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社会工作者素描:靠近你,温暖我

2016年03月15日 20:40 | 作者:孙玺、吴晶、王思北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开锁匠,却叩开了无数人的“心门”;他们不是摄影师,却记录着世上最动情的画面;他们是我们并不了解却非常需要的一群人——社会工作者。

第10个国际社工日之际,谨以此文向为“促进人的尊严与价值”而努力的社会工作者致敬。

他们,用坚持融化路上的坚冰

“那时我们经常被当成推销员,有时候还会被保安赶出小区,被家长拒之门外。”回想2008年到福州担任专业社工时的场景,鲲鹏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刘安娟感慨万千,“了解专业社工的人并不多,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服务对象。”

一次次争取、一次次谈心,一些曾被视作“问题孩子”的青少年在这里摆脱了困惑,平稳走向社会。“虽然感到有压力,但是我仍然希望多做一些尝试,带来一些改善。”刘安娟说。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当年被异样眼光包围着的服务中心成为很多青少年信赖的“小窝”,越来越多的家长逐渐认识并认可了青少年社工和他们的工作,开始主动向他们求助并积极予以配合。

迄今,刘安娟和她的团队已成功立案帮扶803名青少年,服务上万人次。

社会工作面临的是多元复杂的社会治理问题,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基层民众诉求。正是凭着常人不可想象的坚持,社会工作者排除万难,融化前进路上的坚冰。

43岁的李涛于2003年发起成立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这是国内首批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之一。中心成立以来已为超过25万名有需要的农民工、孤寡老人、儿童提供了系列专业服务,救助了500多名因为工伤、疾病、贫穷而陷入困境的农民工、流动儿童。

“虽然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环境不尽如人意,但正因如此,才需要我们去推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信任我们、依靠我们。”李涛说。

他们,用爱心守望社会的角落

“假如10个对象打来电话,回复了9个,对于工作来说,感觉只有10%没有完成;但对那一个对象来说,就是感觉你100%在忽悠他。”这是上海市菊园新区社工点的司法社工金婉仙工作10年的心得。

翻开金婉仙的记录本,求助信息密密麻麻:安帮对象陆某被人误打掉了两颗门牙,问“是不是可以申请残疾”;服务对象陈某说,儿子骑摩托车摔死了女朋友,对方家人连续2年要到她家门口烧纸,她感到精神压力特别大……不论是否能够做到,金婉仙都会逐个回复、耐心处理。

对于基层社工而言,任何琐碎的小事都不能忽略,因为这些小事不仅关系帮扶对象的生存发展状况,也牵系社区乃至社会的安定。

编辑:巩盼东

01 02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素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