和三甲医院人满为患的情况感受深刻,谈谈您的看法。

陈仲强:说到分级诊疗,过去我们国家是有的,原来叫“三联单制度”,后来随着医改的推进,这种制度放开了,患者可以选医院,再加上全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水平差距比较大,导致更多的患者流向了大医院。

国外分级诊疗制度由来已久,除了建立较早、有历史传承以外,很重要的是有制度上的保障。患者一定要有家庭医生的转诊单,才能到上级医院或者专科医院治疗,否则不能报销。这种制度约束使居民形成了一个首诊在社区、大病转大医院的就医习惯。如果患者直接到大医院就诊,就要自己掏钱,花费是很昂贵的。

我们国家让患者自己选择医院,选择医生,甚至可以点名手术,本来想让大家享受更好的服务,却出现了“看病难”。这些年虽然大医院加强了管理、改善了服务流程,但是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再加上公立医院发展很快,和社区医院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驱动患者更多地涌向大医院,大医院看病难就不奇怪了。自2007年我就一直在呼吁建立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体系,后来政府也提出了明确的方案,但是实施的不太好。

问:有人说,发达国家在市场化的体制下,看病是最有计划的。我国曾经实施过计划经济体制,但在看病方面,现在却是最自由的。杨委员怎么看待这种情况?

杨金生:这里有一个医保制度的问题。2007年我在原卫生部讨论医改方案时就说过,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是解决看病贵问题的,谁出钱谁就应该制定看病流程。

现在,医保由人社部管,可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由国家卫计委制定,买单的和管理的不是一家,问题就来了。到了大医院主任医生和主治医生的治疗费、手术费是一样的,在报销上也体现不出来差异,患者为什么不看主任医生,却看主治医生?

老百姓都有这样一个心理,再小的病也是大事。而且基层医疗网底破了,老百姓对基层医生的水平不信任,所以有病就到大医院。

当然,这和大环境也有关系,人们的收入提高了,对健康更重视了;客观上交通的改善和信息的发达,人们到城里看病也更方便了。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两会 互联网+” 分级诊疗 政协委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