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纵议 纵议

叙利亚撤军:普京外交新姿势

2016年03月16日 10:18 | 作者:史泽华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一定程度上,大国的战略能力体现为创设议题、把握节奏的能力。普京保持军事和战略效率的方法,让西方国家瞠目。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更能凸显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分量。

3月15日,叙利亚和谈在日内瓦重开之际,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罗斯将从叙利亚撤出主要军事力量。此举让一直与俄罗斯和巴沙尔政权僵持和对峙的美国和叙利亚反对派颇感意外。俄罗斯会在多大程度上撤军?巴沙尔政权的自持能力如何?撤军会对叙和平进程造成多大的影响?这一系列悬而待决的问题,再次把对手们带入困惑不解的迷局;而战略主动权,又一次回到了俄罗斯的手上。

叙利亚撤军

叙利亚撤军

普京撤军的理由很简单:俄罗斯自去年9月份军事干预叙利亚以来军事目标基本达成。这次普京的风格,与派兵干预时一样,目标明确、来去自如,至于究竟是不是达到了原来设定的军事目标,只有俄罗斯有权评估和确定。

无论是在乌克兰问题还是在叙利亚问题上,俄罗斯进行强力干预的意图很明确:一是确保地缘安全。作为欧亚大陆领土面积最大的多民族国家,俄罗斯对维持疆界的稳定有特殊的需求和非同一般的敏感。无论何时,当周边地区和传统“势力范围”发生不稳、有失控危险时,它总会果断出手。二是确保政治安全。普京执政后,俄罗斯终于在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方面找到了一线曙光。但同期而来的,是西方民主浪潮对该国周边地区的强力整合,二者势如水火,发生前沿碰撞无法避免。

出兵叙利亚,更多是出于俄罗斯的大国本能,虽无奈但必须。不让巴沙尔政权垮掉,不仅有利于保持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存在感,还有利于为“普京主义”的探索留出足够的空间。因此,以当前普京的撤军宣示作为俄罗斯停止对叙军事干预的起点,明显太简单。普京称,为了能监督停火,俄军将继续保留一处维修机场。如果局势恶化,俄军随时有可能重返,人走茶未凉。普京的做法,与埃尔多安让土耳其军队撤出伊拉克营地的做法如出一辙。西方国家对俄撤军意图满腹怀疑,当属正常。

一定程度上,大国的战略能力体现为创设议题、把握节奏的能力,而不是盲目跟风、任受操纵。普京保持军事和战略效率的方法,让西方国家瞠目,不像美国一样,一位总统打完仗,还得等到下一位总统再撤出来。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更能凸显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分量。

西方国家的制裁已经戳到了俄罗斯的痛处,GDP不断下滑、居民实际收入下降、贫困率和失业率走高,经济衰退短期内看不到尽头,制裁虽不占头功,但雪上加霜绰绰有余。普京不愿意让西方抓住软肋,需要至少在形式上让干预问题与制裁措施脱钩。而现在,趁巴沙尔政权在战争中挽回颓势、稍有转机,撤军时机正好,叙利亚政府会稍有压力,但还能挺得住。撤出来,有利于普京树立“和平缔造者”的形象,击碎西方国家的“和平破坏者”言论。撤出来,全身而退,也才能更专注于俄国内改革、把有限的资源用到更有需要的地方。

俄罗斯此时放言撤军,展示“柔软”身段,为和谈增添氛围,一下子让仍在对抗道路求索的美国乱了方寸。不过,还未到让对方失去战略重心的地步。因为过去数年来,美国早已打定主意在中东问题上采取“蜻蜓点水”策略,不让该问题影响全球大局。

对于叙利亚和谈而言,俄罗斯此举在短期内也应不会打乱安排、加剧乱局。在影响和谈叙国内变量中,“伊斯兰国”的扩张势头已有所削弱,蓄势再战需要一定的时间;叙利亚反对派夺回失地的欲望虽强,但难免不忌惮俄军借故重返;俄军大部撤退后,巴沙尔政权也需要一段适应期,求大胜之心也会缓一缓。不过,在大国纷纷撤回军事干预后,一分为几的武装割据,将有望成为叙利亚国内政局的长期形态。

□史泽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俄从叙利亚撤军 普京 俄罗斯撤军

更多

更多